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经纬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正在全力创建京城东部首个5A级景区、城市副中心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记者从通州区园林绿化局获悉,该局正在为其绘制VI文化基因图谱,破解大运河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密码”。
“基因图谱”本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与景区建设有什么联系?“这个名称主要是基于项目的系统性,它既有别于‘历史文化研究’,也不能简单归之为‘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实质上是对通州文化、运河文化、景区元素的系统挖掘和可视化‘转译’工作。在历史文献研究和图片梳理的基础上,提取具有文化创新价值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再将这些文化符号分级分类,把文化的抽象概念转化成可视化图谱,最终形成一套准确、完整、实用性强的视觉识别系统。”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野解释说。
此前,张野团队曾为北京动物园和皇家园林圆明园绘制基因图谱。圆明园的大多数文创产品和北京动物园南门外售票处的动物形象,均来自基因图谱。
记者从通州区园林绿化局获悉,景区VI文化基因图谱正在紧锣密鼓设计中,主要从八个方面开展,涉及植物图谱、鸟类图谱、桥梁图谱、建筑文物、景区图谱、地图图标、通州八景及文创地图(重绘《潞河督运图》)。目前,已设计1000余个,并在不断补充。
图标、图案和图像,是基因图谱的主要形式。张野告诉记者,所谓图标,就是相对信息量较低的图形,这种形式一般用于手机APP的标识、导向系统图标等简约化设计需求情景。图案则更复杂一点,需要一个“转译”的过程,比如将漕运古图转化为风格更简洁和现代的矢量图,使其能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尤其可以大幅度提升景区门票、邮票、画册等设计作品的品质。
相对于图标和图案,图像工作则更偏重遴选和梳理。“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挑选出更有价值的图片,比如能代表各景区的风景摄影作品。”张野介绍说。
目前,设计团队正在依据景区文化要素绘制基因图谱。景区中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如国槐、芦苇、荷花和各种鸟类,为人熟知的地标性古建,如燃灯塔,新晋网红打卡地千荷泻露桥,还有见证城市副中心这座“千年之城”拉开城市框架的大光楼、观景台等,都将在研究团队的手下呈现出新面貌。
“这些基础图标经过组合后,可以形成多元的衍生图案,如燃灯塔与周围古建筑群、通州八景、漕运码头等场景,经过平面设计,可产生多元的视觉作品,风格更为现代,非常适合应用于文创产品。”张野表示,团队现已开发了120多项碎片应用,基本涵盖了景区内容,便于景区的视觉管理。
古图用现代设计语言“转译”,听起来很神奇的过程,具体如何操作呢?张野举例解释,比如设计团队将展示运河周边繁忙漕运景象的《潞河督运图》重新用现代设计风格绘制,把一些写实的部分抽象化,并依据当代风格重新配色。粗略估计,仅仅这一张漕运古图上就有建筑516个,船只64艘,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物。
当然,图谱不光是为了好看,更大价值在于应用。“尤其在文创产品开发角度,这种新型图更易产生市场价值。”张野说,这些图谱的创建具有高效率、高标准、广域性和兼容性4个优点,不仅为景区提供了一套系统规范,为5A景区涉及视觉的相关软硬件建设提供全面支持,后期还可以建立资料库平台,开放给各个设计院,用于二次开发。“比如将古图做成矢量图,可以无限放大、缩小,不受原图的限制,应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张野说。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表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VI文化基因图谱的各项成果将与创建5A景区同步亮相。“立项原则以创建5A景区为导向,但绝不仅限于5A景区的创建,而是要为城市副中心和运河文化打造一个系统化、规划化、具有通州原创知识产权的视觉识别体系。这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作,具有示范效应。”
相关新闻
十四位专家建言副中心创建5A级景区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大运河两岸风光旖旎,漕运码头将再现市井繁华……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创建首个5A级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日前,来自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十四位专家学者、艺术家泛舟运河之上,以提炼大运河文化符号和创建5A级景区为研讨主题,建言献策,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注入“文化之魂”。
“燃灯塔景区历史上三教合一的说法不对,光绪时期,文庙和佑胜寺隔着街呢!还有玉带河大桥,其实叫上营大桥!”陈喜波接着说,“因为连着玉带河大街,所以老百姓就把它叫成了玉带河大桥。这很有可能误导外来访客认为北运河是玉带河。因此要加强细节考证,要做到去伪存真”。
陈喜波是中国地名学会理事、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研究运河文化近20年,在研讨会现场他直接指出错误,提出围绕景区做设计要注意鉴别民间存在的部分错误说法。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旅游设计分院院长汪震铭点点头,表示同意。“我也有个疑问,镇水兽是北京独有吗?据我所知,镇水兽最有名的是在黄河……”话音刚落,坐在旁边的北京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艺术批评家吴鸿扒拉一下他,说:“对,我一会也要说这个问题,我在苏州也见过!”
有关大运河文化符号提取的问题,打开了专家们的话匣子,大家纷纷加入讨论,好不热闹。不同于以上两位教授的观点,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认为,“龙有九子,各有不同”,镇水兽有很大设计空间。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福牛乐乐”设计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也肯定了镇水兽辟邪趋吉的意义。
“不是不能用,而是要避免同质化,提炼精髓,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的IP文化。”陈喜波也加入了讨论,他举例,运河龙灯是通州区大运河畔特有的传统龙灯,一般龙灯多为红色或黄色的龙,龙头为圆形,而运河龙灯为方头,且为蓝色,特色鲜明。他认为,文化符号的提炼和创作要十分突出地域特征,正如“一枝塔影认通州”一样,具有高辨识度。另外,民国《通县志》记载:“潞鲤、普鸭为通县名产”,这些意象也可为文创作品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场专家纷纷点头,在这一点上形成了共识。
随着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大运河缤纷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将被打造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目前正在创建5A级景区,预计7月底亮相。
针对打造什么样的5A级景区,专家们各抒己见。“户外景观不必刻意做旧做古,景区建设要符合现代人审美,打造年轻化、艺术化的时代地标。”吴冠英说。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北京赛区、八达岭高速延庆出口,高达26米的“冬奥之光”雕塑作品尽显气派,永久留存,这件作品的设计者就是刘恒甫——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故宫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曾荣获中国最佳主题公园奖。他认为,景区要成为“顶流”,必须有标志性景观和鲜明主题。“5A级景区和传统公园不一样,有游客才能带来人气和财气,不同于故宫等历史名胜以及黄山等自然名胜,大运河5A级景区创建的定位应落到创新名胜上。”
针对这个话题,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吴鸿有感而发:“宋庄正在聚集最优质的艺术资源,未来根据景区的承载力,可以引入宋庄艺术资源,甚至发动国际艺术家为景区打造沉得下来、记得住的艺术地标,彰显国际范儿。”
“创建5A级景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公园是场所,景区是场景,从公园升级为景区,将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体验。”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介绍,本次活动为创建5A级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收集有效指导信息,下一步将根据专家建议对现有方案进行调整,在运河两岸“颜值”再提升的基础上,实现文化韵味的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