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观察总第417期 >2022-05-17编印

“救”在身边
刊发日期:2022-05-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杨家洼村和辛集村紧邻运河,两村中间的避险平台平时是休闲公园,遇特殊情况时可以用于应急、疏散。

4-3.jpg4-2.jpg健身公园、湖心岛改造后可用于避险。

4-22222.png防灾设备与标识

4-11.jpg4-12.jpg开展应急救援演练防灾减灾。

本报摄影 常鸣 


本报记者 冯维静

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城市如何化解风险并迅速复原?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截至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已建立起“1+12+N”的城市应急规划体系,在城市更新中,融入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要素。“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持续推动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到2025年,建成多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力争人均避难场所用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城市更新融入韧性理念

“你看这是改造后的‘逍闲岛’,湖面修了亲水平台,这边新建了个亭子,是不是变化挺大的?我们居民都特别满意,大家说咱们这儿越来越像公园了!”王德泉大爷高兴地介绍着小区的环境变化。

把废弃水池变成居民的共享岛,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责任双师05组团“新芽项目”——永顺镇天赐良园三期中心花园湖心岛提升改造项目完工。曾经设施陈旧、维修缺失的湖心小岛颜值升级,不仅让属地居民闲暇时间有了新去处,也为社区防灾减灾提供了新场地。

平整的广场中央,可以做临时避难场所,通过改造更新大大提升了社区韧性。此外,慢行步道全部为透水混凝土,能起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步道外延装饰的鹅卵石既能过滤脏污,也能辅助排水,与以往的点状排水不同,这套线性排水系统连着市政排水管线,不积水、不反味,还能泄洪。

像这样的社区改造融入韧性城市的案例,截至今年,副中心已实施了4个示范项目。除了永顺镇的湖心岛改造为共享岛,还有北苑街道后南仓小区修葺一新的全龄健身公园,九棵树街道金桥时代家园的“生命之环”,以及于家务乡东垡村翻新文化休闲广场扮靓美丽乡村。一个个巧构思、接地气、国际范儿的社区更新项目,正如同刚刚破土而出的“新芽”,在城市更新、环境整治、公共空间提质升级等多方面,给城市副中心带来新活力。

同时,在全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中,为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有关部门也增加了“海绵”“韧性”等理念,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老旧小区多存在拆墙打洞、私搭乱建等情况,且建筑年代久远,不少房屋主体出现漏雨、保温层破裂、门窗老化、抗震功能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些“老毛病”,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开展抗震加固、墙体保温、屋面防水、外窗更换、上下水管改造、室外空调机位和附墙管线规整、楼内公区整治、外墙饰面整治、部分楼体无障碍设施增设等楼体改造,同时采用质感涂料、红砖软瓷等材质,统一设计空调机位,提升小区整体风貌。多措并举,提高老旧小区的防灾减灾能力。

截至目前,通州区21个老旧小区已完成改造,20个正在实施中,另外34个老旧小区将于今年实现开工。


城市设施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防灾减灾救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几年在副中心的社区、公园、各类公共场所,普遍增加了疏散掩蔽标志和路线图。醒目的符号、简单的构图、动漫的形象,清晰明了。

在华业东方玫瑰小区外,一个近两米高的蓝色亭子头顶“防空防灾”四个大字。“这是应急亭。”临河里街道社区工作者打开亭子门详细介绍道。亭子虽不大,装的宝贝可不少,大到扩音器、灭火毯、雨衣雨鞋,小到折叠铲、高频口哨、多功能应急钳,种类齐全。据介绍,按照本市相关标准,应急亭内共配置19类、54件用品,全部可用于应急救援。“十三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共建设应急亭43台,今年拟新装10台,基本实现大型社区全覆盖。

位于西集镇杨家洼村北的“柔水杨洼”景区,是集历史遗迹保护、市民休闲游憩、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应急避险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公园。这里宽敞平整的公共空间,其实还隐藏着应急减灾的功能。比如公园中央一大片公共草坪区域,遇紧急情况时,可用来搭帐篷。公园西南侧为物资集散平台,平时可供村民打球、健身,紧急情况时则可用于堆放、储备物资。

有避难防灾功能的公园和普通公园有什么不一样?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运河综合治理景观绿化负责人林晨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公园内部的空间形式、交通流线与一般公园不同,需要留出足够的避险空间,景观风格更为简洁。”以杨家洼防灾避险平台为例,这里就是以《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为依据设计的避险绿地,平时给周边村民提供休闲、生态空间,紧急时提供集散、避险空间。

不仅是这里,副中心的公园多分布于市民居住区域,都有便于市民快速疏散的功能。

“在公园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还考虑到协调和美观问题。”通州区应急局有关负责人说,应急避难场所和公园景观风格要协调、不突兀,比如有些公园,应急指示牌和公园里的道路指示牌的风格是一致的,只是颜色有所区别,这也是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融入到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例子。

记者从区应急管理局获悉,副中心还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开展韧性评估,探索形成可移植、可推广的地震安全韧性评估框架和标准流程。

截至“十三五”末,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0处,包括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校区、梨园主题公园等,总面积达59.1万平方米,可篷宿面积11.6万平方米。


副中心洪涝防御体系逐渐成型

6月汛期即将来临,防御洪涝灾害也将进入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通州区汛期降雨量总体较往年偏多2至4成,局地极端气候是大概率事件。汛期降雨突发性、局地性、短时雨强大的特点十分突出,洪涝灾害防御形势比较严峻。今年应急减灾工作中,防汛也是一大重点。

在去年的几场大暴雨中,通州区立交桥及重点部位无积水断路,未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区内主要行洪河道闸坝,运行正常;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超过八成的降雨被“海绵”吸收,有效缓解城市强降雨时的管网及抽排压力……这都说明目前副中心洪涝防御体系正在逐渐建设成型。

一般来说,道路积水多由大雨期间垃圾树叶糊堵雨水口造成。这两年,通州区供排水事务中心不仅升级改造北苑、玉带河大街等重点区域雨水箅子,还专门开展疏通雨箅子的专项培训。

在抢险抽升能力方面,北京排水集团的加入,也让通州区的排水能力大幅提升。去年汛期,北京排水集团第二管网分公司紧盯城市副中心11处下凹式桥区、10处防汛风险点及重点平房院落,14组中、大型抢险单元值守下凹桥区,7组小型抢险单元区域巡查,重点关注主干路及设施能力不足风险点,总抽升能力每小时超过2.5万方。同时,增加了防溢桶、挡水带等神器,解决了检查井顶托溢流和道路客水等问题。

备受关注的“通州堰”工程,也有了新突破。今年初,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三个“通州堰”防洪骨干工程相继通过验收并投用,标志着“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基本建成,城市副中心洪涝防御标准提到“100年一遇”。

宋庄蓄滞洪区位于城市副中心的上游,这个“大水池”起到“上蓄”作用,可以将河道中的洪水分至其中,缓释蓄滞。待洪峰过去之后,再下泄洪水。整个蓄滞洪区的容量将达到900万立方米,能够存蓄超过4个昆明湖的水量,主要以防洪功能为核心,同时兼顾水质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

如果上游洪水来势汹汹,“通州堰”将利用两条分洪通道,在北运河洪水进入副中心之前,将其分流到潮白河,这就是所谓“中疏”。其中,运潮减河是现有的一条河流,它的起点位于通州验粮楼附近,终点入潮白河,2014年曾经疏挖,提高了防洪排涝标准,可以将900个流量洪水分到潮白河。

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则是“下排”的代表工程。温榆河是北运河的上游,其综合治理工程包括疏浚治理主河槽、两岸堤防加高防护以及新建滨河路同步实施河道景观绿化工程等。甘棠闸至榆林庄闸段河道通过扩挖主槽,实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榆林庄至市界段河道通过扩挖主槽、堤防加高,实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新闻速递】

八大防灾减灾重点工程 再绘安全蓝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今年印发。其中,明确了八大综合防灾减灾重点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1、实施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调查计划

    开展多尺度区域风险评估,编制区级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制修订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洪水风险区划图、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提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区域综合防治对策。


2、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十四五”期间,完成通州区排涝河道全部达标目标。萧太后河、玉带河、凤港减河全部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港沟河、凤河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


3、实施地震脆弱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重点对城镇住宅、大中小学学校、医院、农村民居、重要生命线、电力与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进行全面排查鉴定,摸清底数,建立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信息平台。


4、实施防灾减灾救灾国民教育计划

    根据副中心的综合减灾实际情况,规范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内容、目的与要求,研发教育产品、组建培训队伍、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全区综合性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建设规划研究。


5、实施基层创建工程

    加大安全文化示范社区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争取创建市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达到40个,争获全国第一批安全发展示范区荣誉称号。


6、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与应急设施建设

    各乡镇街道配建小型消防站,完善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环球主题公园、运河商务区以及行政办公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助设施,完成区域层面救援通道建设,完善与实施区、部门、街乡、社区(村)四级管理和四级储备的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体系。


7、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灾害风险保险体系,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制度,推行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十四五”末实现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8、加强地震台网建设工程

    采用密集地震台阵技术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地震监测和智慧地震信息服务,全面提高通州区地区地震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