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574期 >2022-12-27编印

“小微”项目留住“大营”乡愁
刊发日期:2022-12-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2.jpg

大营村文化广场不仅将现状台阶更新为塑木材质,还增添了遮阳廊架。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曲经纬

一场、一廊、一树、一池……经过改造的潞城镇大营村文化广场即将建成投用。去年,潞城镇大营村责任双师“新芽”项目以小微公共空间改造入选“建党百年·服务百姓·营造属于您的百个公共空间”市级项目库,成为城市副中心8个更新改造项目之一,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南口大槐树上的挂钟、焕然一新的遮阳篷、儿童活动设施,都将与大营村民一起续写美好生活。

“场院+大槐树”留住乡愁

潞城镇大营村“新芽”项目位于副中心09组团0902街区中部的大营村文化广场。0902街区是城市副中心以行政办公区生活配套为主要功能的新建区域,大营村为其中的保留村落。大营文化广场作为曾经的大队场院承载了村庄发展的乡愁和记忆,也是现在村民休闲生活的核心区域。但由于使用年限久,广场地砖破损、适幼设施缺乏、入口可达性弱、遮荫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并与周边新建区域形成巨大的风貌差异,亟待提升改造。

怎么改村民说了算。设计之初,责任规划师多次深入现场踏勘,观察不同使用人群的活动习惯,分析受众特征,并通过民意问卷调查、场地随机采访等方式了解村民意愿。根据调查报告数据图分析,村民对广场的功能需求主要集中在健身锻炼、儿童游乐、棋牌娱乐、广场舞、闲坐乘凉等方面。设施期待包括遮阳篷、座椅、儿童活动设施、棋牌桌、健身器材等,其中对遮阳篷的需求最为鲜明,78%的受访者都选择了这一项。

项目团队在09组团首席责任规划师杨宝林的带领下,协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勘察设计处、属地政府多次现场踏勘,与发改专家团队现场论证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了“尽量保留原有设施和场地形态”的整体思路。“在不改变场地原有围合结构的基础上,解决南侧村民出入障碍,同时改善台阶表面年久失修的混凝土抹面,增加塑木垫层。结合设置休憩设施,整体提升使用品质和环境面貌,增加既有环境的友好性。”杨宝林说。

大营村属特大型村庄,文化广场不仅是村内规模最大的户外活动空间,也是传承地区文化的主要窗口。相传400多年前,村庄所在地曾是屯集兵马之地,“大营”因此得名。随着王朝覆灭,“大营”日渐衰败,不少难民流落至此,借助残破的军营遮风避雨,落脚为生。多年来,大营村不断迭代发展,借运河风光形成了一户一院的新村面貌。早年的记忆已不复存在,只留下散落的石磨盘、大碾子,以及文化广场和广场南端的老槐树。

文化广场是老一辈村民共同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无论是场院还是大槐树都承载了他们的无限回忆。因此,设计方案以“场院+大槐树”作为村庄乡愁记忆的发源点,结合村里收集的碾盘石磨、大槐树上的挂钟打造文化广场核心空间,表达乡愁和质朴的民风,传承展示乡村文化,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忆。

多功能全龄友好示范

该项目在入选市级项目库之初便确立了“全龄共享、复合利用、文化塑造”的示范性。据介绍,项目整体通过“一场、一廊、一树、一池”让文化广场重新焕发活力与生趣。

“一场”指广场,将原有功能较为单一的广场更新改造为可以跳舞、轮滑、打羽毛球的“健身广场”,可以举办文艺演出、乡村市集的“文化广场”,可以晒太阳、游戏的“儿童广场”,是乡村文化展示、各年龄段村民共享生活的活力公共空间。

“一廊”指遮阳廊架,将现状台阶更新为塑木材质,增添帆布廊架,既增加场所围合感,塑造乡村新风貌,同时为村民廊下喝茶、下棋、读书、观看表演提供竖向围护和遮荫空间,增加安全感和舒适性。

广场南侧大槐树是该村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此次改造打通了南入口空间,借用“老物件”围绕“一树”营造村落文化景观,同时保留树下乘凉、交流空间,延续既有生活脉络。场地西侧增加“一池”,设置儿童游乐沙坑、秋千,采用环保无助力原木设施,补充村内缺少儿童活动设施的短板,为儿童提供还原自然生态的趣味性活动场地。

小空间,大生活。市规自委通州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芽”项目立意“小而新”,立足百姓诉求,从小微公共空间着手,空间面积虽小,但使用频率却高,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社区共同体和社群生活的重要支撑,反映该地区的社会活力与文化面貌。在北京市减量提质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副中心责任双师发挥综合协调和设计能力,积极推进基层小微公共空间更新,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提升百姓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