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606期 >2023-02-10编印

生机勃发(上)
刊发日期:2023-02-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千荷泻露桥,霞光万丈。赵树生/摄

悠悠大运河,沿着这条黄金水路,一路走来,经过那些历史长河中兴衰治乱的朝代更替与变换、文明深潜处生生不息的发展与赓续,以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车轮下跌宕起伏的隐没与重生,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蓝图擘画在通州的土地上,就像大运河的水逶迤而去一样自然,又像运河岸边的绿意与万紫千红一样充满春天的气息。副中心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更富有合理性,使之更能为人所用,更有利于民生的改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现代文明的重大标志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应有的担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蓬勃生机植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在历史的交汇处,扬帆起航,一年一个节点、一步一个脚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展示全方位的示范影响力,谱写新的运河之歌。歌中所传颂的,不仅是副中心的故事,也是新理念的故事,更是中国故事……

新时代精品城市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也是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时代主题和根本要求,必须体现到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城市副中心正全力“聚焦一个主题,建设两个示范区”,在“五子”联动中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持续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主导功能,坚持绿色基调,主动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实现更强劲、更绿色、更普惠的高质量发展,并全面建立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接续关系,在新空间内带动实现更大产能、更高产值和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积极发挥首都发展新引擎作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昔日的千年大运河畔历史名城,正在由远郊区县成长为城市副中心,向时代、向人民交出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五子”联动

奔流不息的是河水,波澜壮阔的是现在。北京在减量背景下,强化创新引领,“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城市副中心既是“五子”中的一子,又以打造新时代精品城市为方向,努力在“五子”联动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

加速汇聚科技创新要素,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截至2021年底,城市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6倍。存量与增量同步升级,上市企业达到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1家,50家企业获得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其中4家获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目前,城市副中心正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并积极争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实施,建设一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创业生态。主动与“三城一区”开展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城市副中心落地转化。作为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台马地区全面加强和经开区协作,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建设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基地,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发展。努力建好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打造千亿级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突出自身特色,搭建更高水平开放平台。截至2021年底,城市副中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4家,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化一站式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实现“两证联办”“新建楼宇项目住所证明新方式”入选商务部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国复制推广,“政务服务京津冀‘区域通办’联动机制”等创新成果入选北京市第一批改革创新案例并在全市复制推广。目前,城市副中心正在紧密对标国际先进规则,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高水平的贸易便利、投资便利相关政策先行先试。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加大对城市副中心跨境金融、文化贸易和数字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高技能、急需专业人才为城市副中心发展贡献力量。运河商务区坚持高标准、高门槛,吸引高端金融、高端商务等机构入驻,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争取法定数字货币试点。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城市副中心初步实现全域5G网络室外连续覆盖,启动“城市大脑”建设,三维感知“立体城市”网络系统基本建成,全域地下管网实现可视化管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获评“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应用被评为全国示范。加快应用场景布局,全国首例“数字货币+自贸区智慧园区”应用场景落地张家湾设计小镇,建成首个基于5G+8K技术的数字体验馆。目前,城市副中心正在抓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强化数字赋能,提升发展能级。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加紧布局数字新基建。出台城市副中心开展科技应用场景沙盒试点的支持政策,建设智慧大运河、数字台湖、科技张家湾等12个场景,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性好的场景标杆。强化数字治理,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高品质建设创造新需求。城市副中心充分发挥投资牵引作用,按照“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要求,在落实规划的过程中全面拉开城市框架、五年多来,推动市区两级重点工程建设500余项,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元,一大批节点性、标志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行政办公区一期建成投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迎客、广渠路东延建成通车、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三大文化建筑主体结构实现封顶,通州堰、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全面提速。公共服务、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引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多个家园中心建成投用,300余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360个村通过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验收,舒适宜居的城市副中心芳容初绽。

最鲜明特色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的鲜明底色,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全面展现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实施路径和推进模式,是城市副中心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同时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国际社会推进绿色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自“十三五”以来,城市副中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魅力新城”“老城双修”“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扎实推进城市生命线的绿色化改造,PM2.5累计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的绿色化拓展,森林覆盖率达到34%,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全面夯实城乡建设的绿色化提升,建成健康绿道300余公里,绿色出行比例达74.2%,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化转型,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资源加速集聚,绿色市场稳步扩容。广泛传播绿色文明理念,创办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绿色低碳节约简约成为百姓生活新风尚。

未来,城市副中心将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的鲜明特色,全面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强化生态、能源、文化三大重点支撑,加快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城市副中心打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样板,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创新区。

力争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绿色产业规模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优势得到有力彰显。展望2035年,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谐交融,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态品质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全面建成和谐、宜居、美丽的绿色发展高地。

正如启动建设之初,城市副中心就规划的“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那样,绿心公园作为其中的“一心”,正使城市副中心成长于一片“绿意”之间。

不断增强的一体化

潮涌京津冀,逐梦新征程。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21世纪京津冀不断增强的一体化,既是多元文化荟萃融合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发展令人充满期待。

城市副中心已经明确了核心区155平方公里、通州全域906平方公里、加上北三县腹地在内的辐射带动区域2164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有序且一体化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城市副中心始终牢记服务首都发展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持续提升对非首都功能的承载能力和对北三县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北三县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四统一”机制收效明显。跨界交通持续优化,京秦高速、首都环线高速建成通车,平谷线、厂通路实现开工。跨区域产业协作不断深化,签约合作项目124个,意向投资额799亿元。毗邻边界景观带建设初显成效,交界累计造林面积达4万余亩。公共服务持续辐射延伸,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区域通办,13所学校组成联盟学校,16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直接结算范围。

随着国务院批复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一体化将按下快进键。深入落实“四统一”要求,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财税分享等方面加快建立协同创新路径,推动产业和功能向北三县延伸布局。持续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平谷线、京唐城际铁路按期建成通车,厂通路、姚家园路东延等一批跨界道路抓紧推进。共抓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快推动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加强全方位协作,继续办好项目推介洽谈会,支持在京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北三县开发建设。统筹推进养老、医疗、教育等资源共享。做实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双方合力。

本报记者 关一文/编辑整理

内容摘自: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共同策划编辑,《文明》杂志社出版的《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