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566期 >2022-12-15编印

古往今来
刊发日期:2022-12-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2003-“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通州团合影.jpg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通州区团合影,通州区档案馆藏。

123003--B红楼旧影.jpg

红楼旧影,通州区档案馆藏。李大钊以北大红楼为阵地,组织和领导北大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和平解放解放军入城.jpg

记录北平和平解放时,解放军入城情景的老照片,通州区档案馆藏。

Z-6-31-13.jpg

1970年,小海子大队的小学生捡拾麦穗,通州区档案馆藏。

通州运河长卷.jpg

2008年,通州运河长卷,通州区档案馆供图。

当全国民众苦海浮沉、备尝艰辛之时,一场推翻反动统治、驱除帝国主义列强,为建立“民主共和”新国家而斗争的革命思潮,像烈火一样在全国各地燃烧。在通州,协和书院(现潞河中学前身)是最早开始传播革命思想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运河儿女再次紧抓历史发展机遇,在新时代加快建设步伐,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通州举义 震动京师

协和书院是义和团运动后美英教会在潞河书院基础上办起的一所高等学校。书院的学生喜欢阅读由革命党人主办的《革命军》《民报》《民呼》《民立》等报刊,接受先进的革命思想。1911年初,由北京豫文中学转入协和书院的一位名叫蔡德辰的学生,受革命进步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事业。1911年12月14日,“北方革命协会”和“北方革命军总指挥处”成立,并在北京、天津、保定、通州等地设立革命军司令部:通州革命军司令部设在张家湾,任命蔡德辰为总司令,王丕承、张文炳等五人为指挥。1912年1月8日,滦州革命军发动起义。不久,京、津、保、通的革命军同时起义。1月12日,通州起义。因消息不慎走漏,年仅19岁的蔡德辰及王治增、王丕承等六志士被杀害于通州土坝。

为纪念革命志士蔡德辰,今潞河中学校园内矗立着蔡德辰烈士墓碑,学校图书馆也仍悬挂着烈士蔡德辰像。而王治增、王丕承父子为辛亥革命捐躯的壮举,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保家卫国 抗击日寇

1935年7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与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签订《何梅协定》后,汉奸殷汝耕在土肥原的授意下建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日军则在通州设立以细木繁为头目的特务机关。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向宛平县城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民族战争爆发。第29军在南苑作战的失利使战局急转直下,形势对中方极为不利,驻扎于通州的伪冀东政府保安队却在29日凌晨突然反正,一举捣毁当地日伪机关,并重创日军,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通州事件”。

同年8月10日,殷汝耕被迫“引咎辞职”,其精心炮制的伪政府终于被通州保安队起义的枪声赶出通州,这不仅是全国上下民族意识苏醒的开端,而且是凝聚全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共识的契机。

安平事件 有力回击

安平镇地处通县、香河、武清三县的交界处,1953年以前是通县辖区内的一个大集镇,坐落在京津公路的中段,现今觅子店村东南。1946年7月29日,举国哗然的“安平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率周恩来、王若飞等同志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签订了《国共停战协定》。但是,停战协定墨迹未干,因为国民党和美国军队对八路军在平津公路走廊卡住他们的脖子非常气恼,所以美军车队就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以运输救济物资为名,为国民党军运送军事物资,积极准备进攻冀东解放区。在安平事件发生前,就向冀东解放区挑衅十余次。

1946年7月29日,美军联合国民党部队,向安平解放区发动进攻,我方守军冀东14分区53团1部被迫自卫反击,战斗持续4个多小时,双方均有伤亡。事件发生后,美军到北平军调执行部诬告解放军“袭击了联合国救济总署的运输车辆”。国民党反动派也同美军一唱一和,称美国侵略军为“和平使者”。以此为借口,国民党接连向香河县城发动炮击,炮弹不时落在香河中学附近场地。此事件之后,内战一触即发。

五里桥村: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签署地

1947年2月9日,冀东14军分区的主力部队根据通州城内敌工队员的情报,速战速决占领通州,隆隆的炮声就像在通州奏响了解放的序曲!

1949年初,在通州城西北温榆河南岸的五里桥村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和平解放北平在这里达成了协议。

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天津,北平20余万守敌完全陷入绝境。傅作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

1月19日,解放军平津前线指挥部代表苏静与傅方代表崔载之正式签署了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正式协议文本。其主要内容是:为迅速缩短战争,获得人民的公正和平,保存工商业基础与文物古迹,使国家元气不受损伤,以促成全国和平之早日实现,双方协议自当月22日上午10时起,双方停战。1月31日,北京正式宣布和平解放。

 五里桥谈判达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使北平这座历史古城免遭战火,不仅保护了200万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大量的文化古迹,而且为新中国首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

1948年是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准备发起平津战役。作为北京东大门的通州城,当时驻扎着敌方的各种武装力量约2万余人。面对必然的失败,通州守城敌人纷纷向北平方向仓皇而逃。

12月14日,通州守敌全部逃遁,解放军不战而胜,通州全县解放。为了接管通州,经冀热辽军区党委批准,通州成为冀东14专区领导的直辖市,称通州市。接管通州城后,通州市委和军管会为了迅速稳定民心、恢复城市的正常秩序,开展了强大的政治宣传工作,向各方面代表人物详细讲解党的城市工作方针和各项政策,机关干部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为群众解决吃饭、穿衣问题,使通州城内及农村均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从1948年12月14日解放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这段日子里,通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以财力、物力、人力支援前线,支援平津战役。据档案记载,通州城镇、乡村各界共支援前线粮食900多万斤,柴草26万余斤,油2.7万斤,盐4700余斤,担架1138副,大车16811辆,出民工46万余人次,修建桥梁28座。为了对前线进行干部支援,1949年还抽调干部39名参加“南下工作团”。通州人民为解放华北、解放全中国,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1949年1月,平津战役指挥部就设在通州宋庄镇宋庄村中街北侧的一座院落。强攻天津、围击新保安、解放张家口等几场重要战斗,都是在这里运筹指挥的,这里成为了指挥解放军决战平津的“中枢”。和平解放北平城的谈判代表也是从这里派出。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举国欢庆时,通州人民同样怀着极其喜悦的心情在西仓广场举行了万人庆祝大会。会场上悬挂着五星红旗,参加庆祝大会的有军事代表、党政机关代表、农民代表、知识分子代表、工商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共计1万余人。会后,各界人民在通州城内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活动。

1949年11月中旬,通州积极筹备并召开了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过民主选举,共选出农民、党政军干部、教师暨知识分子、工商界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开明人士代表、妇女代表等各界代表223名。又经这200余名代表的推选,选出通州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24人和政府委员19人。至此,通州的各项工作开始纳入正轨,这座古老的城市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开始了新生。

人民公社:勤俭办社 开创京郊工业化史

1958年9月,北京实行“人民公社化”,设立张家湾公社,建立了通州最大的供销社体系,多次登上《人民日报》并屡受表扬。毛主席高度评价张家湾“勤俭办社”的做法,刘少奇亲临视察土桥镇高楼金村青春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8年通州全县乡镇企业只有551个,年产值6000多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改革和富民政策使人们解放思想,调整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乡镇企业,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乡村发展起来。到1987年底,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774个,年总产值近8.6亿元,形成以机电、轻纺、印刷、建材、工艺品、食品等六大行业为龙头的工业体系。

当时,在北京京郊地区人民公社以现代化农业为发展方向的主要潮流中,张家湾人民公社再次发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率先尝试办工业。1985年,张家湾率先成为北京市远郊县第一个亿元镇,连续八年保持京郊乡镇经济领先地位,为改革开放后的再次腾飞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重心转移 成效显著

通州,处于永定河与潮白河的冲积平原上,一马平川,土质肥沃,境内有13条河流。1949年之后直到1970年代末期,当时还称作通县的通州就以发展农业为生产建设重心,成为首都粮食、蔬菜和副食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1978年12月28日,中共通县县委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传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通县城市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1984年,通县首次制定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了建设北京卫星城的发展思路。1994年1月17日,通县荣获1993年度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第十名。1995年12月27日,京通快速路建成通车。到1996年,通州城区建成东西向、南北向各3条主干道,连接165条街巷、居民小区。此阶段,通州作为北京卫星城,接纳了大量化工业、制造业企业,为北京市区二产向郊区转移和缓解市区就业、人口压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通州撤县设区,通州城市建设迈上了快车道。2000年,京沈高速路、通顺公路、东六环路通州段相继通车。连接城内的八通轻轨铁路工程也于2003年通车运行。同年,东关大桥、运河大桥、六环西辅路跨运河桥建成通车,玉带河大桥、城市彩虹景观桥也随即完工。“三纵(滨河路、新华南北路、京津路)三横(新华大街、玉带河大街、运河大街)”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通州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1998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招商引资成效明显,5年共引进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88家,引进亿元以上企业28家。

世纪新城:战略升级 高速发展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和“新北京、新奥运”构想的实施,通州又迎来了第三次高速发展机遇期。通州的区位优势再次凸显。

作为离市中心最近的区县,通州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西距天安门20公里,北距首都机场16公里,东距塘沽港100公里,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核心部位。六环路、五环路、京哈高速、京沈高速、京津塘高速五条高速路穿境而过,京通快速、朝阳北路、朝阳路二条进京通道把北京和通州连成一体。

2007年1月,通州作为一座日新月异的21世纪新城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并提出了“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发展目标。在通州区域范围内,正式确立构建“一城、两轴、三点、四镇”城乡一体空间结构的目标。一城即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与新增职能的通州新城;两轴即沿长安街延长线连接北京主城和通州新城的城市空间拓展轴和以运河为纽带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城市经济发展轴;三点即宋庄镇、潞城镇、张家湾镇,这三个地区是通州新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新城新增功能的重要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四镇即台湖镇、漷县镇、西集镇、永乐店镇。这四个镇与通州新城相互呼应,是通州新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是承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劳动力就业及资源节约的重要区域。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一时期的通州新城已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卫星城,而是要打造成为拥有百万人口、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区,打造成为吸纳高素质人口和承载首都部分功能的生态宜居区,打造成为运河文化的承载地和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从40年前工业基础薄弱、北京郊县经济中的“小个子”到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首都发展,通州的定位先后历经了远郊区县、卫星城、新城、城市副中心四个阶段。与改革开放之初,四面八方集聚资源、先发展后规范的发展路径截然不同,副中心走的是先规划、再建设,先管控、再发展的新模式。预防“城市病”,从源头开出药方,“副中心质量”成为关键词。走入新时代,通州作为首都北京的城市副中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本报记者 关一文/编辑整理

内容摘自: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共同策划编辑,《文明》杂志社出版的《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