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副中心要初步形成具有副中心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地方实践,基本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格局。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近日发布。
到2025年,副中心要初步形成具有副中心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地方实践,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绿色发展新优势。
总体目标
国土空间更优化。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控制区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36.5%。
生态环境更优美。空气质量稳步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力争达到32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控、市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北运河重要时段重点河段水质达到Ⅳ类,水生态健康持续向好;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大于95%;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不断提高,力争达到65。
资源利用更高效。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30.83万吨标准煤以内,用水总量满足市控要求,碳排放总量达到市级要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排放强度达到市级要求,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达到20%。
城市治理更精细。环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600吨、610吨、5320吨和405吨。生态环境更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理念更深入,公众对生态环境更满意,城市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健全。
区域协同更深入。以保障副中心建设为目标,携手津冀实现交通运输结构、产业结构更优化,生态环境联建联保联治更深入,重点地区联合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将副中心打造成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关键词
●发展低碳
面向碳中和愿景,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关系,主动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坚持生态引领,深入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副中心发展新模式,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生态宜居
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健全生态保护制度,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的目的。到2025年,生态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稳步提升。
●空气清新
坚持PM2.5和臭氧(O3)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水体清洁
全面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提高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水平,加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贯彻落实河长制,构建全流域、全过程、全口径的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持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建立常态化生态调水补水机制,全力推进北运河(重要时段重点河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国家和市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围绕北运河、潮白河、通惠河等河流水系,打造开放乐享、水清岸绿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土壤安全
以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完善支撑保障体系等五方面为重点,构建现代化土壤污染防治治理体系。
●民生保障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切身关切的噪声、固废等问题,加强民生保障,健全完善环境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光污染防治。
●绿色协同“桥头堡”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为契机,与津冀地区共同推进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整体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水平。以京秦京津两条绿楔、北运河—潮白河生态绿洲建设为重点,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完善合作机制,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制度,深化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保联治,加快形成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
规划亮点
●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
引导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以建材、工业涂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培育生产技术工艺先进、治污水平高、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工厂。大力推进智能生产力提升工程,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开展智能制造提升。支持企业沿智能制造的价值链突破。
●产业园区集群循环化改造
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内产业原料互供、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通过源头管控、工艺升级、末端治理等手段,督促重点行业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并逐年减排。
●低碳清洁能源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使用,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太阳能等为辅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加快布局地热泵、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系统在重点领域、区域的规模化开发和高效利用。到2025年,全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应用,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热泵在城镇建筑、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领域的融合和利用;加快分布式光伏应用,力争新建建筑全覆盖。
●多能互补供能体系示范
以城市绿心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为中心构建区域多能互补供能体系,在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形成近零排放试点,推动城市副中心绿色能源示范区建设。
●公共建筑全面开展节能改造
结合老城“双修”,对老旧小区等存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发展绿色农房,推进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所有新建建筑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出行体系
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慢行交通、立体步道网络系统建设,持续完善绿色出行体系。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建成站城一体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和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同步推进城市航站功能建设,到2025年初步形成“一环六横四纵”的轨道交通格局。推动机动车结构向节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加快“油换电”步伐。构建安全、连续、舒适的步行系统,沿河、沿绿、沿路建成1500公里的自行车和人行步道。完善大运河健康绿道系统,全域绿道总长度达到600公里。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80%左右。
●打造森林环抱的绿色空间
建设森林城市,持续完善“一心、一环、两带、两区”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持续提升城市绿心绿化品质,建成万亩城市绿肺;基本建成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的13个公园;打造东西部生态绿带和南北生态廊道控制区,全面建设9个乡镇景观生态林。到2025年,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5%。
●完善生态廊道体系
完善交通干线和河流绿道网络,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完善大运河健康绿道系统,到2025年,全域绿道总长度达到600公里。
●加强河流湿地治理与修复
以建设和恢复小微湿地为主,逐步恢复滨水空间自然形态,因地制宜保护恢复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京津冀区域协同保护和建设
着力扩大区域生态容量,共建京秦京津两条绿楔、北运河—潮白河生态绿洲,构建绿色生态廊道,进一步加强通州区与北三县之间的生态协作治理。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布局城市发展格局与规模、产业发展规模与格局,加强开发强度统一管控,统筹构建京津冀生态安全格局。
●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
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提高城市绿地在缓解大气污染、热岛效应、滞纳粉尘、提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建设生态化公园绿地。到2025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
●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积极推广“昆虫旅馆”“本杰士堆”等生物多样性提升设施。
●有序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构建VOCs(挥发性有机物)环境质量监测网。利用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建设VOCs热点网格系统,有效识别VOCs高值区,精确指导VOCs治理。采用走航、热点网格等方式,探索建立溯源查处、快速处置的VOCs监管模式。推进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加强人为源VOCs排放管控。深化重点行业VOCs全流程管控,定期动态更新VOCs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确保VOCs达标排放。
●强化施工扬尘规范化管控
推广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及典型标段扬尘管控经验,致力打造成“花园式工地”。鼓励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分段全封闭施工。
●提升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管理水平
推广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提高道路机械化作业能力和清扫水平。全面加强渣土运输监管,拓展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范围。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道路(含背街小巷)优于一级道路保洁质量要求。
●加强裸地扬尘污染防治
动态更新裸地台账,采取绿化、生物覆盖、压实、硬化等措施,分类施策,动态整治,实现裸地扬尘问题的动态清零。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屋顶绿色化示范工程,打造国际花园城市。有效推进农村裸地、撂荒农田、季节性裸露农田扬尘治理。
●保障供水水源安全
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定期监测、评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健全农村水源保护巡查制度。
●升级改造城市治污
推进城区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提升全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大再生水利用配套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扩展区新(改)建再生水管线建设,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循环利用。
●推进生态水网建设
营造亲水宜人滨水环境。推动水网连通循环,维护河流合理生态流量。持续实施水网工程建设,完善“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水系格局;完成城北水网一期、两河水网一期工程,加快实施城北水网二期工程、两河水网二期工程,推动实施城南水网台马片区、漷牛片区及于永片区内的骨干沟渠水网工程建设。
通过水网建设实现温榆河、北运河、凉水河等重要补水河道与水网片区内沟渠有效连通和循环流动,改善乡镇水环境,实现全域河网水系连通。
围绕北运河、潮白河、通惠河等重点河流,打造开放乐享、水清岸绿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实施萧太后河(通马路桥—京哈高速、东六环—凉水河段)、通惠河二期、玉带河、港沟河等骨干河道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态型河岸、滨河绿地、重要河流水生态自然修复带及生态湿地等工程建设,持续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实现森林和山、水、城、田、湖、园、村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平原区“无界森林”。加强平原区森林抚育,提倡近自然林地管护,提高林地生态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水平。
●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
强化固废管理,加强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无废”城市。到2025年,全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副中心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