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445期 >2022-06-27编印

解密通航
刊发日期:2022-06-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4.jpg位于京冀交界处的杨洼闸。

4-5.jpg香河与通州拟定3条航线。

4-1.jpg通航段将开展高品质河道治理。

4-3.jpg微信图片_20220626183528.jpg记者 常鸣 唐建/摄


本报记者 冯维静

碧水挽京冀,运河绽新颜。

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通航后,乘船从北京通州顺流直下至河北廊坊,一路水光潋滟、绿海连绵。北京人泛舟游河北,河北人坐船来北京成为现实。在一船游两地的基础上,远期还将实现京津冀游船互联互通。

这也是京杭大运河在黄河以北第一次实现跨省际的水路运输。在这个历史性节点背后,京冀两地参建部门付出巨大努力,其中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让我们走进这62公里京冀运河段,解码通航奥秘。


现场直击

14分钟平稳过闸

上午8时许,随着一声汽笛响起,在京杭大运河和合驿码头,两艘游船满载游客,缓缓离开码头。

河道边,晨练骑行的周边百姓争相拍照。“我们村儿三面环水,东边就是大运河。打小儿就听老一辈说起北运河当年万舟骈集的盛况,今天看到游船从家门口过,特别激动!尤其沿岸还建起了特别漂亮的滨水景观,以后我们遛弯活动也有了好去处。”西集镇吕家湾村民杨忠华和几位村里的老街坊围着运河游船又是录像又是合影,特别高兴。

仪式结束后,承载市民、建设者代表的通州、香河船只分别从通州、香河两地码头相向缓缓驶过船闸。船行水上,景色开阔、平稳安全,很快行至京冀交界处的杨洼船闸前,市民、船闸建设者代表们兴奋地挥舞起五星红旗。北京与河北通过大运河“牵手”成功。

“您已进入杨洼船闸,闸门即将开启,请注意安全。”通州段的游船驶向下游即将接近北闸门时,语音播报自动响起。进入船闸,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转弯操作。游船转了个身,稳稳入闸,长方形的闸室内通过水位调解,船只很快下降1米,顺利出闸前行。

记者掐表计算,过闸全程只用了14分钟。船闸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水务建设管理事务中心高宁介绍,和甘棠、榆林庄船闸一样,杨洼船闸河道上下游存在2米多的水位落差,船闸就像连接器,当有船过闸时,通过闸室内的输水廊道蓄水或泄水,让闸室内水位与上游或下游水位齐平,实现船只平稳渡过落差水面。在船闸施工中,还进行了闸门前河道转角调整,游船经过拐角处时,游客几乎感觉不到转弯带来的不适,能平稳轻松地欣赏沿岸景色。


揭秘船闸

杨洼闸成功打通大运河京冀段最后一个断点

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互联互通,关键就在船闸。左岸为北京,右岸为河北,杨洼船闸是实现大运河京冀地区旅游通航的关键节点工程,也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这个仅用8个月时间建造完成的闸区,也创下了北京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短的纪录。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该局负责实施的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全面完成,甘棠、榆林庄、杨洼船闸等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完工。通航仪式前,杨洼船闸顺利完成带水测试和船舶过闸测试,全面通过系统调试运行。

修建船闸有什么讲究?14分钟过闸怎么做到又快又稳?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船闸设计负责人巩媚一一揭晓谜底。

“考虑到旅游通航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了底板主廊道分散式输水法,在主廊道两边设置了很多小孔,可以加快输水速度,即便在最高水位差的情况下,也能在3.5分钟内达到目标水位。游客不会等得太着急,船体也会比较平稳,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巩媚介绍。

“船闸在南方比较普遍,在京津冀地区比较少见,在北方特殊的水文条件下,也存在一些挑战。”巩媚解释,北运河土体粉细砂较多,极端条件下易发生地震液化。因此,北运河上三座船闸打地基时,设计团队特别设计了碎石振冲桩的工艺来消除液化。通俗地说,就是用设备在土体中打出一个孔,往里“灌石头”。原来松散的土就会被挤密实,形成很多以石料组成的桩体。桩与原地基土共同构成复合地基,消除液化并提高地基承载力。

作为京冀交界处的重要水利设施,杨洼船闸的建成,成功打通了大运河京冀段水路运输最后一个断点,成为京冀协作治理大运河的典范。

古运河建新船闸,科技含量可不少。

高宁指着闸区一侧的灰色平房,“那就是中控室,就像船闸的‘大脑’,电脑系统发出指令可以远程操作船闸启闭”。

杨洼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和闸室内已经实现全景监控。中控室里,全景画界正实时显示上下游引航道及闸室船舶过闸的全过程,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遥控水位调节、开闸门、关闸门等一系列船舶过闸程序。

“遥测监控系统好比航标管理的‘千里眼’。它以特定的标志、灯光、音响或无线电信号等,供船舶确定船位、航向,避离危险。”船闸管理人员介绍。在运河通州段的航道上,已实现运调全流程智能化、船闸运行全过程自动化、运控数据一体化、过闸服务现代化。闸门还设计有监控、视频广播和过闸引导系统,采用先进的激光点云探测和智能灯光引导技术。

京冀交界处,杨洼船闸主闸区三座巨大的船帆雕塑醒目耀眼,说起船闸设计背后的巧心妙用,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杨洼船闸设计总负责人翟明杰一一道来。

在船闸建筑中,运用不同砌筑方法,以灰砖、玻璃、黑钢等低碳材料为主,呈现朴素沉稳、富有变化的现代中式建筑风格。杨洼闸引航旗阵的样式灵感则紧扣“杨洼千帆”的设计理念,配合夜景照明打造变换丰富的门户夜景。而且,阵旗旗杆还结合机电设施增加广播等功能,中岛区设置生态景观,种植北京市的乡土植物,连接上下闸首处增设生态走廊,体现生态门户的特点。

杨洼闸还规划建设约1000平方米生态示范区,设置引航迎宾生态示范区。契合杨洼船闸生态绿舟定位,以杨树为点题树种,新疆杨、银白杨、钻天杨等杨树品种紧扣杨洼特色,并搭配季相色彩丰富,高低落错的乔灌草组团打造运河上的生态绿洲。


游船航线

开设“一短、一长、一夜航”三条游线

京冀北运河旅游通航后航线将如何设置,一直是游客关注的焦点。记者从通州区和香河县分别了解相关情况。


●北京段:

记者了解到,今年游船项目开设“一短、一长、一夜航”三条游览线路,具体线路为:

运河休闲游1号线为短线游,线路长度为10公里,从二号码头出发,经漕运码头后再返回二号码头。游船全程离岸,不登陆码头,航行时长约60分钟;

运河休闲游2号线为长线游,线路长度为30公里,由二号码头出发,经儒林码头或和合驿码头,最后返回二号码头,游船将在儒林码头或和合驿码头做短时停靠;

夜航游线,游船从二号码头出发,经东关大桥、北运河大桥,最后返回二号码头。

不过,需要提醒游客的是,受疫情影响,现阶段京冀通航往来游船还没有完全开放,待疫情防控条件允许后,北京市民泛舟从运河到河北游玩的愿望将成为现实。游船通航时间以“运河奥体公园”微信公众号公告为准。游客可以通过现场或线上方式进行咨询。

目前,结合京冀通航,通州区正在打造相应的旅游产品,逐步提升旅游体验。


●香河段:

目前,香河县与通州区已拟定了3条游船航线。

第一条是通州二号码头至香河中心码头(长航线),途经甘棠闸、榆林庄闸和杨洼闸,全程40公里,行程4小时(单程);

第二条是通州柳荫码头至香河中心码头,途经甘棠闸、榆林庄闸和杨洼闸,全程32公里,行程3.5小时(单程);

第三条是通州和合驿码头至香河中心码头,途经杨洼闸,全程6公里,行程45分钟(单程)。


●船型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运河北京段通航水域有运营船舶90余艘,包括多种类型的小船和自航船舶,全部都是由清洁能源驱动的游船。

大运河北京段内设有大运河沿线一号码头、二号码头、漕运码头、柳荫码头等6座码头。

在北运河通州段漕运码头,电动船、脚踏船、电动摆渡船等多种样式的游船整齐地停靠在泊位上。

乘船顺流而下,可以看到岸边高楼林立的运河商务区,以及东关大桥、玉带河大桥、北运河大桥等风格各异的跨河桥。

游船行至大运河森林公园附近时,还可以看到朱红色的三重观景阁和大片的荷花美景。再过大约半个月,荷花将进入观赏期,500余亩、30多个品种的荷花将成为乘船赏游运河的一大景致。

再向下游,漕运码头、潞河桃柳景区、甘棠闸、榆林庄闸以及沿线村庄美景也别具一番风味。


绿色景观

淤泥制砖铺路 弃土筑山造景


●北京段

伴随着北运河京冀段通航,大运河北京段下游28.7公里的两岸“颜值”再升级。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沿线两岸打造了绿色生态走廊,通过补种绿植花卉、栽种水生植物、增添运河文化元素、建设慢行道等服务配套设施,让市民有船乘、有景赏。

水务部门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的“一轴、两带、两山、十三节点”的运河风景线逐渐形成,筑山造景、山水相望的田园风光成为大运河畔的又一处网红“打卡点”。即北运河水生态蓝轴、左右堤路景观带以及两座山地公园,并将打造13处避险平台和堤路小平台,体现地域文化,建设生态绿堤公园,契合北运河“一河串联”的发展战略。

未来,通航段将开展高品质河道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形成从运河到城市“一岸、一堤、一界”的三重空间层次。

其中,将通过微地形塑造结合防洪堤规划,营造活力生态堤岸“斑块”。梳理整合桥梁功能布局,营造望桥、观桥、趣桥、行桥、觅桥,及以12座码头为主的观桥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道施工和杨洼闸建造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废弃料”绿色再利用,化身动人景观。

其中,尝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河道治理出的淤泥制砖,搭建步道,将产生的700万立方米弃土筑山造景,于河道南北两岸建山。北岸为主山,高37米,次山在南岸,高30米,两山与北运河蜿蜒呼应,营造出山林清流的氛围。


●香河段

北运河自然风光如诗如画,沿岸更是一步一景。在北运河香河段,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鲁家务码头、香河中心码头、王家摆码头、安运码头、金门闸码头。5个码头就像5颗珍珠,串起了香河大运河文化公园,讲述着说不尽的运河故事。十大水上景点和四大陆上景区也将展现别样的运河魅力。

香河县还结合水上航线,打造运河沿岸陆上精品旅游线路。京哈高速香河北出口已被打造成“最美入境门户”,以此为中心,向北直达香河县蒋辛屯潮白河精品旅游片区,向南直通香河城区和以香河中心码头为核心的大运河文化公园。


●京冀携手

京津冀地区正在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京冀两地河道沿线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其中,副中心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承接环球主题公园外溢旅游需求的重要载体,提升沿线景观,打造生态小镇,挖掘特色路线,整合惠民服务礼包。同时,将以燃灯塔景区为起点,以运河文化为内核,有机串联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及三大建筑,构建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

接下来,京冀两地将整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河北香河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资源,以大运河为主线,辐射沿线各地,深入挖掘、保护与传承大运河及其沿岸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采取“点线并举、长短结合、水岸相融”的方式,共同开发包括水上观景、船上商务、岸上漫步、非遗展示、沿途采摘、营地休憩、沿河骑行等“运河游船+”主题游线路,构建大运河(京冀段)旅游带。


时间轴:北运河通航大事记

千百年来,流淌的京杭大运河水八方汇聚,凝结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此次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推动了京冀两地河道沿线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为加快推进游船通航,市水务局、市交通委、市文旅局、通州区政府联合制定了大运河全线游船通航工作方案。

2019年10月,北运河通州段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率先实现旅游通航;

2021年6月,40公里的北运河河道全线通航,河北省廊坊香河段21.7公里同步通航;

2022年6月,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互联互通。

在筹备大运河北京段、京冀段通航的3年建设中,水务部门按照实现游船“通”、体现特色“游”、打造景观“美”三个体系,重点实施了船闸建设、主河槽疏挖、堤防加固、险工护砌、景观绿化、滨河空间提升等6大类工程。


纪录:创造多项“第一”

北京市第一次出现航道和航运;

第一次出现船闸等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

第一次具备水路运输条件;

京杭大运河在黄河以北第一次实现跨省际的水路运输,标志着黄河以北“京杭大运河”通航揭开序幕,将大力带动副中心和廊坊北三县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