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610期 >2023-02-16编印

市生态环境部门通报2022年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超标车被罚7次 管理人员被罚2万
刊发日期:2023-02-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同一车辆7次超标“带病上路”,相关责任人被处2万元罚款;企业持证却不按证排污,多项污染物同时超标;汽车销售企业违法销售非环保目录车型,被没收违法所得21万余元……昨日,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通报了2022年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件,以期起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

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违法行为抱有侥幸心理,结果被处罚。2021年12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发现房山区某企业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经调查,该单位2021年8月18日至11月15日连续90日内,自动监测数据传输有效率为78.84%,不符合“排污单位任意连续90日内自动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应当达到90%以上”的规定。根据相关规定,2022年3月16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10日内改正,处2万元罚款。

2021年12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门头沟区某汽车销售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检查发现其在北京地区销售的一款车型未在北京市环保排放标准车型目录内。2022年12月3日,根据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没收该单位违法所得21.5575万元。

2022年10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顺义区某企业进行执法检查,该单位车辆主要用于向北京市各商业网点运送货物。2021年这一年里,该单位车牌号为京MAW105的厢式货车因不符合排放标准受到7次罚款处罚。依《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或者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当符合相关排放标准。袁某负责车辆管理和日常检查维护工作,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袁某处2万元罚款。该案也警示道路运输、环卫、邮政、快递、出租车等用车大户尤其是企业负责人,不仅要知法、懂法,更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守法。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介绍,2022年,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在执法中,活用了“加减乘除”法,持续提升综合执法效能。“加法”就是主动上门检查,一次进门,全面“体检”,精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减法”就是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推行服务型执法,为守法企业减负;“乘法”则是探索“智慧执法”模式,借力大数据发现排查问题,强化热点网格、自动监控、遥感、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支撑,使得执法效能大幅跃升;“除法”则是除疑难杂症、解污染扰民难题,持续从源头化解,“谁执法谁普法”,以案释法,引导排污单位自觉守法。

据统计,2022年,本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53万起,生态环境行政处罚1.02亿元,实施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等案件29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