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雪柠
一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频发等多重考验,京津冀三地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总体开局平稳,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发展动能继续积聚。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京津冀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万亿元,其中北京、河北分别为9413.4亿元和955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4.8%和5.2%,均高于2020至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天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8.5亿元,同比增长0.1%。
服务业担当区域经济“稳定器”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八载,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和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积聚。
今年一季度,从生产领域看,北京、河北工业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2%和5.8%,天津同比下降0.6%,降幅较1至2月收窄0.9个百分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京津冀三地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5%、1.1%和5.1%。
从需求领域看,高端产业投资表现亮眼,北京、河北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3.7%和33.8%,天津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8.3%和12.8%。消费市场继续恢复,京冀两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0.7%和7.1%,天津降幅比2020至2021年两年平均值收窄1.6个百分点,三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升级类消费品均增长较快。
从民生领域看,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北京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的调控目标内,天津新增就业8.17万人,河北城镇新增就业21.5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人。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630元、14082元和7863元,同比分别增长5.3%、5.5%和6.5%。
冬奥举办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2月,京冀携手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协同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强京张两地在冰雪装备制造、高科技产业、农业等领域合作……冬奥举办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统计,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体育商品零售额增长超3成,河北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2%。税收相关数据显示,河北崇礼和北京延庆的体育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5.2%和68.9%,其中崇礼的健身休闲运动销售收入增长51.3%,延庆赛事组织服务发展较快,销售收入增长1.5倍;同时,受冬奥带动,崇礼、延庆的娱乐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5.4倍和1.6倍,其中游乐园服务增长32.3倍和15.9倍。
从整体发展看,三地高精尖产业持续显现韧性。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8%和6.6%,占全市GDP的比重均接近3成。天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工业的14.5%和23.2%。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9%,占工业比重2成以上,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两年平均增速加快3.3个百分点。
重点区域保持高强度建设
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无砟轨道施工完成,京唐铁路与京哈铁路实现并轨互通……一季度,“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多条线路顺利开工。
三地重点区域均保持高强度建设。其中,北京市级重点工程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天津滨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5.5个百分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临空经济区完成投资增长16.4%,投资总量占廊坊市近4成。北京支持雄安新区“交钥匙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雄安新区集中开工两批9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增长56.6%,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三地生产要素流动增强。一季度,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861个,北京转入单位占比近8成。截至目前,廊坊三河市科创园入驻科技型企业865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达6成以上。在雄安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占总量的8成以上。一季度,京冀企业在津投资到位额499.2亿元,同比增长72.4%,占天津引进内资的比重接近一半,其中超9成来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