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群琛)挑战不可能!近日,被称为“豆腐里面打隧道”的津兴(国际机场)铁路二期工程——榆安3号隧道内,京津冀地区应用的最大土压平衡盾构机“兴安号”顺利始发,开始穿越永定河。
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津兴铁路,全线长度100.79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连接天津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北京市区的重要通道。线路东起天津西站,西至大兴机场站,共设6站,分别是天津西站、胜芳站、安次站、永清东站、固安东站、大兴机场站。其中,中铁十二局承建榆安3号隧道2513米的施工任务,该管段跨越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和北京市大兴区。盾构段长2080米,是津兴铁路全线唯一一座盾构隧道,也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中铁十二局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盾构隧道穿越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区域,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此外,盾构机施工下穿永定河,地表软、地层变动大、易发生地面沉降。“就像在豆腐里面打隧道。”相关负责人说,为克服这些施工困难,项目团队在推进过程当中严格控制土方压力,设定出土量,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来保证盾构机受压平衡。
“兴安号”盾构机肩负重任。据了解,“兴安号”开挖直径达12.72米,是迄今为止京津冀地区应用的最大土压平衡盾构机,设备整机总长113米,总重量达2600多吨。同时,它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土仓压力、有效地控制螺旋机喷涌,保证盾构机与地下水的“隔离”,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安全。项目自2021年9月开工建设,利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下井组装调试,为盾构机的顺利始发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兴安号”顺利下穿永定河,项目团队制定了详细完善的应急预案。沿途设置了2000多个监测点,加强对掘进过程中各项数据的实时监测,确保盾构机安全下穿。在“兴安号”后续掘进过程中,建设者将采用含有双层密封条的管片,严格控制每环出土量、合理设定土仓压力,及时有效进行背后回填注浆和二次注浆,防范各项风险,确保施工质量。
据悉,津兴铁路建成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天津可实现30分钟通达,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