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新绿初绽。
大运河森林公园绿意盎然。(资料图)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春花盛开,市民用手机定格美景。
本报记者 王军志
春风吐绿、草木初萌,又是一年首都义务植树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城市副中心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如今,当年的植树点已成为副中心的“绿核”——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新绿初绽、生机萌发,千年大运河在绿心公园畔蜿蜒流淌,不时有市民在花朵绽放的桃树前拍照“打卡”。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植树活动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引领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踏踏实实抓好绿化工程,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让我们美丽的祖国更加美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造福子孙后代。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三年来,城市副中心经过“点、线、面”三头并进的深层次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森林入城、增绿添美,绿化精品工程不断延彩增绿,增加了森林面积、提高了森林质量。一座座精致的“口袋公园”、一片片葱郁清新的景观,让副中心市民在“生态留白”中惬意生活,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切实提升。
均衡布“点”
绿色生态建设不是简单的“摊大饼”,每一步落子定位都是在勾勒更为精妙得当的绿景规划图。
“我每周都来这里健身,公园太大了,每次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致。”家住张家湾镇的居民李平新是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老朋友”,在他的手机健身软件上,几乎有一大半的打卡地点贡献给了这里。2020年9月,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正式开园。作为副中心绿色空间架构“两带、一环、一心”中的“一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一子定局,承担起“绿核”重责。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绿化面积占64%,水绿空间占比达80%以上,总用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小相当。“绿心是城市副中心的生态核。它既是开放共享的市民活力中心,又是体现东方智慧与中华文脉的文化集聚区,同时也是生态治理示范区。”北投集团城市绿心工作人员陈思媛介绍。城市绿心由“一核、两环、三带”构成,“一核”是指生态保育核心区,也是原东方化工厂所在的位置。在核心区,绿心运用近自然生态修复策略,营造稳定、层次丰富的密林植物群落,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最丰富的区域。
春赏桃李、夏伴梧桐、秋染银杏、冬见苍松,在绿心,一年四季皆有景。如今,万亩城市绿心已成为城市副中心市民新的“网红打卡地”,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
森林入城,公园成为重要依托。张家湾公园、梨园主题公园、潞城药艺公园、永乐国学公园、宋庄文化公园、海子墙公园、花仙子万花园、潞城镇镜湖园……短短五年间,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并开放各类公园52处。其中,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27处,专类公园、游园25处,全区已建成绿道300余公里,目前全区的公园总面积达3693.1公顷。
徜徉在副中心大街小巷,一座座精致的社区公园也为市民送上一抹抹清新绿色。
新建成的漫春园古香古色、春意盎然,居民在园中走走逛逛,晒晒太阳,休闲健身,尤其是新改造的座椅,让小坐休憩的老人感觉很舒适。
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漫春园就是副中心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社区公园。这些居民区中的绿色点位,既改造环境满足群众休闲所需,还采用了“海绵”设计,融入城市副中心“大海绵”。全园采用沙基透水砖及透水混凝土铺装,设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如今,漫春园通过集水措施可有效蓄积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等。
“这样的‘海绵’在副中心还有不少。这些街心小公园通过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渗井和植草沟等集水设施,在老旧小区周边发挥节水作用。”该负责人介绍。除了漫春园,漪春园、玉春园、万春园等都在改造中注入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并提供全龄友好服务满足周边市民多元化需求。
据统计,目前副中心已完成老城双修任务15项、总面积约9486.13亩;完成留白增绿8129亩,屋顶绿化4万平方米;建设小微绿地近8万平方米。此外,全区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2个,首都森林城镇2个,首都绿色村庄105个,已有299个村建成村头片林。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等多处大型公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攀升,为居民游客提供日常及综合休闲游憩服务。
协同串“线”
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中,“两带”是指城市副中心和朝阳区交界处的西部生态绿带,与北三县、武清区交界处的东部生态绿带。
如果我们从空中俯瞰,从潮白河一路向东,一条绿带延展飘逸,以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为依托,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正在不断深化。连通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的生态廊道逐步成型。
隔河相望,潮白河对面树木成林,这些都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打造的环城市副中心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快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步伐。隔河相望的还有廊坊市香河县,在潮白河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工程中,香河着力打造绿荫环绕、绿水相融的滨河生态景观,先后建成了潮白河橡胶坝节点公园、大香线滨河森林公园、运河文化公园等公园绿化项目。如今潮白河两岸树木林立,水鸟翱翔,绿色生态屏障骨架正逐步形成。
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建设构架,通州区与北三县间规划宽度不小于3公里,长度约50公里,总占地面积约320平方公里的东部生态绿带。目前,这条景观带已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东部生态绿带大尺度森林片区,涉及宋庄镇、潞城镇、西集镇等区域,结合生态绿化建设,还对这里存在的残次林地、废弃大棚等进行同步改造。期间,新植乔木达2万余株,恢复地被23万余平方米,不仅改善了环境,更丰富了游憩活动功能。
截至目前,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已全部完工,副中心潮白河森林绿带和大厂万亩银杏林、樱花公园等绿化工程隔河相望。潮白河两岸美景如画,蓝绿交织,“通武廊”森林群成为亲密伙伴。
从副中心向西看也有一条绿带灵秀点点。副中心与朝阳区之间,规划建设有永顺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生态绿带,大大改善副中心与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联系。
精心拓“面”
“如果在空中俯瞰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郊野湿地公园成方连片,星星点点的公园分布在城乡各处,以前的工业大院、裸露荒地,现在被各个公园绿地所取代,村村都被绿色环绕。”潞州航校飞行教员秦帅已经在通州飞行近千小时,这些年他见证着副中心绿色越来越多,“绿色地毯”越织越密。
多年来,通过大面积植绿、大尺度造林,城市副中心百万亩造林工程交上一份出色答卷。通州区森林面积已达46.83万亩,森林覆盖率34.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31平方米,居住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1.46%,绿化覆盖率较“十三五”初提升至51.02%。按照规划,居民社区周边500米步行可达的绿色景致越来越多。
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北京市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以来,通州区已在9个乡镇重点区域落实造林任务,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12.3万亩。“今年已完成15044.64亩造林选址,完成市级年度考核任务指标,正在抓紧推进造林工作。通过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已建成张家湾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万亩以上郊野公园和森林湿地斑块8处,有效弥补首都东南部生态短板,展现北京平原地区森林城市的独特风貌。预计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6.5%。”该负责人说。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实施了百余项重点绿化工程,增绿25万余亩,建成30余处公园。环城望,城市副中心边缘栽下万亩森林群;核心区星星点点的公园、道路、河流两侧绿道日渐葱茏。“十四五”时期,副中心还将打造不少于1000亩的湿地修复精品工程。
湿地修复和保护也是副中心“绿色地毯”的“点睛”之作。近期,副中心将以东郊湿地公园为试点,结合公园建设提质,扩大湿地面积,建设景致多样的人工湿地景观,打造体现湖泽风貌,兼具生态科普功能的湿地景观片区。远期,对马驹桥湿地公园将结合公园建设,修复沿线河流湿地,打造高水平湿地科普示范片区。
此外,在北运河张家湾段、杨洼闸以上段,还将呼应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结合湿地景观修复重塑,打造彰显运河风情、林河相映的湿地景观片区。同时,在潮白河沿线试点并推广滨水湿地生态修复,扩大鸟类栖息生境空间,营造展现大运河风光、生物多样性功能突出的湿地景观片区。
【相关新闻】
三年来超百万人次参加副中心义务植树
这几天,张家湾公园内成片的山桃花、迎春花和玉兰盛放如云,在白皮松、油松等常绿植物映衬下,花红树绿一派和合春景。周末,在张家湾公园核心区园艺驿站内,十多名市民正在倾听工作人员讲解义务植树尽责的规则和形式。
每年四月的第一个休息日,是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但义务植树活动并不仅限于种树这一种方式。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刘畅介绍,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共有8类37种尽责形式。栽培灌木、抚育幼树、林中悬挂鸟巢、认养和保护古树名木,甚至阳台种花,都是义务植树的尽责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副中心各处公园绿地,或悬挂人工鸟巢,或参加修建绿化设施劳动,用形式多样的尽责方式参与义务植树。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北京城市副中心义务植树,每次都饱含深意。城市副中心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开展大型义务植树活动,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广大劳模、学生、市民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3年来共进行大范围植绿增绿活动500余场,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00余万人次,完成(折合)植树300余万株。通过“身边增绿添美”活动,大力推进见缝插绿、立体拓绿。大范围增加了植绿增绿,全面提升了城市副中心的绿化美化工作建设质量。
为方便公众参与义务植树,通州区还开通了义务植树尽责预约平台。目前,平台微信小程序已正式上线,市民可登录预约,完成相应植树义务,即可领取《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