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图书馆内东西两侧横亘着两座高达三层的“书山”,山体台阶和顶部是开架阅览区,山体内部则藏着四个主题馆。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李洋
端午时节,素有“森林书苑”雅称的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初长成,进入内部装饰阶段。金色的银杏屋顶下,高大的玻璃幕墙耸立。幕墙底部错落有致地镶上了砖红色陶板,如同红色的山间泥土,赋予了建筑恰到好处的厚重。
自2019年末奠基动工之始,副中心图书馆就确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品质化、服务方式智能化”的服务宗旨和“亲民、特色、智慧”的功能设计理念。未来,图书馆运营方——首都图书馆将通过展示、体验、互动等多种方式,将该馆建设成为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图书馆主角从“书”变“人”
亲民,是副中心图书馆的核心理念。种种与“人”有关的问题,成为了副中心图书馆建设团队的重要议题。
副中心图书馆最美的风景,当属东西两侧横亘着的两座高达三层的“书山”。书山的山体台阶和顶部是开架阅览区,山体内部则藏着四个主题馆。书山“山顶”、蜿蜒的书山“峡谷”、台阶之上、电梯两畔……馆内大大小小的空间,都曾被副中心图书馆建设团队反复审视、讨论。首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凭借多年的经验,将自己代入读者的角色,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想到年轻父母带婴幼儿外出的忙乱,馆内设置了母婴室和儿童卫生间;想到常做小组作业的学生群体,馆内设置了可用于讨论的小型研讨室;想到阅读许久后的疲惫,馆内设置了多个咖啡站;想到白天忙于工作,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学习、充电的人们,馆内开辟了一处提供24小时服务的新型阅读空间。
有需求就满足,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看似是些琐碎的细节,实则是新一代图书馆理念的巨变。图书馆的主角从“书”变成了“人”,藏在种种细节背后的,是图书馆馆员与读者间情感的联结,是对“人”的关怀。
特色资源填补空白拓展视野
开架阅览的山间阅读区提供了最美的风景,而藏在山体内部的特色主题馆则胜在资源。
非遗文献馆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专门搜集、展现非遗文献的主题馆,是首图特色资源——北京地方文献馆藏的又一次拓展与主题开发。除纸质图书外,这里还将提供非遗项目、非遗图片、音视频、老照片、舆图、拓片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通过阅读、展示、体验、研修等功能,建设成为具有亲和力的新式阅读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弘扬北京“古都文化”、将北京特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这里还将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向读者提供独具北京地域场景特色的沉浸式人文体验。读者不必出馆,便能通过数字技术感受古都风韵与时代风貌。
艺术文献馆依托首图馆藏资源,突出视听特色,是副中心图书馆的特色亮点之一,它将突出“音乐”主题,融合馆藏和文化活动,助力社会大众提升审美素质,探索兼具普适性和分众多样性的社会美育。在这里,读者不仅可以见到具有百年历史的黑胶唱片,还能通过专业的视听设备,体验聆听黑胶唱片的乐趣。而HIFI鉴赏室等图书馆的“非传统功能”,也将拓展读者的文化生活视野。
古籍是一座图书馆的馆之重器,过去因缺少充足的展示空间,让读者无法近距离感受古籍之美。副中心图书馆内的古籍文献馆以保护珍贵文献、展示典籍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打造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空间,以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功能,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自信。未来,这里还将设立古籍修复体验空间,定期开展古籍文献科普讲解,演绎古籍修复技艺,大小读者将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深入了解古籍修复与古籍保护。
智慧服务“一键达”极大提升效能
智慧化,是城市副中心图书馆的突出特色。
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英文简称5ABCD)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图书馆越来越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副中心图书馆将深入探索,构建一个具有全景生态、跨界交融、全要素知识服务的智慧图书馆典范。在设计中加入了元宇宙、知识共振、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通过一键预约、一键定位、一键借阅、一键导读等功能,为读者提供了多重感官的交互体验,阅读从此不同。
以智慧书库为例,这座高十多米、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书库位于地下一层,它将高密度仓储货架和自动存取系统相结合,可以存储650万册图书,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藏书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先进的书库。
迈入智慧化阶段后,副中心图书馆将沉浸式阅读和精准感知服务融入服务业态,将呈现一座海纳百川又懂得读者心思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