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597期 >2023-01-30编印

通惠河水
刊发日期:2023-01-3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通惠河。记者 常鸣/摄

通州城东倚运河而背靠通惠河,成为两河交汇西南地带的水陆要冲。通惠河源自北京西北,逶迤东流,在通州城北汇入运河。它流程虽短,但在历史上颇有名气,溯运河而来的漕粮与货物,甚至皇家专用砖石木料等物资,都要经通州陆运和水运转运京城。有了通惠河,漕粮能更顺利地转输京师,通州能以“南纳”而“西输”,其地理优势才显得更加优越。北京与通州水脉相连,通州过去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受其影响,是通州城得以不断发展并日益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今天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其生态环境构成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惠之水:源于魏晋 成于金元

通惠河名是元世祖忽必烈所赐。据闻元世祖忽必烈正从上京和林回来,在万宁桥上看到水面全是粮船,“过积水潭,见舻舳蔽水,大悦”,亲自命名从万宁桥到通州的河道为“通惠河”。

据《水经注》记载:魏晋之际,刘靖、刘弘父子,开车箱渠,引高梁河水,灌溉昌平至潞县一带土地。引水干渠就是利用古代留下的故道,经人工疏凿而成的。这条引水干渠,由于引了高梁河水,成了高梁河干道,也称作高梁河。清代通州人刘锡信在《潞城考古录》中说:通惠河即古代的高梁河。高梁河与潞河的汇合处即在现在城北一带,这条旱可灌、涝可排的干渠,使古蓟城农业得到发展,促进了古潞县西北肥沃平原的开发。

金代海陵王出于统治需要,迁都燕京,并将燕京改名为中都,中都所需粮食等物资,都要通过水路先运至通州,再转运京城。高梁河以其地势较为平缓,又处于中都与通州城北附近,与中都路线较直,作为运粮河道更具优势,所以备受金代统治者重视。

《金史》载有大定五年(1165年),命曹望之主持修浚高梁河事,即金口河。《金史》还载有:“故为闸,以截高梁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金人据其节节设闸特点,呼之为“闸河”。泰和五年(1205年)韩玉与乌古论庆寿合作,为解决水源不足与水流较急问题,自白莲潭以下分段设闸,以控制水量便于行舟。汇集玉泉、瓮山泊、一亩泉等水源入高梁河(金口河),使河水量大增,故闸河在金代后期一直保持通航。

但后来金与蒙古族的连年战争,使闸河废弃,元代初年已堙塞不能通航。忽必烈在今北苑地区营建都城,名之为大都。大都对粮食的需求连年增加。据《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年(1283年),运至大都漕粮四万二千余石。到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运至大都漕粮128万余石,激增三十余倍。

大都人口日增,更加依赖征调东南各地的粮食。漕粮运到通州后,只能由陆路转运。每当秋雨连绵时节,道路泥泞,百姓深受其苦。郭守敬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疏凿旧闸河。经忽必烈批准后,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动工,至次年八月完工。郭守敬上筑白浮堰以增水源,下于普济闸东筑坝断老河水道,迫水南流延伸河道,将河口南移至高丽庄,从而降低河床比降,以利行船。郭守敬还将单闸改为双闸。上下闸之间形成闸室,以提高水位,便于漕船通过,舟过闭闸,以减少水的流失。完工之后,漕船直驶大都。

明代通惠:疏浚河道 联通南北

明代通惠河又名大通河。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军事要地。通惠河通航与否,关系到皇粮、官俸、军需、民食大计,治理通惠河成了明廷大政。但《明会典》载:“永乐以来,诸闸犹多存者,仍设闸官守视。然不以转漕,河流渐淤。成化、正德间,累命疏之,功不果就。”

直至嘉靖年间,吴仲为了便于漕运,浚河、开潭、筑坝,使河水重新自州旧城西北往东流,止于泊船潭(葫芦头)石坝。漕粮自石坝装船驳运京仓。另辟北向减水石闸(响闸),将河水泄入月河(减河),东注白河(今北运河)。因之河口又迁回州城之北。自此以后旧城之北,形成通惠河两段并流之景。州人称通惠河旧城北航道为里河,与之并行的减河称为下河。治理后的通惠河闸、坝砌牢固,闸板据河水之盈缩及时启闭。“临闸有厅、栖粮有房、障堤有桩、跨岸有桥。其剥船分布于各闸,候者鳞次,行者鱼贯。通州而抵京仓,可朝发而夕至。”通惠河不只在终明之世通航,而且一直使用到清末。

清代承袭明制,河口位置未易,河名亦未改,但在庆丰闸上流建“新建闸”,在东直门角楼下建“回龙闸”。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通州北门外葫芦头北建三孔滚水坝。这些举措扩大了水源,增大了蓄水能力,延长了河道,使漕运驳船可上溯至东城地区粮仓或至北城。乾隆以后各代,不断疏浚河道,修固闸坝。通惠河一直保持通航。民间因通惠河上有五闸(当时通州界内有两闸,一在八里桥西名普济闸,又呼杨闸;一在州城中名通流闸,州人呼之为闸桥),故称之为“五闸河”。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廷被迫与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被勒索大量白银。此后南粮大部改折银两交纳,漕船大量减少,北运河不兴旺了,通惠河也随之衰落下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停漕运。京奉铁路取代了北运河与通惠河,兴旺了数百年的通惠河失去了原有作用而逐渐被人冷落。

1950年,里河北向减水石闸被洪水冲崩,河水倾泻减河,里河渐淤,而减河形成正河,河口仍在城北。1952年后,对河道进行改造,填河造地、拆闸修防空洞、筑水泥河床,地形、河貌皆大变异,城南河道逐渐湮灭,城北河道也面貌迥异于昔日。

通惠分支:避水之害 用水之利

通州是转运漕粮要地,不能缺水,但也怕水患。自金至清四代王朝,在治理通惠河时,对通州界内河道特别关切。经历代治水专家的摸索改造,至明、清时,通惠河过永通桥(八里桥)后,在通州城内外形成各有其作用的分支水道。

一、减水渠道。水自新城西门北(今新惠南、北路交汇处,桥东南,就是八里桥市场桥东南)吴仲所创建的石闸南流,形成西城濠。又折而东流,形成南城濠。至旧城东南角南浦(溪)闸,与东城濠水合(这条水道即今通惠南路及玉带河大街一部分)。闸建在西门北河南侧,三孔,每孔一丈五尺,设闸板,以控制水流。有专人看守,据情启闭。因在筛子庄西北,俗称筛子庄闸。

二、漕运航道。水由筛子庄东流,经天桥湾过响闸,至北门西葫芦头石坝前。这段水道上通普济闸,是转运漕粮河道,即当年通惠河主河道,1985年被填平。葫芦头北有滚水坝,可蓄水,超过所需水位时,水可自动溢出。现在在西海子葫芦湖北墙外,仍可略寻其踪。

三、泄水河道—城北减河及减闸。减闸俗呼响闸。漕运河道之水由此泄入减河。减河携响闸下泄之水东流,受葫芦头滚水坝外溢之水再东流,入运河。河口就是明代吴仲治河时,复迁回城北的通惠河口。减闸一孔,一丈五尺,两侧闸墙上有向内倾斜的千斤石,上开圆孔,以架设提放下闸板的辘轳。闸板厚近八寸,高约一尺余,长过丈五,两旁有铁环以系闸绳。此闸有专人看守。1950年大雨,河水猛涨,新更换的守闸人未及时提闸,闸被冲崩,河水倾入减河,此后减河历经整治,形成现今城北河道。

四、通惠河旧道(通惠河支渠或老运道)。水由天桥湾西北,即郭氏所开“引水口”东南流,入西水关,经万寿宫,过闸桥,穿东水关而出,北溢至土坝,南流为东城濠,至南浦闸与西来之水,汇合后,水由南浦闸泄入“小河”,南流张家湾。自明代后期,利用东、南城濠向通州中、西、南三仓转运漕粮。每年雨季,旧城南北地区积雨,通过各处沟渠排入此河。

五、通惠河旧道分汊。旧河至西水关前,分一汊由新、旧城连接处城下窦孔流入城内,由新街口(原公园下坡小学东北、车站路北端西侧)板桥下过,经旧城西城濠(今车站路西侧)南流,至南城根,积水成泊,由东向的南水关出,入南城濠。此分汊平日只是涓涓细流,汛期泄新城中、东部地区积雨,故也沟满濠平。

这五条分支,使通惠河缺水时可蓄,水多时可排,旱期、汛期船行皆无阻。下游多分支,是通惠河的一大特点,这是古人避水之害、用水之利,因事、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华生态文明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关一文/编辑整理

内容摘自: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共同策划编辑,《文明》杂志社出版的《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