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460期 >2022-07-18编印

古塔凌云重现运河北首
刊发日期:2022-07-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1.jpg

通州八景之一的“古塔凌云”重现运河北首。截至目前,燃灯塔下,以文庙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已经修葺完成。经过数年的整修恢复,文庙规整的格局再次重现。漫步在青砖红墙之间,几百年聚集而成的气韵扑面而来。

恢复格局

时间退回到2014年。彼时,燃灯佛舍利塔已经出现歪闪,而占据古塔下方建筑群的工厂和民房虽早已腾退,但留下一片狼藉。这一年,古建筑群的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根据曾经的建筑遗址和古代《学宫图》逐步恢复文庙等古建格局。

翻开乾隆年间的《通州志》,第五卷中有关于文庙的详细记载。其中不仅有文庙的建成年代与建造过程,还列出了当时文庙的所有建筑以及数量,此卷的最后一页则是乾隆时期的文庙构造图。对比如今文庙的建筑,经过工匠们数年的修缮和重建,以文庙为核心的古建筑群已经基本重现当年的格局。大部分建筑都在原址重现。

文庙的正门叫棂星门,走进此门,一座泮池映入眼帘。依照文献记载,泮池上新建的三座泮桥用汉白玉制成,相传这是文人进入文庙的必经之路。泮桥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乡贤祠和名宦祠,乡贤祠内记载着本地人士中品德、学问皆被推崇的人,他们去世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名宦祠则是祭祀地方官宦的配殿,供奉历朝历代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政绩突出的外籍官员。两侧建有普通官吏拜谒孔子前歇脚整装的东西朝房。

穿过棂星门正对面的戟门,巍峨的大成殿映入眼帘。对于历代文庙而言,大成殿都是核心建筑。据史料记载,大成殿在唐代称文宣王殿,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此处是供奉孔子及其弟子牌位的地方,孔子的牌位在中间,四配和十二哲则在两侧。”文庙内的工作人员说。

大成殿前是一片开阔的正方形广场——杏坛,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为士林所称颂。进而又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列入文庙的建筑体系之中。大成殿两侧是东西庑房,这里是奉祀孔子杰出弟子及历代贤明学者的神位。据记载,唐朝时东西庑房内有神位20余个,到民国时增至150余个。东西庑房内原供奉着儒家学者的画像,金代改为塑像,明成化年间一律改为木质牌位,供奉在一座座神龛中。

文庙的西路建筑也已经重建完成。走进文庙西路,正对面的建筑是明伦堂,此处曾是通州第一所书院通惠书院的办学地,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由巡按御史阮鄂创建。1564年,知州张守忠将书院改建为州学明伦堂。明伦堂身后还有学正署和训导署。

负责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技术维修的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技术维修负责人郝宏伟告诉记者:“如今文庙的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内部的格局是根据乾隆时期的北京地图、《通州志》中的文庙图还有部分老照片重修的。每一处建筑的位置、形状都有史可查。”

郝宏伟指着大成殿旁边的圣训亭介绍,修缮文庙时,圣训亭已经不见了,地基也没有找到。根据《通州志》的记载,圣训亭就在大成殿西侧,但是具体位置和建筑外观却始终无法确定。“后来我们找到一张在西庑殿旁边照的民国老照片,发现如史料记载,圣训亭确实在大成殿正西,外观也看得很清楚。圣训亭四四方方,只有一个朝南开的门,其余三面没有窗户。这才最终确定。”说起破解这一历史难题的机缘,郝宏伟还难掩兴奋之情。

重建文庙

2014年,文庙西路建筑修复正式开始。

上世纪五十年代,文庙的所在地是一片厂房和民房,各种无序的私搭乱建破坏了文庙的格局。到了本世纪初,拆违腾退完毕后,工作人员对大成殿、棂星门等中路建筑进行了初步修复,可是以明伦堂、学正署为主的西路却没有动静。郝宏伟回忆,当时文庙西路到处是渣土和垃圾,最高的垃圾堆有十几米高,连电线杆都看不见。工作人员从清理垃圾开始,前后一周清理了上万立方米的垃圾。

现场清理干净后,只剩下大成殿、佑胜教寺、紫清宫、燃灯塔等建筑。手里握着乾隆年间的北京地图,也有《通州志》等资料做辅助,施工人员决定先从地下开始。

文庙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朝的修复和扩建,地下深埋的地基就是重建的基础,然而地面开挖时遇上了难题。当年的地基显露出来后,一起出现的还有错综复杂的地下工事。如今西路的头门和二门之间成为防空洞的入口之一,后期施工方经过协调将该入口封堵,但是像蜘蛛网一样的防空洞对古建仍存隐患,如处理不当,后期可能发生雨水倒灌等情况。面对这些难题,工人们打开防空洞从中架设地梁再加以修缮,支撑古建。

地下问题不止这一处。在寻找西斋房的地基时,现场还发现了一个深六米宽六米的大坑,据此判断此处曾有一座冷却塔。如果不将大坑填埋,西斋房无法复建。经过协商,施工方用传统的三七灰土一层一层地夯出地面。

复建古建筑会用到传统材料,三七灰土就是其中一种。这是由石灰、黏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具有较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公元6世纪时,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墓封门前地面即是灰土夯成。

为使复建后的建筑更有历史味道,文庙及周边古建筑的地面和建筑本体的墙面都用到了青砖。古建大多使用青砖建造,其制作工艺比红砖复杂,抗风抗寒能力也比红砖强,更加坚固。

青砖用上了,红色的光油也不能少,两者搭配更具历史韵味。古代建筑的红色墙面大部分使用光油,文庙西路建筑的墙面至少抹了三层光油,晾干后防水防潮的性能一点儿不比油漆差。

修复古塔

文庙西路修复时,每天在工地忙前忙后的施工人员发现,不远处的燃灯塔似乎出现了倾斜。经过通州区文物所与专业机构的测量,最终发现燃灯塔向东南方向倾斜了7度。

燃灯塔的修复工作开始于2016年,当时距燃灯塔前次大修已过去了整整30年。再次站在燃灯塔下,人们发现塔身和周围鸽子特别多,部分瓦片松动,有些已经崩裂,瓦面上也布满了鸽子粪,有些瓦片的缝隙里长出了杂草。且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悬挂塔铃的椽子和塔檐也已糟朽,部分椽子已经挂不住塔铃,塔顶的吻兽也出现损坏。

修复燃灯塔先从搭建脚手架开始。没想到这就是第一个大难题。

燃灯塔高近60米,脚手架也要等高。为最大限度保护古建,本次修复规定燃灯塔与脚手架不能发生任何接触,架体的稳定性就成了关键问题。最终工人们决定在脚手架外架设缆风绳,并在周边的地上打地锚,最大限度稳定脚手架。搭建完成的脚手架距离燃灯塔有20厘米左右,工人可以通过踏板往返于架体和燃灯塔。

郝宏伟介绍,随着时代发展,古建修复的理念和技术在不断更迭。此次古塔修复就是通过传统工艺和材料,以修复和重现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做更换。

修复首先要让燃灯塔重现本来面貌。1986年大修时,白色涂料覆盖了塔身的雕塑、力士像、斗拱等部分。这次施工人员用工具一点点磨掉原来的白色涂料,露出里面的青色主体。听上去简单,但对于用力轻重、打磨方向都有严格要求。比如燃灯塔一到四层每个椽子下方的泥塑力士像,其铠甲鳞片、飘带等细节都刻画得十分生动,清理时需要非常精细,要用到不同工具,把雕塑纹理上的白色涂料一点点地抠下来。

对塔身瓦片,则更多的是修复和加固。施工人员用青灰、白灰、麻刀等材料重新加固。对于必须更换的瓦片,则根据尺寸订购青瓦。

修补塔铃的工程量更超出想象。

塔铃是“燃灯七绝”之一,其数量更在中国古塔范围内少有。为了彻底修复,人们取下塔上所有塔铃,每一枚都详细记录所在的层数、悬挂地点的朝向以及位置,修复后原位悬挂。

燃灯塔上的塔铃每一枚都不一样。据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现今北京平谷区域内发生地震,燃灯塔遭受严重损坏。后期修复中,各路民间捐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捐款来源就记录在了每一枚塔铃上。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侵略者的枪炮对准了塔铃。有的塔铃被击落了,有的塔铃留下了弹眼。

此次修复,对部分残破塔铃根据其形状、重量,制作模具重铸。同时,为达到风吹铃动的效果,塔铃里的铃锤一并重做。

塔铃取下后,塔檐和椽子的修复也同时进行。

塔檐和椽子的木料大多为松木,有些塔檐的松木只是出现了裂缝,施工人员就根据裂缝大小制作木料填补;有的塔檐糟朽严重,就加装铁箍,让其可以承受塔铃的重量。

燃灯塔的整个修复工程,就是让燃灯塔本来面目重现的过程,每一步都体现了工匠们对历史的尊重。不过在修复过程中仍有遗憾,燃灯塔一到四层分布着几尊力士像,其中大部分力士像均损失头部。工匠们也想过重塑头部,但是头部的大小、上面的装饰、面部表情等细节无法确定,最后只能放弃。

如今,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已基本修复完毕,虽还未开放,但不少来西海子公园散步的市民都喜欢站在栅栏外拍摄,憧憬着文庙等古建筑修复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