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热点总第447期 >2022-06-29编印

五年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基础设施领域加快突破
刊发日期:2022-06-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6-6.jpg城市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正在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对外交通体系逐步构建;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资料图)

6-5.jpg通燕高速燕郊西出口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正在加速。(资料图)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曲经纬

雄安新区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永定河170公里河段25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互联互通通航……昨日,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过去五年,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北京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全力推动减量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城市发展正在实现深刻转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基础设施领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机场是航空运输和城市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五年来成就显著。大兴国际机场顺利建成投运,让北京迈入了航空“双枢纽”时代,京台高速、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京开高速拓宽工程建成通车,大兴国际机场外围骨干交通已全面形成。

五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更加畅通,京张铁路延庆支线开通运营,保障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京雄城际全线建成通车,北京至雄安新区旅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北京朝阳站投运,京哈高铁实现全线贯通,京雄商高铁、京唐城际正在加快推进,加强本市对外交通联系;丰台火车站正式投运,成为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百年老站焕发新颜,北京进入“七站两场”交通发展新时代;轨道交通平谷线加速建设,未来开通后,将实现北三县、平谷区首次接入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进入1小时交通圈。

公路建设也交出了高分“成绩单”。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大兴段)全线贯通,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3条“断头路”全部打通;京礼高速建成通车,保障冬奥会外围交通畅通;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西延及东延段建成,将实现北京与雄安新区1小时快速直连;国道105、宋梁路北延、通怀路三期等普通公路建成,国道109新线高速、京雄高速(北京段)、承平高速正在加快建设,北京对外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也实现了协同发展。“以水开路、用水引路”,永定河成功实践生态治水,永定河市内干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面开工建设。2020年,春季生态补水使北京市境内永定河170公里河段25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2021年,实现永定河治理段河道全线通水,河水奔流入海。

城市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正在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广渠路东延地下道路开通,广渠路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加强了城市副中心与核心区的交通联系;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京哈高速拓宽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城市副中心对外交通体系逐步构建;连接北京与大厂县的厂通路已开工建设,通燕高速燕郊西出口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正在加速。

强基础、提品质,北京综合交通水平正在稳步提升。市郊铁路方面,城市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通密线等市郊铁路开通运营,副中心线西延、怀柔-密云线引入北京北站,总运营里程达365公里。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方面,2021年,实现1号线与八通线之间贯通运营,通勤时间平均减少了5分钟,大幅提升运营安全水平。

经过五年建设,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也在提升。为满足学校配套交通需求,北京学校周边春明西路、潞阳大街等工程建成投用;串连起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的城市绿心S路、张凤路建成;为做好环球主题公园配套市政保障,九棵树中路、万盛南街建成通车;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建成开园,副中心绿色生态格局进一步完善。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京津冀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强化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等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保障,推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为首都城市更好运行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