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525期 >2022-10-21编印

国际交往
刊发日期:2022-10-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2.jpg

10月13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中外媒体记者走进城市副中心,感受“千年之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

4-guoji2.jpg

中国与墨西哥建交50周年纪念日当晚,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两栋楼宇温情点亮。

4-guoji15.jpg

来自城市副中心的“中国礼物”唐娃娃走向世界。

记者 关一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国际交往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之一。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国际交往能力建设方面动作不断,亮点频现。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这张“施工图”的任务清单,通州区以建设城市副中心为契机,全面引导高端要素集聚,加强国际化专业服务供给,将打造国际交往新高地。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也对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中的定位给出了明确的指示——着力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副中心、南部地区等区域国际交往服务功能。城市副中心在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等核心区加码添秤,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交往功能日臻完善。

倾力服务总体外交

“北京市通过多种渠道搭建政企交流平台, 让跨国企业提振了发展信心!”今年8月23日,作为国家发改委支持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举措,“行走的达沃斯”首次走进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太古(中国)有限公司主席张卓平发出赞叹。

作为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核心承载地。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冯剑介绍,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聚焦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其中,要精心培育服务国家顶层国际交往活动场所,持续提升重大国事活动专业化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打造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首善标准和北京样板,使北京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重要窗口。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近10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北京举办,平均每年接待50余位来访外国领导人。北京市持续打造承载设施、丰富服务供给、优化接待环境,推动形成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求相适应、与国际交往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元首外交和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

“开船喽!”6月24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北京通州区、河北廊坊香河县船只鸣笛起航,相向驶过进出北京的门户船闸——杨洼船闸,满载游客的游船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起航,标志着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试验性通航。

舟楫千里,贯穿南北,运河汤汤,文脉悠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的、活态的文明,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和情感纽带,以及中外交流互鉴重要承载地。

近年来,副中心强化承载设施等“硬”支撑,不断培育建设国际交往活动场所,外事活动的交往平台日益丰富。

打造世界运河文化交流的窗口,2022年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幕。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就表示,运河对于各地文明的进步起到有趣而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而言尤为如此。中国有多项世界奇迹,中国大运河开凿的年代远早于罗马运河,且绵延千余公里,“有了运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间的空间阻隔”。

碧水蓝天,林草葱茏。“行走的达沃斯”活动首次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跨国企业高管代表们首站也来到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这座副中心“绿肺”自2020年9月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460万人次,成为城市副中心最具活力的地标,作为副中心绿色发展的名片,打开了国际交流的新窗口。公园内,即将建成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汇聚国际化要素,打造更多外交外事活动场地。

北京迎来冬奥之年,大运河森林公园作为冬奥会火炬传递点位之一,以“古今通衢”为主题传递着北京城的历史与传承,展示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文化魅力。穿过长约8.8公里的火炬传递路线,126名火炬手自大运河森林公园南门休闲长廊出发,经过月岛观景台、柳荫广场,抵达鱼跃广场收火,向世界昭示着奥运文化与历史名城丰富多元文化的融合。

国际交往日趋活跃

先造林、后造城,副中心“水韵林海,千年绿城”的美丽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吸引“友城贵宾”纷至沓来。作为北京缔结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在东京与北京结好40周年之际,日本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参观了千年城市守望林、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沙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及纪念北京东京结好40周年展览。

园区宅间绿地、景观廊架、屋顶花园和中央绿谷……借鉴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项目迎来了丹麦驻华大使马磊的参观,加深北京市与哥本哈根市在绿色发展、创意产业、城市规划等领域合作。

敞开怀抱、搭建平台。近年来,北京市高水平举办国际文化体育活动,提升北京文化旅游资源全球吸引力和影响力,多元文化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交融互鉴,共同繁荣。

早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城市副中心专场推介、第三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等活动先后在大运河畔的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办,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在内的知名学者专家、金融企业代表和多国驻华使节参加,有效提升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现代气息十足的张家湾设计小镇未来设计园区迎来了第27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巴合作论坛暨中国建筑展,还多次承办包括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北京设计周走秀在内的20余场大型活动。

北京国际设计周是北京市重要的年度国际文化活动之一。不久前,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在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新鲜落成,随之而来的是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活动的全面东移,设计周在副中心“永不落幕”。

点亮城市,传递友谊。中国与墨西哥建交50周年纪念日当晚,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两栋楼宇温情点亮,波光粼粼的大运河水面映衬着中墨两国国旗主色调灯光,向中墨建交50年来的友好情谊深情致敬,向世界展示一个生机勃勃、水城共融的城市副中心。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地球的另一端,北京市友好城市墨西哥城遥相呼应,著名景点独立纪念碑亮起“中国红”,热情似火的墨西哥古城与生机勃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隔洋守望,东西方古老文明交相辉映,在两市民众心中播撒友谊火种,传承交流合作热望。墨西哥外长埃布拉德第一时间在其个人“推特”分享两国友城亮灯图片。此后,厄瓜多尔独立200周年、巴西独立200周年活动依次“点亮”运河商务区,为友谊喝彩。

大运河溢彩流光,商务区古今交融。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运河商务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也是城市副中心国际交往功能重要承载地,正围绕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四大功能定位和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和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点亮”行动正在让副中心走出北京,走向世界。

高端要素加速汇聚

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等重点任务,北京着力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吸引集聚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际人才等高端要素,推动更多国际资源转化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迎来了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此后,阳光出行、安塔卫、楷亚锐衡、新源劲吾、新源协合等一系列外资项目接连汇聚副中心。

搭载“两区”建设的东风,副中心高端资源加速聚集。今年前7月,副中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7家,注册资本合计21256.4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6293.2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09万美元。目前,“两区”项目库入库项目中,外资项目93个。

其中,2021年盛大开园的环球主题公园是全市服务业最大的外资项目,也是副中心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依托项目。其所在的文化旅游区正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文创科技新高地、国际交流新窗口。承接环球主题公园的外溢功能,一座北京市新建的国际人才社区已经开工建设,将提供700多套人才公寓,同时配套国际医疗、精品商业等国际化生活设施,形成汇聚多元文化、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环境。

“硬”配置接连崛起,“软”实力持续升级。“7个工作日后就可以同时取到两个证件,太方便了!”去年6月,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服务大厅内,新加坡籍人士甘先生一次性领到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个证件,城市副中心完成了首笔外国高端人才(A类)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业务。  

随着网上“证照联办”、重大项目“三个一”全周期、全程代办服务、改革效果体验官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副中心国际化营商环境日臻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更是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之年。北京市各区认真组织实施《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多措并举推动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提升。

城市副中心开通了“开放通州”中英文网站,方便国内外企业找到区域概况、优惠政策等信息,便于快速建立沟通渠道,提升政务对外服务水平。其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外事工作优势,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强化对外窗口外语能力建设,提升城市副中心对外服务水平。

国际美誉日益提升

“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访,来自柬埔寨等国家42家媒体的5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百里长安街东端、千年大运河北首,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面貌与冬奥新气象。

徐行水韵林海,悦享缤纷家园。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圭亚那国家电视台、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等46个亚太地区及非洲国家媒体记者深度探访城市副中心,骑行滨河森林绿道,畅游大运河,沉浸式感受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生态发展成果。“一路景色都很美,在河边骑行非常舒服。”来自坦桑尼亚国民传媒有限公司的记者巴耶姆感慨。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外媒体记者走进城市副中心,感受“千年之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古今交融的运河商务区,白鹭翻飞、绿波荡漾的大运河,郁郁葱葱、景色宜人的大运河森林公园和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彰显着副中心绿色发展的城市活力。

在另一个舞台上,副中心城市品牌也正通过一件件匠心独具的“中国礼物”走向世界。北京冬奥会期间,小萨马兰奇先生收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唐娃娃,就是出自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唐人坊。传承了“北京绢人”这一精湛工艺,唐人坊20多个产品系列不仅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也在重大国事场合被赠予国际友人,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到海外,销往美国、法国、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名片。

副中心出品的“中国礼物”不止于此。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雕塑家章华的5款冬奥题材雕塑作品入选“北京2022冬奥会特许商品”。在突出冰雪主题、彰显中国特色的同时,把弘扬中华文化的理念贯穿始终。他创作的16米高的不锈钢雕塑作品《翱翔》,屹立于冬奥冰雪小镇崇礼的半月广场上,由崇礼区政府永久收藏,用打动人心的作品传播奥运精神。

漷县镇龙庄村“巧娘”们手中绽放的北京绢花一路漂洋过海飞出国门,雕漆、花丝镶嵌等“燕京八绝”北京工艺品远销海外……还有更多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老传统”站上“新舞台”,通过特色鲜明的非遗元素,打造高辨识度非遗文创品牌,让非遗老手艺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