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副中心正在夯实未来城市之基,超前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规划》显示,副中心将打造为北京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及世界智慧城市的发展典范。
作为副中心智慧城市的建设者与运营者,日前,首通智城公司在成立一周年之际披露,在已签约副中心智慧文旅平台、数字化社区等项目的基础上,再次与国电投、中信建投和通政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承担副中心智慧城市项目22项
在千年大运河畔,一座智慧的副中心已悄然崛起。首通智城公司董事长张泽根介绍,一年来,首通智城作为国资平台公司不断落实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总体部署要求,共承担副中心智慧城市标杆示范工程及其他信息化项目总计22项,带动了副中心智慧城市产业生态的发展。
当日,首通智城在会上相继与太极股份、国电投、中信建投和通政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通智城子公司首通慧城与赛迪时代签约,将在副中心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今后我们将持续为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提供产品与技术资源支撑,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实现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泽根说。
研发副中心城市大脑等应用
以超前科技为引领,在快速成长的同时,首通智城也不断加强研发创新能力,结合北京市智慧城市“七通一平”数字底座建设要求,开展技术引入、技术学习、技术开发应用工作,加快完善副中心智慧城市技术框架与体系。结合副中心物联感知体系、城市码、城市大脑等实际需求,首通智城开展基础技术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参与北京市智慧建筑、智慧园区等标准制定,为统筹集约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副中心提供标准支撑。
不仅如此,此前首通智城还牵头成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打造副中心智慧城市产业招商引资、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区外企业到城市副中心聚集和发展,构建培育数字经济的产业孵化体系。目前,该联盟已吸纳了51家成员单位,涵盖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安全应急、智慧政务、智慧文旅、生态环保及其他智慧应用产业等诸多领域,为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产业联盟的成立,有助于落实副中心“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规划,拉动副中心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持续运作模式。同时,发挥产业联盟招商引资作用,构筑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连接的桥梁纽带,构建培育数字经济的产业孵化体系。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首通智城还担当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在会上发出了成立自主创新专业委员会的倡议。该倡议提出,未来这一委员会集聚副中心联盟企业力量,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有生博大、网智德实等核心企业,前瞻部署基础核心领域,在数字基础设施、底层大数据平台及中间件方面形成国产化合力,共同做好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探索建立智慧城市标准工作体系
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已拉开一幅新画卷。区委常委、副区长苏国斌表示,在一年时间里首通智城创建了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开发了健康哨兵等新产品,中标了智慧文旅、创新中心智慧园区等多个新项目,其平台公司的功能定位逐渐显现。
下一步,首通智城应加快推进标杆项目,探索建立副中心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体系,不断创新开放场景应用,带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借鉴其他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经验,探索通过产业基金助力场景招商和项目融资事宜;加强集约共用,做到集约建设和集约运维,梳理现有区属信息化资产和新基建资产,确保数字基础设施资产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