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观察总第582期 >2023-01-07编印

以赛营城
刊发日期:2023-01-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2.jpg

桨板

4-5.jpg

网球

4-1.jpg

赛艇

4-4.jpg

飞盘

4-3.jpg

自行车骑行

本报记者 田兆玉

从篮球、骑游、马拉松等常规群众体育赛事,到飞盘、露营、桨板、赛艇等新兴时尚赛事,过去的一年,多个潮流、高端体育赛事在城市副中心轮番登场。北京城市副中心正以赛营城,通过办好体育赛事,赋能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为“活力副中心”赋予更多内涵、提供更多机遇。

以赛兴城

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推动着城市发展,提升着城市品牌和影响力。

去年九月,大运河上,激烈角逐的赛艇穿桥而过,来自清华、北大等院校校友赛艇队的队员们挥桨竞渡。这是在副中心首次举办的运河赛艇大师赛。赛事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北运河段的水域优势,首次设计双赛制,极具视觉冲击感的500米直道竞速赛和极具挑战的10公里折返追逐赛,为参赛者打造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赛艇盛会。

几年前,清华大学校友赛艇队的队员沙漠曾到访大运河,但彼时的大运河留给他的印象一般,“水不够清,还有点味道。”沙漠回忆道。这次他和队员们参加比赛,可谓故地重游。运河碧波荡漾,两岸绿树青翠,高楼林立,让他耳目一新,“大运河的景色很特别,有一种古今同辉的感觉。”

多河富水的城市副中心,历史上便因水而兴。区内19条河流汇聚,河道总长245.14公里,明清两代,已发展成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水陆都会。副中心正依托“多河富水”的优势条件,举办一系列精彩赛事,打造世界级的水上运动聚集地。

赛艇大师赛后,又一水上盛会——首届北京桨板公开赛在大运河开赛。赛事设男女公开组、男女青少年(18岁以下)组桨板200米直道竞速赛和2000米竞速赛项目,共200余人参赛。

西城区参赛选手傅新是桨板热爱者,虽是首次在城市副中心参赛,但他对大运河并不陌生。“去年我和朋友划着桨板从颐和园出发,沿水路一路而行,最终来到大运河,副中心优美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滨水赛事的成功举办,为这座北方水城增添了更多体育元素,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建设。如今,城市副中心正以北运河、潮白河、凉水河为主脉,构建“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的水环境格局,着重打造岸绿景美的滨水岸线。通过岸线清理整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还水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让水岸线既是防汛抗洪的重要防线,又承载了生活、生态、景观功能,滨河岸线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主要河道将形成约160公里连续贯通的生态滨水岸线,实现全域水系互联互通、滨水岸线便利可达。

以赛惠民

晚上十点,周兴骑上单车,准备从城市副中心出发,夜游天安门。自从被朋友拉着参加第一届运河绿道骑游周以来,周兴就被这项运动吸引了,“几乎每周都会和朋友一起夜骑行,长安街、中轴线、城市滨水绿道、环球影城,都是我们最爱的骑行路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今年,城市副中心先后举办了运河骑游季、北京自行车联赛(通州站)等多个骑行赛事,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要求的同时,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参赛意愿。在赛事的带动影响下,越来越多市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

绿道已成为城市副中心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近年来,副中心相继完成三条市级绿道建设工程、重要通道生态游憩带建设工程,建成多条优质绿道,共375.5公里。今年,区体育局还推出了十大骑行路线,极大方便群众休闲锻炼。

城市在变,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运动健身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塑造了这座城市朝气蓬勃的气韵。

飞盘比赛去年首次在副中心亮相,吸引了来自全市的21支队伍、400余名飞盘爱好者参加。为了参加比赛,不少选手前一天就来到副中心“考查”。海淀区选手王伊宁说:“我和小伙伴提前一天过来的,看了大运河夜景,感觉副中心是个特别时尚的地方,比赛的氛围很棒,赛事组织相当专业。”

“以前我们举办的多为骑行、马拉松、篮球、足球等老牌体育赛事,今年随着副中心吸引力、影响力越来越大,露营、飞盘、桨板等网红、潮酷赛事轮番登陆,且都为首届赛事。”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城市副中心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体育赛事作为副中心对外交流的窗口,正全方位展示着年轻、朝气、活力满满的城市形象。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身穿古装的少年脚踩轮滑,开始了精彩的花样轮滑表演。去年,全国短道速度轮滑大区赛北京站暨通州运河青少年轮滑邀请赛在北京奥通之翼国际轮滑运动中心举办,这也是首个落地副中心的全国性轮滑大赛。

作为全市最大规模的轮滑比赛,全国短道速度轮滑大区赛北京站落户城市副中心,看中的就是这块全市规模最大、最专业的轮滑场地。区冰上轮滑运动协会理事长戴杨杨介绍道:“我们以前没有专业训练场地,孩子们训练、参加比赛都要东奔西走,到别的区。场地建起来后,不仅训练方便了,大大小小的各项比赛也多了起来,给了孩子和家长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专业场地外,交通、住宿、餐饮等齐全的配套设施,也是赛事落地副中心的助力因素。“今后孩子们在家门口参加全区、全市、全国专业比赛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的。”戴杨杨表示。

以赛会友

“场地非常标准,条件真不错。”北投网球运动中心落成后,就举办了“运河杯”网球挑战赛,“场地标准”是场地留给众多参赛选手的集体印象。这片网球场地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南门,总用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有6片国际标准室外网球场地,其中1片主场地带有双侧看台,采用竞赛级别国际网联ITF认证的建设标准。

第一次来这里打球的居民高梓说:“以前一直带孩子去市里练网球,现在家门口也可以练习了,我们还认识了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以后两个孩子可以约着一起打球。”

不仅有网球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还建有篮球、羽毛球等多个运动场馆,公园内的星型环路也是许多马拉松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去年,“夜尚京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公里健康夜跑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活力开跑。冯颖义正围着5.5公里的星型环路匀速奔跑。和她一起奔跑的,还有副中心跑团的团友们。她说:“通过跑团认识了不少朋友,现在我们都是在家门口锻炼,大运河沿线、绿心、森林公园、西海子公园都是跑步锻炼的好去处。”

近年来,市民普遍感受到,家门口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多,参与运动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体育消费新场景也越来越多。在城市副中心,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正不断得到满足。

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园林健身步道98.06公里,全区体育设施实现100%全覆盖,全区在册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达到110余家,涉及健身、游泳、羽毛球、台球、篮球等共计十余项,每年接待健身群众45万人次左右。

区体育局利用大运河沿线体育健身场地、场馆资源,举行多种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地区体育竞赛提质升级。去年以来,骑游、徒步、荧光夜跑等赛事接连在副中心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项目,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热情。家门口运动、看比赛,正成为城市副中心市民周末休闲的新方式。

除了密集、高规格的各类体育赛事,城市副中心优越的生态环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泛体育爱好者”。去年夏天,500余名露营爱好者齐聚城市副中心,共同拉开了首届北京露营大会的帷幕。活动现场规划露营区、房车体验区、帐篷展示区、休闲娱乐综合区等,还设置了帐篷绳结技能课堂、飞盘、VR滑雪等体验项目,让市民朋友们尽情享受体育魅力。

“周末有时间我们就会带孩子到公园里露营,以前都到北京周边去,现在我们经常到家门口的公园。”大面积绿地让露营爱好者刘世炎一家享受到了生态发展成果,他对家门口可以露营的公园更是如数家珍,“比如张家湾公园、台湖公园,我们都经常去,离家近,环境好,能带着孩子好好享受亲子时光。”

开门见绿,起步闻香。生活在城市副中心的市民发现,身边的公园越来越多了。不仅有新建的、规模宏大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有郁郁葱葱的大运河森林公园,有临河而建的运潮减河公园,还有东郊湿地公园、宋庄文化公园、台湖公园、张家湾公园等围绕副中心周边的各类特色主题公园……通过大面积植绿、大尺度造林,全区森林面积已达45.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1平方米。

场地设施添砖加瓦,绿色空间不断扩容,体育赛事提质增效,都为年轻的城市副中心不断注入活力元素。“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推动体育项目多样性、竞技群体兼容性、成长化,使副中心成为拥有多元化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的综合体育发展示范区。同时,不断丰富赛事活动内容,增加投入举办品牌赛事活动,打造副中心特色的大型体育赛事,推进副中心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