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一张小地图,记录着民情,更承载着民生。今年下半年,中仓街道在用好“老办法”的基础上寻求基层治理“新办法”,各社区工作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手绘“民情地图”,努力把便民信息“铺”在纸上、“绘”在图上,实现一图在手,民生尽览。
为破解老城区传统人力监管不及时且难度大等问题,中仓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基础网格调研,手绘“民情地图”。为提高地图信息精准性,在已掌握的各社区社情民情基础上,展开全域脚步丈量式走访,小到每一户家庭、每一栋房屋,大到网格全域各类基础设施、特色资源等信息,一个不漏。在每日进行网格巡查的同时,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兼任“制图员”,通过手绘地图的方式,让基层信息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全面、动态可控。
每张手绘的“民情地图”上都清晰地注明了灾害隐患区域、消防通道、标志性建筑物、应急避难场所等地理分布情况及各村社道路走向,详细记录了居民户数和人口数、联系方式,以及整个辖区所涉及的特困供养户、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各类需要重点管理服务的人员信息,“民情地图”真正成为工作最好的指向标,让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群是、众时心中更有谱。
西上园社区居委会还将手绘“民情地图”变成电子版。该地图坚持“群众需求”与“精准服务”相结合,全方位采集民情信息,用不同颜色和符号标注出辖区的道路、店铺、便民服务网点。同时,精准排摸出群众需求,全面挖掘和掌握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和利益诉求,根据变化情况及时更新调整,让“民情地图”更有“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