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405期 >2022-04-27编印

副中心“中国彩鲤”进宫记
刊发日期:2022-04-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5.JPG记者 党维婷/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寺古碑残不记年,清池媚景且留连。金鳞惯爱初斜日,玉乳长涵太古天。”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的一首《玉泉寺观鱼》,观鱼之乐,跃然纸上。

位于大运河北首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观赏鱼养殖历史源远流长。从最初南方北上供皇家赏玩的金鱼,经过一代代培育后,姿态万千、曼妙迷人的各色锦鲤,无不凝结着本地观赏鱼养殖者的心血。

“出生”于城市副中心的中国彩鲤在水中身姿曼妙,它们的诞生,打破了被日本锦鲤多年来在种质资源上“卡脖子”的被动境地。日前,这些中国彩鲤还作为“特殊的副中心礼物”,被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投放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内金水河和御花园景观池,在紫禁城“安家落户”。


打破日本锦鲤种质资源垄断

走进通州区贤雅聚悦生态农业园,在暂养车间里,一池池的观赏鱼成群嬉戏,如彩绸般柔软,似朝霞般妩媚。这当中,身体背部和两侧有红、白、黑、金等颜色花纹的中国彩鲤,在水波的荡漾中更显柔美婀娜,如同水墨晕染,极具中国传统艺术魅力。

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有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是风靡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被誉为“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这种观赏鱼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据传,锦鲤起源于我国广西龙州锦鲤、江西兴国红鲤、浙江杭州金鲤,早期由我国传入日本,后经日本长期人工选育,现已有100多个品种。

据文献记载,日本贵族最早将锦鲤放养在池中以供观赏,平民难得一见。1973年作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日本锦鲤在我国安家落户。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后又载着友谊的风帆回到中国。

“中国彩鲤是国内业者在广东和北京培育出来的新品种,由锦鲤和镜鲤杂交,逐步选育,经过四到五代近十年时间,最终获得这种体表侧面没有鳞片、色彩靓丽的观赏鱼品种。与锦鲤不同,它的体侧花纹丰满、颜色浓艳,不论俯视还是侧视都非常漂亮。” 


中国彩鲤的核心研发地

中国彩鲤是镜鲤和锦鲤杂交而来,在培育过程中耗费了观赏鱼养殖业者的大量心血。

镜鲤产自欧洲,因其表皮光滑,像镜子一样,故被称为镜鲤。它的体型与鲤鱼相同,皮肤上光滑少鳞,侧部和背部却有少数大小不规则的鳞片。

锦鲤由日本养殖业者从体色、花纹变异的中国鲤鱼中选育而来,色彩表现主要集中于鱼体背部。

杂交培育而成的中国彩鲤吸收了两者的优点,体表没有鳞片,花纹布满全身,颜色靓丽。浓重的色彩像浸入鱼的皮肤中一样,观赏起来更有质感。

随着市场对观赏鱼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很多家庭开始在水族箱中饲养锦鲤,如果锦鲤单单背部有花纹的话,侧视就不够漂亮。身体两侧都有丰富花纹的中国彩鲤一经面世,便大放异彩。

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又成为中国彩鲤的核心研发地。

在北京的观赏鱼品种中,通州区贤雅聚悦生态农业园的养殖业者经过十多年研究创新,培育出高品质的中国彩鲤,可以说是北京观赏鱼种业发展的优秀成果,已连续两年把自己培育的彩鲤投放到故宫水体中。

“去年,我们培育的中国彩鲤第一次游进故宫,当时选了100尾大彩鲤、300尾小彩鲤,效果非常不错,今年是中国彩鲤进故宫的第二年,我们优中选优,又挑选了600尾送进故宫。”贤雅聚悦生态农业园负责人贾金虎介绍。由于故宫的金水河内没有过滤系统,投放时还搭配了一些可以调节水质的鱼类品种,主要用于处理水中的藻类,保持水质清洁。“投放效果喜人,无论是水体还是观赏鱼的健康状态都不错。”


从鱼苗开始选拔“进宫”彩鲤

这些有幸游进故宫的“佳丽”是如何养成的呢?

“可以说是优中选优,万中选一。”贾金虎告诉记者,“进宫”的彩鲤,并非从成年体态开始选,而是一出生就开始遴选。

一条成年雌性中国彩鲤可产水花(刚孵化出的彩鲤小苗)20万尾左右,30天身长可达3-5厘米,这时候就要进行第一次“选美”。“我们会把所有的鱼苗捞出来一一筛选。根据基因不同,这些小鱼身上的着色点也不一样,根据比赛或审美的标准,95%的鱼都会被淘汰,剩下的5%再养20天左右,长到六七厘米长,再进行二次筛选。”

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候选佳丽”们还需要经过三选、四选。“基本上,20万水花最后只有几千尾能被留下来。这其中,能送进故宫的都是顶级的‘明星’。这样品质的鱼只有几百尾,其余的几千尾只能作为商品鱼出售。”

除了“先天优势”,要想达到“进宫”的资质,这些彩鲤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喂养。

好水才能出好鱼,为了保证水的品质,贾金虎要时刻保证鱼池内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解氧等不能超标。“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测试,一旦某个数值超标,那么对于鱼儿来说就是致命的。”贾金虎语带严肃地说。

熟悉老贾的人都知道,为了鱼他肯下苦功肯琢磨。在生态园的暂养车间里,一个个鱼池中,欢快的中国彩鲤成群在水中畅快游曳。鱼池的一侧,由塑料筐搭建的“绿网”格外醒目。“获得好水质的重要保障就是强大的过滤系统。”贾金虎解释,观赏鱼在池中每天都会产生排泄物,排泄物和剩余饵料累积在水体中对鱼体而言是有毒的,达到一定量就能导致观赏鱼死亡。

为解这个“死扣儿”,老贾没少想办法。最终,他通过低流引水,把流经细菌仓的水打散,让水充分与空气接触,释放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增加溶解氧,保证水中各项指标的正常。这种生化过滤方式,就是通过在生化滤材中硝化菌的多重生化作用将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生物模式,以菌治菌,经济实用。”

进宫的“佳丽”们长到五个月左右时,随着天气转凉,它们也进入了“辟谷”期。

“五个月时,彩鲤基本体长达到25厘米,从10月开始,我们几乎不再喂食,让它们的肠道、内脏休息几个月,也是鲤科鱼类的北方养殖特点之一。”贾金虎介绍,“不进食期间,彩鲤的质地不再油亮,整体皮肤颜色会更加通透,绯盘凝聚得更好,颜色会更加鲜亮。”

自从2007年接触锦鲤养殖以来,贾金虎就爱上了这些“水中精灵”。经过数年蹲在池子边的耐心摸索,老贾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加入了中国渔业协会,开始向业内专家“拜师”合作。如今,圈里都知道:北京通州成功培育出了高品质中国彩鲤。现在,贾金虎和同伴们在培育观赏鱼方面仍在不断改进与完善,在北京通州和海口南繁基地保种繁养。


【揭秘:进宫记】

采访中,贾金虎揭开了彩鲤“进宫”背后各个环节的秘密。

选中的彩鲤在“进宫”前,还要经过合池、辟谷、运输、调理等几个重要环节。

合池

所谓合池,就是让选中的鱼提前入住新的“集体宿舍”。经过细菌处理后,这些鱼被投入到新池中,这样做是杀掉每条鱼身上各自携带的细菌,以减少鱼儿的交叉传染。

“辟谷”

合池半个月左右,小鱼基本和新同伴“熟悉”了,此时状态也更加稳定。准备“进宫”前一周,小鱼进入“辟谷”期。中国彩鲤应激反应特别强,如果吃的很饱时被惊动,比如捕捞、装袋、运输,都可能造成应激性死亡。

运输

所有准备进宫的鱼被捞上来后,需要仔细检查,有无外伤,鱼鳃、皮肤等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打氧、装袋、上车。

“进宫”

进入故宫后,鱼不能直接放进河中,而是先要连同袋子整个放到金水河里泡一个小时。这是因为中国彩鲤比较娇贵,一旦水的温差超过3℃,鱼就会感冒生病。一小时后,整袋鱼从河中捞出,进行二次检查,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擦伤,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投入河中。

调理

进河一周内,鱼不能投喂,调理一周后才能开始进食。这可以更快地让鱼适应新环境,肠胃更快调整至最佳状态。


【延伸新闻】

再现“古都观鱼”文化风韵

除了彩鲤,中国传统的观赏鱼中,金鱼也占有很重要的一篇。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在历史上均有宫廷内养殖观赏鱼的记录。《酌中志》中提到,内宫中专门有观鱼赏鉴的活动。清朝宫中还辟有养鱼房,由专人负责管养。皇家贵族对观赏鱼的喜爱,促进了北京观赏鱼的发展和观赏鱼文化的提升。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员、种业休闲科科长何川表示,观赏鱼回到紫禁城,再现“古都观鱼”的文化风韵,是展现新时代首都渔业发展成果风貌的有益尝试。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重要历史文化象征,在恢复观赏鱼休闲景观的同时,也搭建了宣传北京市休闲渔业、水产种业发展成果的平台,起到更好的推广作用。


保护稀有鱼品种

北京有望建立观赏鱼良保种体系

何川介绍,当前北京提出“打造种业之都”,水产种业是渔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低碳环保、科技领先、效益显著”的产业。

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完成北京地区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家底;遴选6家鲟鱼良种场和6家宫廷金鱼保种场,传承和发扬北京渔业特色,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积极建立北京市水产良保种体系;开展种质创制和联合攻关;提高北京地区优质苗种自给率和覆盖率,提升种质资源质量,引入优质品种,改良已有家系,解决水产种业“卡脖子”的问题;发挥科技优势,建立研究团队,增强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益。

“我们已经在全市建立了保种场,宫廷金鱼保种场已顺利开展工作,保护了鹅头红、王字虎头、蛋种绒球3个传统珍稀金鱼品种,恢复了保种宫廷金鱼的种群,建立了品种家系,取得了初步成果。通州、大兴、房山、延庆、顺义等区县的金鱼、锦鲤养殖场也在积极申报相关品种良保种场认证。”何川表示。作为未来“种业之都”的北京,将有望建立起自己的观赏鱼良保种体系,实现品种保护、种苗自给、种质创制,使北京休闲渔业、水产种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