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451期 >2022-07-05编印

95%降雨就地滞蓄渗透
副中心130余万平方米“海绵”彰显生态红利
刊发日期:2022-07-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冯维静

2-1.jpg

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小区建设,改善了雨天积水问题,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图为后北营家园小区。记者 唐建/摄

7月3日2点至11点,北京城市副中心经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全区平均降雨量达大暴雨量级,局地特大暴雨。虽然此次暴雨来势汹汹,但全区经过海绵改造的130余万平方米区域内,几乎未产生明显积水,市民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海绵城市”的成效:积水少了、景色美了、路面排水顺畅了。

区海绵城市监测体系与管控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本轮降雨海绵改造小区的雨水外排比例平均为12.1%,意味着87.9%的降雨径流已通过海绵设施原地渗透和滞蓄,没有外排到市政管网,大大降低了暴雨期间区域内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同时,各市政排水分区末端排口外排总量比例平均仅为5%,这说明经过海绵城市改造后,各排水分区有95%的降雨被滞蓄和储存,没有外排到末端的河道,极大降低了河道行洪压力、缓解了河道水质污染问题。

“原来下雨必须穿雨靴,现在小雨不湿鞋,穿皮鞋都可以,雨一停,地面就没有水了。”昨天上午,紫运南里二区居民蔡章华在雨后的小区散步,小区内草木茂盛,绿树成荫,蜿蜒的步行道曲径通幽,道路两侧分布着一个个小型的雨水花园。由于刚刚下过雨,树叶上还沾着水珠,但人行道路面并没有积水,不少居民正在悠闲散步,还有一些老人带着孩子在雨水花园附近玩耍。

紫运南里二区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通过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等方式,对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不仅大大改善了雨天积水等问题,而且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整个小区都是透水铺装材料,选用的花草也抗旱涝。鹅卵石是可以沉淀和净化水质的,绿地和小区广场也做了倾斜角设计,方便分散和收集雨水。”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陈博现场给记者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取来一桶水泼到小区的透水铺装上,刚泼下数秒钟,水就被地面“喝进去”大半,十几秒钟后,地面上的积水已经无影无踪。从2019年建成至今,小区内的“海绵城市”已经经过了四个雨季的检验。

据了解,2016年北京市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区位于副中心核心地带,面积19.36平方公里,试点区域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道等都要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建设。经过5年多的建设,试点区19.36平方公里范围内上百个海绵城市项目建成落地,利用人行透水铺装、停车场透水铺装、绿地等自身的渗透和过滤能力,从源头减少径流,净化初雨污染,让降雨渗透到地下,涵养地下水源;同时用“滞”的手段延缓雨水排放,就是利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滞留设施让雨水在其中滞留,提升土壤含水量,实现降雨径流的全部吸收净化,同时减少绿地浇灌用水,达到消减降雨径流的目的。利用建设调蓄池将超出渗透和滞留的雨水进行储蓄并加以利用,如将储蓄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或者道路冲洗。通过对雨水进行一定量的调蓄,起到了延缓市政管网排放洪峰的目的,减小了市政管网压力,减少了由于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导致的溢流问题。通过对试点区内20多个老旧小区、6所学校、6处公园广场,总面积130余万平方米的全面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惠及4万余居民。通过海绵设施与景观环境的充分融合,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居民满意度和幸福度明显提升,让越来越多居住在副中心的百姓享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

在既有建成项目的基础上,区海绵办同步完善了海绵城市监测和管控平台,对试点区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以及调蓄池、透水铺装、渗井等典型海绵设施和建筑小区的外排口、市政排水管网的末端入河排口等进行实时监测,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定时定量考核。

根据规划,到2022年年底,35%的城市建成区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预计“十四五”末,城市副中心50%的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届时,副中心防洪排涝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初步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