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543期 >2022-11-14编印

多元有你
刊发日期:2022-11-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丽

一场对方全责的交通事故,却让孙肖翔前后跑了几个月。因肇事司机公司不提供材料,车子在修理厂足足待了三个月,保险赔款就是下不来。孙肖翔拨打12345求助后,张家湾镇市民诉求处置中心会同一核多元共治中心启动联席会商,将诉求人、肇事司机公司负责人、公司行业监管部门和城乡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一起约到桌边,并邀请法院调解员参与。肇事司机公司当场表示马上提供材料,尽快打款。拖了三个月的烦心事,顺利化解。

今年是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年”,张家湾镇创新提出“党建引领 多元有你”治理理念,探索党建引领“一核多元共治”模式,提升12345“接诉即办”水平促进基层治理。其间,建设一核多元共治中心,聚焦“多元共治”和“村民自治”,实现“思想在一线引领、平台在一线搭建、力量在一线汇聚、问题在一线化解、共治在一线形成”,逐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

截至目前,该镇已协调各多元主体参与研判“接诉即办”重难点工单827件,解决群众矛盾纠纷332件。

联席会商

群策群力解民忧

一张圆桌,五方会谈。前不久,镇市民诉求处置中心会同一核多元共治中心,针对孙肖翔的诉求召开了“接诉即办”联席会商会。当天,孙肖翔、肇事司机公司负责人、公司行业监管部门、城乡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和法院特邀调解员五方同坐调解室,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

事情其实简单。三个月前,孙肖翔的车在土桥附近与一辆水泥罐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交警判定对方全责,负责修车。

“当时责任划分得很清楚,修理厂说车辆撞得很厉害,修车需要20多天。最初一个月我没着急,直到车修好提不出来,才被告知保险公司的赔款一直没有划给修理厂。”一问保险公司才知道是肇事司机公司迟迟不提供相关材料,导致保险公司不能报销。(下转2版)

“保险公司让我找肇事方,可人家一会儿说在外地出差,一会儿说工作忙,总之就是各种理由不配合,一拖又俩月,急死我了。”孙肖翔多次协商无果,拨打了12345求助。

接诉后,张家湾镇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立刻了解相关情况,会同一核多元共治中心启动联席会商。考虑到这一诉求涉及侵权损害赔偿,一核多元共治中心特意邀请了法院特邀调解员参加。会商时,肇事司机公司负责人连称误会,并向各方承诺,马上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第二天就送到保险公司。

很快,一面写有“雷厉风行 为民办事”的锦旗送到张家湾镇政府,“太感谢大家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孙肖翔感激不已。

探索创新

“法治+德治+智治”多元化解

张家湾镇党委书记邹海涛介绍,随着城市副中心成为北京“新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张家湾古镇、设计小镇等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标志性项目规划落地,张家湾被比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中的桥头堡。但是,因镇域内基础设施发展尚不均衡,高速转型发展伴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难度大,“接诉即办”诉求量较大,涉法涉诉问题频发。

数据显示,2021年,张家湾镇全年接诉1.8万件,月均接诉1500件。通过分析“接诉即办”高频诉求,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历史遗留问题、民生类诉求等方面,其中反映出的也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通病,即现有基层治理模式落后,亟需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构建一套契合地区特点、以问题为导向的基层治理体系架构。

今年2月24日,张家湾镇一核多元共治中心成立,开始探索“党建引领 多元有你”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张凤路与广源路交叉口西南角有一栋四层小楼,今年2月底,这里加挂了一块“张家湾镇一核多元共治中心”的牌子。邹海涛介绍,半年多来,镇党委政府紧抓共治中心“线上线下”双平台建设,打造以基层治理为鲜明特色的“党群+综治”双中心。该中心以“法治+德治+智治”为设计理念,在各个楼层分别设置各类协商共治小单元。其中,楼内一层以法治为主基调,设有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室和多个调解室,长年有相关部门人员值守;二层和三层以德治为主线,突出党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充分融合“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等多元力量,将通州区政协专家“工作站”、毕金仪工作室、春燕社会工作事务所、老赵工作室等专家学者律师团队请进入驻;四层是一核多元共治中心的“智慧大脑”,建设以科技赋能精细化管理为方向的指挥中心,全面融合“接诉即办+网格”管理平台。

邹海涛介绍,在镇党委统筹下,公检法司、“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下沉基层一线,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针对“接诉即办”反映出的高频热点问题,参与联合会商、部门协办。同时,主动向前一步,对冬春季供暖、夏季断水断电、秋季病虫害、重点工程项目等季节性、周期性较强的可预见诉求,以及新政策、新项目、新办法实施的特殊时间节点,提前研究并制定应对预案,以政府主动治理推动“未诉先办”。

半年多来,随着“党建引领 多元有你”基层治理路径逐步深化,张家湾镇基层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工业大院腾退等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妥善化解。数据显示,全镇“接诉即办”日常类诉求同比下降约30%,其中民生类工单同比降量37%,工业大院腾退、村民自住楼等历史遗留问题工单降量24%,12345解决率提升6个百分点,满意率提升5个百分点,“接诉即办”提质降量初见成效。

科技赋能

“湾事通”小程序线上开渠道

科技力量也在不断为基层治理赋能。“湾事通”小程序是张家湾镇研发的“党建引领 多元有你”线上平台,上线多个信息交互与便民服务板块,向群众、村两委敞开诉求反馈渠道。今年以来,通过小程序反馈问题1027条,其中964件得到有效解决。

不久前,小北关村两委就通过“湾事通”小程序上报了一个“元需求”,希望通过“多元共治”解决村内净水机公司拒不退还卡内余额的难题。之前,不少村民找到村委会,反映之前办的水卡有余额,但联系不到该公司退款。

“我们统计了一下,有100多位村民要退款,总金额近2万元。我也联系过这家公司负责人,开始还接电话,后来干脆就不接了。”该村村委会主任吴大伟随即通过“湾事通”上报,镇一核多元共治中心立刻启动联席会商,组织法院、律师共同研判,分析法律关系,研究诉讼路径。小北关村一核多元共治工作站配合现场征求意见。

“上月中旬,我们已启动诉讼准备程序。为最大限度降低村民诉讼成本,镇司法所驻所律师、镇政府公职律师共同担任诉讼代理人,免费为村民打官司。”吴大伟说。

下一步,张家湾镇将引导更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提升乡镇治理水平同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时,开展现有党群中心空间功能、服务内容、工作手段、科技水平等方面的系统改造,以实体平台有效承接多元力量下沉入驻。治国理邦,重在基层,张家湾镇将通过“党建引领 多元有你”治理理念,继续探索群众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路径,吸引更多群众作为多元主体的一元参与基层治理,为推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