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们围绕基层治理工作报告和基层治理五年行动计划展开热烈讨论。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张丽 刘薇)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昨天,参加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北京市通州区基层治理工作报告》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基层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6年)》,代表们表示,报告与行动计划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要紧紧围绕副中心战略定位,紧扣基层治理五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找准着力点,稳步推进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通州区基层治理工作报告从四个方面客观总结了一年来通州区‘大抓基层治理’取得的成效,五个方面的经验为今后全区基层治理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遵循,尤其是明确了下一阶段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区人大代表、马驹桥镇党委书记何志达说,报告中几次肯定马驹桥镇在基层治理中形成的经验,我们倍感振奋,下一步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基层治理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围绕全镇工作实际,借助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和通亦协同发展机遇,迅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马桥近邻”基层治理品牌,完善“近邻客厅”协商议事平台,聚焦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不断提升“接诉即办”服务水平,实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同时,多措并举将马驹桥镇打造成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为实现副中心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马驹桥经验和智慧。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对通州区基层治理取得的成绩深感振奋,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希望和干劲。”区人大代表、潞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鑫表示,今年是通州区“基层治理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掀起了面向基层、干在基层的热潮,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接下来,潞源街道将继续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大抓基层治理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组织架构,夯实基层治理党建支撑,把党的力量传递到居民身边;强化协同共治,发挥统筹优势,畅通参与渠道,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画好同心圆;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基层治理能手”“社区领头雁”,提升基层干部能力,增强基层工作活力;强化问题导向,围绕“七有”“五性”,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努力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人大代表、梨园镇大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邢东波说,多年来,为了尽快形成与城市副中心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大稿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多元共治,聚焦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创新大稿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建设充满活力的大稿村美好幸福家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宣传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从进一步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实行各项福利保障等方面着手,推动大稿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充分发挥全体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全村力量和智慧,形成全体村民群策群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局面。
区人大代表刘静担任漷县镇马头村党支部书记已3年有余,在她的带领下,马头村根据“党建+网格”实施片区责任制,将村内划分为四个片区(网格),村两委成员任片区长(网格长),坚持入户了解村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把解民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同时成立“足不出村办政务”小组,让群众尽可能少跑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报告中明确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我作为基层代表,深知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很高兴看到区政府如此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刘静说,将以报告为指引,落实好漷县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网融合共治,把网格化治理进一步做实做细。
区人大代表、宋庄镇葛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浩武在基层工作已17年,他表示,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才能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州区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一直朝着更加精细、精准发展。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基层治理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五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九大典范工程推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基层治理体系将更加完善,基层治理根系将越扎越实。”董浩武说,会后,将做好会议精神的宣传,抓好工作落实。
“中仓社区辖区内居民区以老旧小区为主,多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产权性质复杂、形式多样。”区人大代表、中仓街道中仓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娜说,基层治理要通过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如果物业能够和社区携手向前,形成共同服务意识,社区治理的成效就会显著提高。此外,要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协商决策,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工作。“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为居民办好事儿、办实事儿,让居民有幸福感、归属感,这样才有更多人愿意参与社区治理。社区作为基层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既要做好服务,又要不断学习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