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2022年北京市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致富能手推选结果日前公布,经过申报、审核、评审等程序,副中心2个农民增收典型案例、1名致富能手获选。
2022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了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致富能手评选活动。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现场核查等程序,从190余个参评案例中推选出了23个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17个致富能手。此次评选的案例涉及镇、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涵盖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行业,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可借鉴性。
链接:
农民增收典型案例
台湖镇唐大庄村《唤醒“沉睡”资源 促进农民增收》
唐大庄村曾经依靠观赏鱼养殖支撑全村发展。近年来,随着该村观赏鱼养殖逐渐萎缩,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村级产业转型,借助离北京环球度假区距离较近的区位优势,通过发展特色民宿,盘活村内闲置房屋,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本村及周边村民增收。
目前,唐大庄村民宿产业发展已破题上路、多点开花,已建成民宿小院20余家,有发展民宿意愿50余家。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该村通过民宿为村民增加固定年收入100余万元,平均每户增加5000元。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周边相关边际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出租车网约车、小超市、美容美发等,直接和间接就业率增加5%,依靠民宿产业村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张家湾集体林场《“智慧林场”建设美丽副中心》
张家湾集体林场成立于2020年,截至目前任务总量为1.5万余亩,共涉及30多个村庄,200多个地块。近两年来,林场通过加大科技智慧支撑、强化党建品牌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保障、做好农民转型培训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林下经济、农业生产等,解决零就业困难家庭就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目前,林场共解决全镇近300名农民就业问题,本地用工占比98%以上。2021年人均增收为5171元/月,2022年人均增收为5649元/月。
致富能手
西集镇沙古堆村 曹艳红
38岁的曹艳红是西集镇沙古堆村的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同时也是曹女阳光农场和田里花间民宿的创始人。从小生活在樱桃园的她一直梦想着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多年后,曹艳红创立了曹女阳光农场,联合村民成立合作社、创立“田里花间”民宿、探索“农业+”和“互联网+”模式……曹艳红在实践中耕耘着自己的田园梦,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收获了认可和荣誉。
2021年,曹女阳光农场被评为四星级北京市休闲农业星级园区,曹艳红被市妇联和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北京市休闲农业十大杰出女庄主,同时获得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