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497期 >2022-09-07编印

张家湾古镇与大运河历史影像文献调查征集启动
中国摄影的早期实践与漕运文化学术论坛同日举行
刊发日期:2022-09-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张家湾城遗址与通运桥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活动中,专家学者们到通运桥观摩考察。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张丽)传承和发展大运河文化,通州区张家湾是绕不开的一站。昨天,张家湾古镇与大运河历史影像文献调查征集启动仪式及中国摄影的早期实践与漕运文化学术论坛在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举行。

张家湾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腹地,自明清以来一直是京杭大运河北端上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素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孕育了融合运河漕运、京畿、红学等众多领域的独特地域文化。

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张家湾城遗址与通运桥作为大运河上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也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第七批“国保”。这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京杭大运河申遗点和古运河畔的重要景观,也为今人研究运河文化、红学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有着十分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当前,围绕张家湾城遗址与通运桥的古镇规划正在进行,规划充分结合了张家湾古镇区位优势、文化优势、环境优势和发展趋势,提出打造古今记忆交汇地区、漕运文化展示窗口、文化功能融合节点、文化旅游休闲胜地。

为深入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推动张家湾设计小镇精彩亮相,实施张家湾古镇保护工程”相关要求,张家湾镇政府携手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启动张家湾古镇历史影像文献调查征集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征集与张家湾漕运文化有关的历史影像文献,为张家湾古镇建设研究提供珍贵的视觉证据与信息线索,提供严肃的历史梳理和学术支撑,更好地传承延续以大运河为核心延绵不绝的文脉,助力未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当天,还举行了“静湾回溯——中国摄影的早期实践与漕运文化学术论坛”,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徐家宁,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威斯敏斯特大学摄影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安德鲁·戈尔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红楼梦学刊》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胡晴等专家学者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八里桥战役之战场的再考察》《视觉记忆:城乡变迁、影像档案与文化建构》《清代运河舆图中的水与城:从张家湾出发》等多个主题进行发言和交流。

副区长秦涛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城市副中心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轴线,持续开展运河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多形式讲好运河故事。张家湾古镇与大运河历史影像文献调查征集活动是挖掘运河千年文脉,展现通州历史文化风采和文明创建成果的重要文化研究之一,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副中心建设,让通州大运河这张城市名片更优美、更闪亮,让副中心发展更具魅力、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