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群琛
“不用带着孩子在北京和河北之间来回跑,方便又省钱。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医疗资源。”解了河北省衡水市齐女士一家燃眉之急的,就是落户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去年7月底,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国北方最大、保定市首家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整体下沉并全面启用。截至今年3月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共收治66例患儿,49名患儿顺利出仓,既缓解北京儿童医院仓位不足问题,也辐射服务京津冀乃至更大范围患儿家庭。据悉,该院新建5万平方米综合楼预计明年底建成投用,床位将增至1000张,进一步满足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基础设施需求。
新移植仓缓解压力 辐射服务全国患儿
齐女士的儿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去年她带着儿子前往北京儿童医院治疗,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该手术不仅需要技术精湛的专家,还需要在百级移植仓中进行。然而受限于院区空间,即便坐拥强大的专家团队,北京儿童医院的移植仓也远不能满足来自全国各地患儿的就医需求。
“你可以带着孩子去保定,那边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移植仓比北京多,离你家也更近。”北京儿童医院建议他们带孩子到保定治疗。“我们一来就发现,专家都是从北京过来的,他们和保定的医生一起给我儿子做移植手术,很成功。我们在医院附近租了个房子,定期过来复诊,开销比北京低多了,减轻了我们很大的经济压力。”齐女士感慨不已。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干细胞移植科主任秦茂权介绍,新建的干细胞移植科总面积1950平方米,共设置16间百级移植仓,4间千级移植仓,一个干细胞采集室。截至今年3月末,已收治66例患儿,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自体干细胞移植及石骨症、幼年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炎性肠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病症,保定以外患儿占比超过80%,来自山东、贵州、甘肃、辽宁、四川等全国各地。目前已有49名患儿顺利出仓,有17名患儿在仓内接受专业治疗。
新综合楼预计明年底投用 床位增至千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输血”变“造血”。2015年5月,进入发展瓶颈期的保定市儿童医院委托北京儿童医院管理,增挂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牌。在托管模式下,京保双方凭借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创新管理等方式,不断扩大区域医疗合作,缩小医疗服务落差,惠及保定及周边地区患儿。
托管模式真正做到“传帮带”,北京专家担任“双主任”指导业务,定期来院出诊、会诊、举办学术讲座、临床带教、开展手术。医院也通过成立儿科研究所、共建京保重点实验室等多种途径,积极打造医教研协同发展体系。
托管以来,北京儿童医院共选派350位专家、7位“双主任”、6位科主任来保定工作。目前,医院汇集了全市一流的儿科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形成完整的人才梯队。
保定市儿童医院也全面升级,开设专业门诊46个、住院部专业病区16个,新增收治病种350种,开展169项新技术新项目攻关。新址投用后,床位增至700张,拥有保定市首家通过ISO15189国际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及GE1.5T磁共振、西门子螺旋64排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儿腹腔镜等大批现代化医疗设备。目前,该院日门诊量最高已接近2700人次,较以前增长三倍多。
如今,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门诊楼的东北方向,一座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综合楼正在稳步建设,预计明年年底建成投用。届时,医院将具备1000张床位,进一步满足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基础设施需求。
“保定市儿科医疗联盟”架设基层诊疗网
协同发展不局限于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一家。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先是发挥托管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牵头成立了由132家医疗机构组成的“保定市儿科医疗联盟”。又于2021年与顺平县医院签约科室共建,与白沟新城康乐医院建立联合门诊。推动建立保定市儿童基层诊疗网络,让当地百姓就地得到高质量规范的诊疗。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说,建立医疗联盟就是以北京儿童医院为核心、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为纽带,通过互联互通的医疗服务网络,整合区域儿科资源,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合理有序”的就诊模式,辐射带动区域儿科医疗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