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519期 >2022-10-13编印

从科技创新到自然灾害多方位保驾护航
城市副中心保险机构化身“稳定器”
刊发日期:2022-10-1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赵鹏

从科技创新到自然灾害,保险业正在城市副中心发挥着日益强大的“稳定器”作用,为市民与企业保驾护航。记者昨天从区金融办方面获悉,目前副中心118家保险机构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自然灾害、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中积极发挥着保险保障作用。

保障粮食安全农民生活

今年夏季北京曾迎来短时大风加局地冰雹天气,突如其来的雹灾对西集镇、宋庄镇种植的樱桃、梨、桃等果品造成严重损害。灾害发生后,区金融办第一时间对接驻区保险机构,督导落实现场勘查、定损、理赔、安抚等工作。中华保险公司北京市通州支公司迅速奔赴现场,摸清受灾情况,全力以赴完成承保辖区内所有承保标的的查勘定损工作,开通快速理赔绿色通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配合政府做好农户情绪安抚工作,对部分损失特别严重的农户进行精准定损,采取农险理赔预赔付机制,保证农户顺利渡过难关。

为提升通州区居民抵御风险灾害能力,减轻居民因火灾、燃气、水损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马驹桥镇在区金融办的对接下,通过政府购买商业保险服务的方式,为马驹桥镇居民购买了区域家庭综合风险统保保险。此项险种可有效应对包括火灾、燃气、水损、盗窃抢劫、传染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实现灾后帮扶、救助,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据介绍,区金融办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驻区保险机构不断创新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信用保险等产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化运营”的原则,发挥事故预防和事故赔偿两大保障功能。保险公司以精准服务,最大程度减少了农民的灾害损失,为通州区粮食安全和农民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发力科技创新经济升级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拓宽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双创’企业获得贷款渠道,推动缓解融资难”的决策部署,做好城市副中心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资助、奖励、补贴申报工作,区金融办引导驻区保险机构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企业。

目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州支公司针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制定了“小微专利卫士”和“冠军专利卫士”等产品,为企业提供专利侵权发生时的调查、法律、证物等费用支持,减少企业被侵权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该公司同时还提供专利体检报告、企业培训服务和法律咨询等增值服务,提高参保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助力企业复工稳健发展

面对复杂、反复性的疫情形势,区金融办鼓励引导驻区保险机构担当作为、共克时艰,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全力以赴助力复工复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此,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州支公司作为副中心属地服务公司,针对所辖重点企业在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营业中断及员工健康风险,创新定制开发专项保险方案——北京市通州区商务局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主要面向通州区复工复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着力保障服务业和物流等重点行业,减轻疫情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企业有序复工,解企业燃眉之急。

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围绕“坚持服务首都发展布局”“坚持创新引领导向”和“坚持风险可控”三项基本原则,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保险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业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筑牢安全底线,打造多层次服务生态,引导通州区保险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