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575期 >2022-12-28编印

“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全力做好重点人群防护和救治
刊发日期:2022-12-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柴嵘

在昨天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而是要强化服务和保障。未来应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防控措施重点聚焦“三重一大”

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防控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调整为“乙类乙管”打的是有准备之仗,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在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部分地区出现医疗挤兑等现象。”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疫情防控要将重症救治、保障日常医疗需求、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政府、各部门和卫健系统应继续做好防控和救治工作,千方百计地降低重症率、死亡率。公众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就医,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和聚集,减小短期内因流行高峰所带来的医疗资源冲击。

实施“乙类乙管”后,防控措施的重点应聚焦“三重一大”——加强重点人群保护、加强重点机构防控、做好重点行业防控,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做好养老院、社会福利院、医疗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等人群集中的重点机构防控,严防机构内聚集性疫情发生。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强化员工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的通风消毒。

建区域协同支援制度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

各地疫情发展阶段不同,医疗需求也不同。国家卫健委指导地方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说,截至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为了满足发热患者的诊疗需求,还推行分级诊疗、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多渠道增加药品供给等措施。

各地都在扩容重症医疗资源,国家卫健委还建立了日调度制度,随时调度各地医疗资源准备和使用情况。各地将关口前移,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实施分级健康管理。“目前,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目前,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焦雅辉说,国家卫健委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继续加大监测,建立区域协同支援制度,及时统筹调配全国重症资源,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

农村疫情防控也是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点。焦雅辉表示,一方面要让药品配送到最末端、最终端,使村卫生室也能配足、配齐需要药品。另一方面要及时转运农村地区的重症患者,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国内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介绍,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病毒也在持续变异,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当前国内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各地疫情高峰到达时间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地将陆续迎来疫情高峰。中疾控将采取多种措施搜集相关的疫情信息,评估疫情强度及发展趋势。

在继续开展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同时,中疾控将搜集部分哨点医院信息,多方搜集如药店发热药品的销售数据、120求救信息等大数据,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流行强度以及各地疫情变化情况。

殷文武说,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疾病监测、报告以及对外发布将做出调整。其中,公布内容调整为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包括危重症以及累计死亡病例数。不再区分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根据疫情情况,动态调整公布频次,最终回归到每月公布一次。监测内容方面将调整为病例报告、核酸和抗原检测、哨点医院监测,以及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特别是病毒株变异情况等综合监测。

热点回应:

1、“白肺”是怎么形成的?与感染原始毒株或接种疫苗有关吗?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白肺”与感染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肺部由肺泡组成,当肺泡有炎症或被感染时,会被渗出液和炎性细胞填充。检查的射线穿不透,便在影像上留下白色区域。一般来说,当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液比较多,影像中白色区域面积达到70%至80%时,临床才判断其为“白肺”。出现“白肺”的患者占比非常低,只有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才有可能出现。

2、“乙类乙管”后是否还需要强调个人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实施“乙类乙管”后,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每个人更要做好个人防护。要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积极接种疫苗。疫情流行期间要减少外出、减少聚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