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451期 >2022-07-05编印

实景三维“云踏勘”助力六环高线公园方案设计
刊发日期:2022-07-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地下,东六环路入地工程轰鸣掘进,地上,贯穿城市副中心南北的高线公园设计正酣,根据副中心控规,一上一下两大重点工程将彻底打通断头路,“缝合”割裂的城市空间。日前,六环高线公园不仅启动了国际方案征集,在踏勘阶段更是采用了“云踏勘”的实景三维信息化手段支撑规划设计。这也是“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北京试点中的一次实地应用。

记者从副中心管委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自今年4月东六环高线公园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以来,收到了来自美、英、德、法、荷兰、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家设计单位的报名申请。目前,已确定14家应征团队正式参与方案设计,其中包括多位院士、大师及国际知名设计团队。现场踏勘是方案征集和开展设计的重要前提,但因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开展。为此,副中心管委会与市规自委突破固有思维,创新性地应用实景三维信息化手段进行“云踏勘”,正式拉开了高线公园方案设计的序幕。

支持高线公园“云踏勘”的技术来自于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吕扬介绍,该技术基于新型基础测绘实景三维成果,形成“云踏勘”数据产品,包括实景三维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360度环视全景图和模拟航拍视频。仅仅通过小屏幕,设计单位即可宏观看关系,微观看细节,随机切换视图自由看现场。

双击文件包,播放里面长约20分钟的实景视频,总长度约14公里,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串联城市副中心10个组团及多个重点功能区的六环高线公园“一眼万年”:从北向南看,宋庄艺术创意小镇正加速崛起,路县故城遗址开展抢救性保护并将变身遗址公园;从南往北看,张家湾古镇和文旅区生机勃发,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朝气蓬勃;从东往西看,行政办公西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塔吊林立;从西往东看,大运河烟波浩渺,京冀握手通航在即……其中,既有大跨度、多视角的宏观影像,也有关键节点的实景三维模型,设计单位可自主浏览、漫游、旋转,反复推敲。

工程师随便从屏幕中“拉”出一个节点向记者展示:在副中心站-路县故城节点,画面清晰显示出东六环、京秦铁路和玉带河大街的立体交叉。

参与六环高线公园上位规划编制的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副中心分院副院长于润东解释道,现状东六环自南向北从玉带河大街和京秦铁路桥下穿行而过,而规划上,玉带河大街将原来的上跨六环“落位”到地平面,六环“高线公园”将上跨玉带河大街,北段则保持下穿京秦铁路。不需要过多说明,设计团队便能通过三维实景图和规划图的比对,任意角度直观了解现状空间的层次关系。

“此次‘云踏勘’所用数据在清晰度和精度上都远高于以往的测绘数据。这种方法不仅让各家征集单位尽快了解六环高线公园现状,还满足了设计团队对基础数据的刚性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工作方法的创新!”10组团责师、清华同衡项目经理王康说。

据悉,此次“云踏勘”也是“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北京试点建设过程中的一次实地应用。

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明确指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2021年6月,经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北京成为10个国家级新型基础测绘试点之一,目前正在推进建设智慧城市V2.0,并将构建全市统一的时空基准底座。结合国家试点工作,预计本市将在2024年前初步构建“真实精准、分级分类、动态更新”的“实景三维北京”。

市规自委国土测绘处一级主任科员李凯进一步解释道:“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可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时关联互通,因此真实准确。此外,从规划角度看,国土空间规划、市级总体规划、片区规划、城市规划、建筑规划都依托于不同维度的测绘数据,分级分类建立实景三维数据模型,将为各层级规划提供支撑。未来,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实体类别,测绘数据和衍生品也将实现动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