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571期 >2022-12-22编印

五河交汇处(下)
刊发日期:2022-12-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8.jpg

明初至嘉靖七年(1528年)以前通州运河水系格局与码头分布。

4-10.jpg

大通桥下,纳粮图,佚名,约摄于19世纪末,从图中可以看出,粮袋分两片堆放以留出空隙,便于官员穿行、站到两旁适当位置。其中左上方临时搭建的布棚是验粮官办公处,验出不合格(潮湿、杂质)的漕粮时,单堆放一处,避免与合格漕粮混淆。

4-9.jpg

从辽代至清代,通州粮仓分布示意图。

4-111_看图王.jpg

五河交汇处鸟瞰图。记者 常鸣/摄

上期我们了解了通州利用河流进行运输的历史,以及河流运输对通州产生根本性的深远影响,本期我们继续探索五河交汇处的独特之处,遥望当年的繁盛景象。

码头盛景:舟楫之盛 可敌长城

悠悠大运河,千万只大型漕船,到通州就算到了终点。数万担漕粮或接驳小船经通惠河运进北京,或就近入仓作为国家之储备。北运河通州段有很多类型的码头,其中,石坝和土坝是最大的两座漕运码头。

石坝码头,设置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用条形石块顺砌在河坡上,有二三十步台阶,可以根据运河水位的高低而装卸。土坝码头则因使用“三黄土”夯筑而得名,所谓三黄土,是以石灰、黄米汤与好黄土混合制成,坚固、耐冲、抗碱,据说比混凝土还结实耐久。由于南临通州东门、商业码头、驿站码头和东浮桥,是京杭大运河与京辽古道交汇之处,土坝码头尤为繁荣热闹。

漕运兴盛时期,石坝、土坝面临的水面有300多米宽,其上停泊的满是等待坐粮厅官员验收的漕船。雍正年间,这里一天一夜要验收转运五万石漕粮,清代诗人李焕文《万舟骈集》诗中所咏“帆樯林立人如蚁”,指的就是这一情景。验收完以后,脚夫排队将粮袋扛到通惠河口的葫芦头码头,装上泊在那里的小驳船,一闸一闸倒运到北京东便门外大通桥,再转运入储京仓。

明清时期,来大运河北端土石二坝处观赏运河帆船的文人,很多都来自京城。乾隆时大作家曹雪芹及其好友敦敏、敦诚等一行人经常来通州大运河边饮酒赏漕,敦敏有七言绝句道:“新城直接旧城游,暇日登临上酒楼,遥拟江南风味好,买鱼亲上打渔舟。”敦敏还有一首七绝写他乘通州土坝码头南侧的摆渡船快到东岸时,流连于运河盛况:“篷窗倚槛重回首,一带风帆接直沽。”这句诗可与朝鲜祝寿团员朴趾源日记里那句“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相呼应。

皇家码头和漕运码头是分开的。皇家码头又叫“黄船坞”,位于通州北垣外5里的运河西岸、古代温榆河与潞河交汇处,面宽水深。明朝时,宫中日常所需的茶叶、瓷器、丝绸、药材等从南方购置的物品,都是由专人驾驶装饰龙凤纹饰的船只从此上岸或出发。清朝时,宫廷购物船只码头移至天津,黄船坞码头弃用。通州八景的“柳荫龙舟”,描绘的就是黄船坞码头“柳堤飞絮白漫天,低荫龙舟锦缆牵”的风景。

皇家粮仓:物质保障 地位独特

在通州建国仓、存皇粮,同样始于辽代。辽皇室在延芳淀捺钵期间,为及时供应帝后随行人员游猎食用,便设置了两座皇仓,一座在萧太后运粮河西岸(今永乐店镇陈辛庄北),一座在今张家湾镇仓上村。如今在“仓上”这一村名中,还能看到当年通州辽代国仓的痕迹。

金代,朝廷在通州设立了丰备仓、通积仓、太仓三座粮仓。普通粮仓的人员配备标准是主管一人、副使一人、攒点一至二人,仓子(管理斛斗盘量、出纳、看守、巡护等)人数据仓的规模而定。但通州的粮仓例外,“唯通州设使副外,各增置判官一员”。仓子平均每仓30名,超过标准配备最高限额。可见通州粮仓不仅规模大,地位也十分独特,为金中都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代,元大都的食用百货,无不仰赖江南地区的供应。从京杭大运河运到通州的各地货物多而集中,一时半会转运不完,就在通州城北和张家湾两处设置了13座中转皇仓:富有、乐岁、乃积、延丰、乃姊、广储、盈止、有年、庆丰、及衍、富衍、足食。管理上也延续了金代的制度。中统元年初,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皇位继承权,双方展开一场大战,忽必烈利用燕京作为重要战略物资供应基地,为战争胜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保证。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北方边患一直存在。为防患于未然,明代在北京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为保证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供给,朝廷在京城及周边设置了足够的粮仓。宣德六年(1431年),为扩大存储容量,朝廷增置通州仓。正统元年(1436年),定通州仓名:城中者为大运中仓,城内东者为大运东仓,城外西者为大运西仓,城南者为大运南仓,储存军队粮饷和战马饲料的为军仓。

其中最大的是通州大运西仓。这座粮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明弘治七年(1494年)前后,此仓有仓廒(仓房)1971间,比京仓中最大的旧太仓多756间,堪称当时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粮仓。仓廒四壁砌城砖,上薄下厚,内直外斜,以防外闪。地面墁方砖,下铺干沙,上铺木板、苇席以防潮气。顶有天窗,粮中插竹筒,以透气通风,既科学又坚固,是明代仓廒建筑的典型,不但拥有皇家气派,更是通州运河文化的最好见证。

清代,北京和通州共有国仓11座,其中北京8座: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旧太仓、禄米仓、太平仓、富新仓、兴平仓,有264座仓廒;通州3座:大运西仓、中仓和南仓,有225座仓廒。京杭大运河运到通州的漕粮,有一半储存在通仓。朝鲜使臣朴趾源描写通州的粮仓时这样形容道:“有三所仓廒,制如城郭。”

明代京通粮仓的主要功能是发放拱卫北京的官军的月粮。成化二十年(1484年),明廷又令在京各卫军人月粮,五、六、七、八、十一、十二月于京仓关支,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九月、十月于通仓关支。此后基本沿用此支放办法,但经常根据具体情况临时调整。有时也会从京通二仓调拨部分粮食,充作边镇军储。明代前期这种调拨并不常见,土木堡之变后,因边情紧急,调拨额增加。嘉靖后期,北边多事,调拨次数和数额都大为增长。

清朝庞大的官员集团、数量众多的八旗兵,还有官兵家属,都要靠朝廷供养,这些都由京通二仓漕粮供应。清代北方外患虽然不再是主要矛盾,但仍需要调拨漕粮充当各地驻军的军饷。

明清两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漕粮调节物价的功能。康熙三十四年(1703年),将储存过久的粮食发往京师附近粮价高的地方低价出售,雍正、乾隆等年间屡次采取同样的行动。据光绪《漕运全书》记载:乾隆年间这种做法共20次,售粮62万石;嘉庆年间5次,售粮8.1万石。

通仓的粮米曾救济了许多灾民。康、雍、乾三朝,京畿及直隶北部遇水、旱、虫等重灾,农田颗粒无收,农民流离失所。为安抚灾区百姓,朝廷或调拨通仓漕粮赈济灾区,或设置米局,将通仓粮米平价售予百姓,或拨与京通各寺庙粥厂,救济涌入京、通城中的灾民。

本报记者 关一文/编辑整理

内容摘自: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共同策划编辑,《文明》杂志社出版的《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