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601期 >2023-02-03编印

绿色文明(上)
刊发日期:2023-02-0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3.jpg

大运河森林公园

4-5.jpg

2021年,副中心金侨时代家园小区海绵设施实景图,通州区发改委供图。

4-4.jpg

温榆河尹各庄拦河闸是通州堰分洪体系的一部分。

城市副中心作为中华生态文明的传承者,着力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城市设计,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构建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秩序,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展现“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枝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

绿化建设,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园绿地投入运营,成为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的突出亮点。立足城市副中心多河富水的自然禀赋,着力打造“一心、一环、两带、两区”大尺度绿色空间格局,着力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筑牢城市副中心发展的生态基底,有效增强城市副中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现代水系:汇聚河流 奔流东南

水系不仅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构筑城市安全的载体、构建人居环境的载体。通州处于海河流域的北运河和潮白河两大水系,区域内大小河流共330余条,总长度约1200公里,是北京市水系最丰富、河网最密集的区。在副中心区域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北运河、温榆河、运潮减河、通惠河、凉水河、萧太后河、玉带河、镜河、中坝河、萧太后河分洪渠、小中河、凤港减河、潮白河13条主要河流或贯穿或汇聚于此,激荡出千年之城改革潮头的独特魅力。

通州区区域内河流承接上游昌平、顺义、中心城及大兴等地排水,经北运河干流、运潮减河、港沟河等支沟出境,有“九河末梢”之称。2020年,在通州区906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划定河道117条,总长度613.9公里。同时,持续完善“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水系格局。在保证河道行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滨水休闲空间需求,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充分挖掘融合历史文化,体现“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要素。如结合岸线特征精心设计河岸两侧建筑高度、体量和布局,形成高低错落、灵动舒朗的滨水界面。改善滨水交通条件,加强桥梁规划设计,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系统,增加直达河岸通道,提升滨水空间可达性,促进滨水空间回归居民生活。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在温榆河、凉水河等主要河道配建生活游憩、商务休闲、旅游观赏、自然郊野、历史文化等功能区。

除此之外,在水系的景观营造方面,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传承,通州与北京城自古以来水脉相通,文脉相承,如今,行政办公区内运潮减河、镜河、大运河三条水系也承接了北京古城的水韵,是古都文脉的延伸,是副中心“北京气质”的载体。另外,办公区北侧为汉代路县故城遗址,镜河作为古城墙外护城河,结合古典园林山水格局,河岸水面蓝绿交织、相得益彰。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推进,通州境内的河流水系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运河沿岸:精雕细琢 还水于民

通州运河文化带北起温榆河大桥,南至武窑桥,全程总长18公里,最宽处1500米,最窄处600米。截止到2021年5月两侧已有漕运观光码头、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奥体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银枫秋实景区、武窑村古运河渡口文化广场等若干独立的景点,以及一些沿岸绿地。

其中,“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通过整合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运河沿岸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通州新八景”,建设集水幕观影、灯光秀等于一体的运河城市观景平台;重点依托大运河森林公园,同步打造以连片漕运码头为主要载体、运河历史故事为主要内涵、科技展示为主要手段的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区;配套智慧化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集展示、休闲、创意、度假、体验、购物于一体的5A级大运河景区,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亮丽风景线与和谐民生线。

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仪式在通州运河奥体公园成功举行,标志着通州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扬帆起航步入新阶段。2021年6月,北运河通州段40公里河道全线通航,沿岸的“绿道花谷”和“延芳画廊”两大景区配合沿岸的慢行道、休息区、观景区等服务设施,确保游客不但有的看、有的玩,还能在运河边停驻下来。

运河文化广场的大型运河文化庙会和大运河灯光秀,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运河文化的传承中,在历史和现代碰撞的过程中,激发出更多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千年运河,山川依旧,大运河之水孕育的文明智慧,代代传承,在今日仍然显示着强大生命力。虽然古时千帆竞泊的场面不再,但纵贯千年的大运河不仅让人铭记运河沿岸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且通过先民治水和开凿运河的传说故事,提醒现代人承袭古人的生态智慧,创造属于今天的生态文明。

通州堰:上蓄 中疏 下排

副中心因生态而立。如果说北运河经过系统治理后碧波荡漾,鱼鸟栖息,游船穿梭,再次赋予城市副中心灵动之感。那么,通州堰就是通过对古人分水智慧的传承和借鉴,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现代工程技术,为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注入了独特魅力。

“通州堰”通过构建“上蓄、中疏、下排”的分洪体系,在副中心外围进行分洪蓄滞,减少洪水穿城。“上蓄”,即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库、湖泊、坑塘、湿地等蓄滞工程。暴雨来临时,能够让来不及下泄的雨水在此积蓄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待洪峰过后,再将积蓄的水排入河道。

蓄滞工程无法尽数吞下的雨洪,继续顺着北运河汹涌而下,奔向城市副中心。此时,“中疏”工程便将发挥其功能。“中疏”即利用两条分洪通道,在北运河洪水进入副中心之前,将其分流到潮白河。这两条分洪通道就是温潮减河和运潮减河。

河流是最主要的行洪动脉,其是否畅通、宽阔,关系着“下排”的效果。“十四五”期间,温榆河综合治理、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陆续启动。通过疏挖河道、拓宽主河槽等方式提高行洪能力。疏浚整修工程尽可能不采用加高堤防的方式。这样,不但减少拆迁面积、减少树木伐移,更重要的是,不会影响河流景观和亲水性。如今,通州堰一期工程已投用,是东郊森林公园的一部分,蓄滞洪量为70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不但将增加200万立方米蓄滞洪量,还完善了进退水系统。建成后,整个蓄滞洪区的容量将达到惊人的900万立方米,能够存蓄超过4个昆明湖的水量,实现错峰下泄洪水。

通州堰是精明理水的代表作。借鉴古人“堰”的分水理念,基于自然地势,顺应水系脉络,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合理优化海河流域防洪格局,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全,稳定常水位,为营造安全有活力的亲水岸线提供条件。据测算,“通州堰”分洪体系建成后,一旦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可以使流经副中心的洪水水位降低约1米,从而确保千年之城的行洪安全,重构水与城、水与人的和谐关系。

海绵城市:防洪抗涝 人水和谐

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小雨积水,大雨内涝”的一剂良药。为打造海绵城市,透水停车位、透水沥青路面、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广场、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数十种手段应用其中。

看似平平无奇的透水铺装路面,其实是个多层“夹心”饼干,透水砖的下面,依次排布着粘接层、无砂混凝土层、小砾石层和大砾石层,总高度有半米厚,有效解决路面积水问题。被视为公共景观的绿地里,同样暗藏玄机。和高低起伏的景观反其道而行,海绵小区里都是巧妙的“下凹式绿地”,绿地的地势要低于路面,才能“水往低处流”,随后再通过生物滞留池,仿佛家庭里使用的净水器一般,除去雨水中的污染物。

未来副中心还将持续建设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完善全域湿地生态系统,实施不少于1000亩的湿地修复精品工程。通过灰绿设施的结合,河道滨水带的充分利用,以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尊重自然生态本底,构建河湖水系生态缓冲带,发挥生态空间在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关一文/编辑整理

内容摘自: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共同策划编辑,《文明》杂志社出版的《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