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491期 >2022-08-30编印

副中心出品运河版“清明上河图”
刊发日期:2022-08-3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1.PNG运河版“清明上河图”——《通州古运河文脉图》。4-15.PNG一组组泥雕描绘了运输漕粮、打坷垃、烧砖、播种、收割等场景。


4-17.PNG图文版百米长卷《大运河文脉示意图》展示了运河沿线风景和历史文化。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张丽

长城一撇,运河一捺,若长城是脊梁,那运河就是血脉,这一撇一捺连在一起就是个顶天立地的“人”字。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延续最久、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运河,是根脉深广、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的结晶和象征。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更成为一张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金名片。那些数不清的码头、官仓、船闸、桥梁、堤坝、园林,蕴藏着丰硕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等待着揭开神秘的面纱。

千年运河源远流长,运河文脉积淀深厚。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八周年,日前,位于漕运古镇张家湾的大运河瓷画艺术馆精心策划的红色精神展和大运河文脉展正式对外开放。被誉为运河版“清明上河图”的《通州古运河文脉图》在此展出,运河两岸丝丝缕缕的烟火气,仿佛就隐于画卷中。


百米长卷海纳中外古今

运河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运河造福着人类,不但养育了两岸百姓,也孕育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

“中国大运河纵贯东中部地区,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由浙东运河、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条运河组成,最早的河段开凿于2500年前。沿途经过浙江、江苏、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8个省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海河、黄河五大水系,从南到北全长约3200公里,堪称一部大地史诗……”王倩是艺术馆的讲解员,每每讲到这儿,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她特别有底气。

此次主要展出两幅长卷,其中《通州古运河文脉图》将近10米,另一幅《大运河文脉示意图》足有百米长,全看下来需要半日。“在这里边听边看,感受运河之美、之壮阔,很难得,非常值得一看。”应邀与友人一起参观的李永生意犹未尽。

这次展出的图文版百米长卷《大运河文脉示意图》以大运河沿岸文化历史为主线策划,置身其间,听着讲解员娓娓道来通州乃至世界的运河历史,观者仿佛来了一场穿越之旅。

《大运河文脉示意图》的策划者王金华是艺术馆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幅长卷将运河沿线风景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描绘出运河之上各种各样的“流动”,有水的流动、船的流动、物的流动、人的流动,还有文化的流动和生命的流动。细细品味,运河两岸生活的画面如电影般徐徐上演……

“中国大运河一路逶迤,翻山越岭,将祖国南北贯穿一线,留下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一笔。《大运河文脉示意图》展示了运河沿岸乃至更广阔的流域范围内积淀的鲜明地域文化,绘制这幅长卷正是为了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大运河历史和现实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更自觉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王金华说,运河哺育了两岸的生灵,两岸儿女渔樵耕读、繁衍生息,使运河的灵动与人的灵性一脉相承。悠悠运河水,浓浓赤子情。大运河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两岸人民的文化传承和灵性传递。

按图索骥,从始建于春秋时期的中国大运河开始,一路从宁波沿大运河北上,过余姚、绍兴。据图中介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始于夏朝,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余姚始于虞舜,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代表性遗址。沿途还介绍了杭州的六和塔、绍兴的鲁迅故居、扬州的文峰塔和沿线名人以及七大钞关等。

“为了让大运河风情更形象,我们在长卷的下方还展出了一组组泥雕,这也是特意开辟的运河风貌沙盘展区,描绘了如运输漕粮、打坷垃、烧砖、播种、收割等场景。雕刻师傅对泥人细致刻画,表情不同,惟妙惟肖,能更形象地展示运河沿岸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王金华说。


十米长卷诠释42公里大运河通州段

百米长卷走到尽头,全长186公里北运河的最后一站是通州。通州的20多个村庄以及通州八景、密符扇、燃灯塔、潞河驿、漕运古镇张家湾等都有提及。通州段运河场景没看过瘾?没关系,接着展出的另一幅10米画卷,就是被誉为运河版清明上河图的《通州古运河文脉图》。

中国数千年绘画史,丹青无数,《清明上河图》可谓个中翘楚,画中684个人物、95匹畜牲、122座房屋、29艘船只、20多家店铺、15辆车、8顶轿子,事无巨细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这里展出的《通州古运河文脉图》是手绘原版,全长9.5米,高2.5米,画中展示了通州八景、依河而建的128个村庄、850多个人物、58艘船只、大小码头16个、河流9条、民间艺术7种、庙宇5座、驿站2处及运河沿岸多处名胜古迹。该作品是该馆艺术团队集体创作两年完成的。

画中还有一段很显眼的黄色河流,王倩说,这是一段200年前的运河故道,也叫老河底,是查看文史资料和实地走访后才知道的。“当年这段河道直接到张家湾码头,可见其重要。”

“创作《通州古运河文脉图》时,为了更精确地展示大运河历史,团队从深秋到仲夏,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大运河流经的多处古迹,还组织多位运河专家深入沟通交流,修改上百次,可以说这幅图最大化还原了当时通州古运河的面貌,比较严谨和准确。”艺术馆馆长、绘画主笔萧宝歧说,与运河有关的萧太后河、运潮减河等9条河都可以从画中找到。画中850多个人物,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每个人物的表情各异,有欢喜的、有生气的,还有正在使劲的,因为每个人物所在的场景不同,表情自然不同。

王倩特意指出了“开槽节”在画中的位置:“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是开槽节,开槽节十分盛大。公祭仪式完成后开始民祭,这边是蹲踞的狮子在钹鼓、鞭炮声中翩跹起舞,雄狮追逐绣球在坝上下翻滚,母狮带领小狮过坝、戏水。那边是专业‘脚行’扛夫组成的‘双石会’急速登场,单臂举石锁、仰卧蹬磨盘、叠罗汉、耍石礅,演到高潮时,一个彪形大汉会双肩两腋各扛夹一袋粮食,民间传说有神附体,故有坝神之说。”

《通州古运河文脉图》特邀书法家孙敦秀和漕运三部曲的作者、作家王梓夫题字:“《通州古运河文脉图》的绘制解释了京杭大运河通州段神奇的过往和变迁,让我们把目光伸向更加悠远的岁月,大运河流经通州虽然仅有42公里,却展现出祖先的伟大智慧,是一部书写在通州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大运河是一首歌,只有静心聆听,才能感受优美的旋律;大运河是一杯酒,只要细细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滋味。愿以《通州古运河文脉图》与大家一起品味古老文明的大运河。”

据介绍,大运河瓷画艺术馆6000多平方米,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瓷板画2000余件、瓷瓶艺术品3000余件、陶艺雕塑3500余件、运河类书籍2500余册、通州记忆(老照片)数百张及农耕文化收藏品500余件,是北京目前最大的瓷画展示场所。

除了新推出的运河文脉图展厅,艺术馆还有名家瓷板画、大运河风情、农耕文明等五个展示厅可以参观。馆内还设有多功能演播厅、运河书院和瓷画烧制车间。

“欢迎大家来大运河瓷画艺术馆领略运河的水工智慧、民营民生,感知独属大运河的魅力。”王金华认为,大运河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前他们所做的一切,是要通过保护文物、梳理文脉和传承文化,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让运河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活起来”的文化才能升腾于大运河之上,将古老灿烂的文明融入高楼林立的大都市,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