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438期 >2022-06-16编印

千亩腾退地小麦开镰收割喜获丰收
潞城镇:“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
刊发日期:2022-06-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1.jpg

武窑桥西侧的麦田昨天开始收割。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柴福娟)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收时。在潞城镇武窑桥西侧,紧临大运河,层次分明、集中成片、随风起舞的金色麦浪,与四周错落有致的树林、民居、乡间小道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自然、美丽的乡村田园生态画卷。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武窑桥西侧的麦田,昨天正式开始收割。而在之前,这里是长满荒草的闲置地和废弃的厂房。

2021年9月30日,潞城镇在这片修复平整好的土地上种上了小麦,原本的裸露黄土被抽出嫩苗的冬小麦所覆盖。而像这样荒地变麦田的裸露土地,潞城镇治理了千余亩。

2021年潞城镇在创建“无违建乡镇”的过程中,陆续腾退出1000余亩土地,裸露的土地如何治理成了镇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种上花卉虽然能治扬尘,也很好看,但冬季养护困难且成本过高;如果撒草籽的话,只能起到治理扬尘的作用,却没有附加的经济价值。”潞城镇集体林场的工作人员经过集中研讨、实地研究,最终在近千亩裸露土地上种植了冬小麦,不仅可以起到治理扬尘、绿化环境、覆盖裸地的生态功能,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今,种下的冬小麦已从嫩绿变成金黄。潞城镇集体林场负责人岳天敬表示,这些收获的小麦一部分会以补贴的形式发给在林场工作的村民,剩余的则会出售,资金用于其它裸地的治理与生态修复。

据悉,后续这些土地将根据土壤状况种上不同作物,因地制宜提升镇域内的生态环境。“收割完这一季的冬小麦,我们计划播种四色藜麦,打造‘潞城麦田logo’景观,塑造网红打卡地,吸引市民前来游玩。”岳天敬介绍。

从向日葵花海到冬小麦,从芍药种植到藜麦景观,近年来,潞城镇在环境建设和拆迁腾退土地高效利用上创新工作形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

相关新闻:

农机“体检”备战麦收

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风吹麦浪,又闻麦香,又到一年麦收时,预计下周全区进行大面积麦收。连日来,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三夏”作业农机具联合检查,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今年雨水天气较多,地表湿度高,土地太软,农机具目前还无法进入,我们现在时刻关注天气,只要符合收割条件,就会组织大面积麦收。”区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个别受雨水较小的土块目前已完成收割,但全区大面积麦收预计还需要等到下周。”

据了解,今年通州区小麦播种面积共2万亩。眼下,全区多个地块的小麦已陆续进入成熟期,青色的麦穗正转变为金黄色,“总体来说,全区小麦长势不错。”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

为完成麦收机械化作业任务,区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除及时提醒各乡镇注意麦收节点外,还对乡镇合作社、集体林场在册的农机具进行详细排查,对机主和操作人员进行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的宣传,确保“三夏”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