02版:新闻总第616期 >2023-02-24编印

“两区”建设通州组团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副中心样板”
刊发日期:2023-02-2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

运河商务区聚焦绿色金融、财富管理、数字经济等领域,致力于打造运河金融城。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关一文

昨天下午,在市商务局举办的2023年首场“两区”新闻发布会上,“两区”建设通州组团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副中心“两区”建设再提速。

通州区副区长、“两区”办主任苏国斌介绍,为进一步释放政策效能,促进产业提振,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通州区印发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通州组团产业发展基础,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打造“绿色自贸”“创意自贸”两大品牌,布局财富管理、城市科技、文旅消费、京津冀协同等“两区”特色赛道,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高端金融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生态活跃、专业服务配套完善、设计产业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开放多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生活环境宜居宜业的建设目标。

打造特色自贸品牌

苏国斌介绍,“两区”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城市副中心相继被赋予了“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两大定位。202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在绿色政策研究方面,城市副中心入选首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地区,出台气候投融资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启动城市级ESG研、产、投一体化平台“副中心ESG绿色产业创新引擎”项目,推进ESG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绿金院参与绿色金融标准等研究。在绿色项目引入方面,启动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三峡新能源、中际联合等绿色企业上市,全市首支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项目落地,全市首笔CCER质押贷款、首笔碳中和支持贷款等业务顺利开展。

在绿色场景打造方面,“碳资产综合监测管理模式”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案例,“‘绿色+’全产业链助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案例入选市级创新实践案例。运河商务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星级标准,北京国际财富中心等一批低碳园区建设完工。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工建设城市副中心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首个试点项目。

在“绿色自贸”品牌方面,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实施ESG绿色产业创新引擎建设等行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业务,推动绿色金融开放合作,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北京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建设成效。在“创意自贸”品牌方面,建设全球品牌设计机构汇聚地、国际设计产品展示体验和交流贸易中心等平台,筑牢设计产业特色,促进文化创意贸易发展,全力打造北京国际设计之都。

苏国斌表示,城市副中心将着力培育绿色金融生态,全面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建设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完善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推进碳账户、绿色项目库、ESG投资等改革。谋划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强化政企联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搭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推动制度、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构建绿色金融多元场景,推动绿色基础设施REITs发展,吸引更多绿色金融机构、责任投资机构、绿色资产管理机构集聚。深化绿色国际交流合作,高水平举办绿色金融科技论坛等活动,提高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发展在国内外的知晓度。

推进优势产业提振

在财富管理领域,支持企业开展QDLP、QFLP等试点,创新REITs融资模式,推动金融新业态发展,打造全球财富管理新高地。城市科技领域,开放应用示范场景、提升发展能级,建设“设计+城市科技”示范产业链,促进城市科技产业创新集聚。数字经济领域,建设数字服务贸易孵化和数字贸易服务等平台,布局区块链及数字贸易产业,推动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巩固智慧城市标杆项目可视化成果,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商务服务领域,支持外商投资举办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国际化专业服务平台,提高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优化区域国际交往功能,打造高端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文旅消费领域,鼓励由中方控股的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注册落地,支持港澳服务提供者在通州组团投资设立旅行社,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文旅产业国际化水平。

在推动园区服务品质提升方面,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优化联动机制,建设包容友善的开放空间。在统筹区域环境综合改造方面,打造“两区”地标物、打卡地,加大园区配套供给,进一步提高显示度、优化空间品质。在推进区域协同方面,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加强金融、文化旅游产业协作,持续开展文化旅游交流等品牌活动,推动跨区、跨省政务事项的统一标准,优化“跨省通办”服务专区功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创新政企沟通机制,提升“业界共治”成效,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在优化投资促进方面,研究出台通州组团专业服务机构奖励办法,完善招商引资中介奖励办法,发布城市副中心发展机会清单,建立海外招商服务站,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场景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