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553期 >2022-11-28编印

本市优化高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措施
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刊发日期:2022-11-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 实习记者 何蕊)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负责人王大广介绍,本市优化高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措施,严禁采用硬质围挡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规范采用临时管控措施,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王大广说,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经严格评估,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对于看病就医、紧急避险、救护救援等特殊情形,要确保外出渠道畅通。对于符合解封条件的,做到“应解尽解”。要规范采用临时管控措施,对因流调溯源、查阳追阳等采取的临时管控措施,第一时间向群众发布公告,坚持快管、快查、快解,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属地要全力做好居家人员服务保障工作。允许闭环管理的快递、外卖进入风险区域,采用无接触方式将物资配送至楼门口或小区(村)固定接收点;允许紧急就医人员的家人陪同乘私家车“点对点”到指定医疗机构就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集中隔离期满和感染后治愈出院(舱)的人员进入小区(村);对纳入“白名单”的应急保障医务人员、保供人员,允许持通行证和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出风险区域。

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该区对于满足解封条件的小区及时进行解封,26日12时至27日8时,共解封高风险区域75个。对于涉疫风险点位,该区坚持快封快解,在完成流调排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措施后,及时解封。

热点回应:

问:如何管理高风险区?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高风险区实行区域封闭,安排24小时值守,加强人员管理。封控期间如发现新的感染者,应及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高风险区人员应按要求做好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抗原自测。重点区域应做好环境消毒和监测,对厢式电梯、电梯按键、楼道、楼梯扶手、单元门把手等人员频繁接触的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对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工作、活动等场所,及时开展终末消毒并评估消毒效果。高风险区还应保障好居民生活和医疗需求,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心理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