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发布12小时,参保人数突破50万,相比去年提前了2天。
“北京普惠健康保”作为北京市补充医疗保险,紧密衔接基本医保,是目前北京唯一一款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的保险产品,195元保一年,最高300万保障额度,今年又增加了新市民参保群体,不论是在北京打拼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师傅、保洁阿姨,还是外地来京带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只要持有北京居住证且有异地医保,一样可以投保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
约定特定既往症范围缩小
市医保局表示,首年以健康体投保,即使在保险期间罹患特定既往症,2023年续保后仍可按健康人群待遇标准获得赔付。而且,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约定的特定既往症范围有调整,糖尿病人群没有并发症不再认定为特定既往症,可按健康人群比例给付。
记者了解到,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约定的特定既往症包括: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原位癌。肝肾疾病,如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慢性肝功能不全、肝硬化、慢性肝功能衰竭。心脑血管及糖脂代谢疾病,如心脏类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心脏卒中、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衰竭;脑血管疾病——脑栓塞、脑梗塞、脑出血、脑卒中;高血压III级;糖尿病伴并发症。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其他类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
市医保局提示,“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不限健康状况,特定既往症可保可赔,除了以上特定既往症,罹患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等其他疾病的人群,可按健康人群比例赔付。
三项赔付条款降低免赔额
“北京普惠健康保”保障内容有三。一是医保内自付责任,即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门诊和住院自付的医疗费用,保额为100万/年;免赔额与承保期间当年的北京市基本医疗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金额一致;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给付比例为健康人群80%,特定既往症人群40%。
二是医保外住院自费责任,保额为100万/年;健康人群免赔额由去年的2万元降低为1.5万元,今年,特定既往症人群免赔额2万元,相比去年降低2万元;给付比例为健康人群70%,特定既往症人群35%;单一药品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单一植体或耗材,每年报销上限为10万元。
三是特药责任,即国内特药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或药店购买的特定药品和国外特药在海南博鳌乐城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并开具的特定药品,免赔额降为0元;国内特药保额为50万元/年,国外特药保额为50万元/年,合计保额100万元/年;给付比例为健康人群60%,特定既往症人群30%。
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特定人群、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且持有北京市居住证或拥有北京户籍的北京市新市民,“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医保内责任只保障住院,其他保障待遇一样。
多地推出“惠民保”提高保障程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是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保险公司运作的一种医疗保险,由于它具有价格低、保障高的特点,又与基本医保紧密衔接,因此也被称为“惠民保”。
据统计,到去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份推出了200多款“惠民保”产品,参保总人次达1.4亿。今年,不少城市的“惠民保”提高了保障范围,将更多的新药、特药以及创新诊疗技术等纳入了保障范畴。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杨菁表示,市医保局要求保司应赔尽赔,以体现“北京普惠健康保”的惠民性。同时,对于保司当年资金运行进行跟踪,要求他们把运行资金按照阶段性滚存使用,也就是说,今年如果结余多了,滚到下一年,如果结余少了,通过几年滚存来调剂使用,同时也会根据滚存的情况调剂调整保障水平。从而实现保本微利的产品监管,确保产品长期可持续发展。
符合参保条件的市民可以关注官方指定投保平台“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首页点击底部菜单栏“立即参保”,根据提示操作依次填写投保人、被保人信息,仔细阅读“投保须知书”“重要提示”等内容,确认身份并完成支付即可。也可在支付宝搜索“北京普惠健康保”线上投保。亦可通过6家保险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咨询投保,参保于2022年12月31日截止,保障期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