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383期 >2022-03-28编印

运河符号
刊发日期:2022-03-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冯维静

流淌千年,曾经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的大运河,不仅存留下显性的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流波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近年来,北京市重点支持北运河“一河一桥三闸”建设,去年通州段40公里通航,今年京冀两地航线将实现全线贯通,作为通航重要枢纽,甘棠、榆林庄、杨洼三座新建船闸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新地标,展示和传承着运河文化。

让我们顺流而下,从三个船闸间的文化符号中,感受悠悠大运河。


甘棠船闸:《潞河督运图》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北段的统称,主要流经北京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全长148公里。千百年来,这条河是南粮北调的重要通道,曾见证了历史上万舟骈集、千帆竞发的漕运盛景。

“历史上,运河船闸保障着大运河航运,使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如虎添翼,让京杭大运河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利’河。”通州区河道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柳德明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曾经参与通州区第一次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的经历:据老一辈讲,以前的大运河上没有船闸,有的只是在大运河里筑一条石坝,以抬高运河水位,河水从坝上漫过去。运河里的船舶也只有小木船,吨位只有几吨到十几吨。船舶过坝的时候,如果是下水船,须用木板盖住船舱,捆扎牢固,由闸工驾船,像扎猛子一样,从坝上直插水下,再浮出水面;如果是上水船,则在船上用绳索牵住上游岸边木桩,转动绞关,拉动木船过坝。不消说,这种古老而简单的办法也在当时促进了大运河的繁荣。

行至北运河“第一船闸”——甘棠船闸,“甘棠鱼跃”4个字跃然闸首,浮雕墙上复刻清朝乾隆年间绘制的《潞河督运图》。从画面上看,河道各种船只有的扬帆离岸,有的落帆停泊码头,拉纤的、卸货的、推小车的,清晰可辨。岸上的古通州城内,仓库、商号、酒肆林立,既有京东商贸中心的繁荣气象,又有水陆交汇枢纽、民生百态的真实写生。

《潞河督运图》生动再现运河河道漕运经济、商贸往来及民俗文化盛景,如同一张历史照片,记录下运河故事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据史书记载,潞河也称北运河,上达北京,下通天津,与南运河交汇于三岔河口。经大运河可达杭州,经海河可至渤海。潞河曾是京都生命之河,自元代始“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莫不仰给于江南”。盐、茶、米、粟、麻、丝,殿堂之需大木、金砖、油漆,都得靠南方用船运来。无论海运还是河运,都必须在直沽转驳启运,其中漕粮大部分沿潞河北上至通州进京。长芦漕盐则交付海河东岸盐坨收贮,由盐关厅分拨各省及京中军民所需。

历史中,繁盛的潞河造就了沿岸景色。通州八景多与潞河有关,如“二水会流”:潮白河与温榆河交汇于北关外潞河端头,此处有一沙嘴,沙嘴峭立,两河相会,浪涌汪洋,烟波浩渺。明人王宣有诗云:“沙头浪起双流合,云际帆来万国同。鸥破暝烟归别浦,雁随凉雨渚高空。”入夜,潞河之上船灯渔火,河汉群星,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王宣诗云:“河海发源通禹贡,华夷归化拱皇州;凫鹥洲渚晴烟舍,云水帆樯宿雨收。”其他还有长桥映月、碧水环城、漕艇飞帆、风行芦荡、白河涣舟等文昌阁十二景。

除了通州八景,还有白河渔舟、长堤回燕、远浦飞鸿等漷县八景。作家刘绍棠曾写道:“北运河是上京下卫的水路,南来北往的客运和货运大船,多得像过江之鲫,而穿梭打鱼的叶叶扁舟,游览河上风光的画舫,更像满天繁星。”


榆林庄船闸:引航旗阵

在下游,榆林庄船闸外的景观岛上打造了三座浅黄色船帆,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溯源漕运历史和运河文化,特别设计了这三座船帆造型雕塑,一方面重现北运河昔日的繁茂景象,另一方面也成为船闸地标,游客一看到这三座船帆就知道船闸到了。”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运河项目景观负责人周正介绍,三帆雕塑是参考京杭大运河游船1∶1仿真模型设计的景观标志物。同时,引航旗阵也是选取史料上关于运河旗帜的图案和样式,希望通过这些文化元素,能够让游客感受古时京杭大运河人丁兴旺、商贾繁茂的历史盛景。

船闸顶部的观景平台,还设计有“榆林回雁”四个艺术字,成了“打卡”胜地。此景按照漷县八景之一的“长堤回燕”创作背景而来。榆林庄船闸南的北港沟河西堤就是北齐天保八年修筑的土长城遗址。

“长堤”,指北齐天保八年修筑的土长城遗址。北齐王朝的北疆外有契丹、柔然等较为强悍的少数民族部落,随时对北齐产生威胁。为了加强防御而确保北方军事重地幽州蓟城的安全与稳定,在万里长城之内,又沿着温水和潞水的右岸,修筑了一道长城,凭借河流为头道防线,河、城联防。隋朝统一中国后,接着是强大的唐朝,这道长城失去防御作用,就被后来的历代王朝当作堤防,变成了“长堤”。明时,此处的长城遗址——长堤尚然高阔,上面滋生许多杂树,夏季像一道绿色长城。“回燕”,指北方的小燕飞回南方越冬。深秋时节,四面八方的紫燕都会聚在此处树上,呢喃而语,准备回到南方。长堤古树上燕子成千上万,飞起飞落,像在互相告诫,像在互相鼓励,叫声一片,如长堤飞动,景观非凡。这是一处人文史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景物。北齐长城长约400里,穿经今昌平、顺义、通州、天津武清,古代上述各区都有八景,但只有漷县有此一景。漷县前人独具慧眼,留下佳作。

历史记载,榆林庄村是距离运河北起点最近的运河堤内村庄,而榆林庄船闸是围绕北运河、凉水河、港沟河三水环绕的富水村庄,是京杭大运河起点第一个堤内亲水村庄。

柳德明告诉记者,在做水文化普查调研期间,他们了解到,榆林庄村名乃乾隆皇帝下江南,行水路上岸御口亲封的村庄。明朝时期,大运河七大钞关之首——漷县关就坐落于此。两百年来,榆林庄人为保护大运河、治理大运河,修堤植树,作出了重大贡献,且留下了真实记载的史实资料。


杨洼船闸:杨洼千帆

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运河杨洼船闸,是北运河通州段最后一座船闸。目前,船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预计今年6月前投用并具备通航条件。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运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设计风格上,杨洼船闸的定位与甘棠船闸和榆林庄船闸略有不同,“甘棠船闸侧重展现新时期运河未来愿景,榆林庄船闸呼应运河民俗特色,杨洼船闸则突出的是京城门户特点。”该负责人说,杨洼船闸以“杨洼千帆”作为设计主题,展示古时北运河漕船穿梭、商贾繁茂的盛景。同时,在设计风格上以灰、红、白为主基调,展示城墙、城门等符号,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门户船闸景观。

昔日运河舟楫如云,帆樯蔽日,舳舻蔽水。运河两岸熙来攘往,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杨洼船闸的景观主题就是围绕“千帆船市”“万舟骈集”的盛景而来。

古代漕运繁盛之时,从南方到来的运粮船浩浩荡荡地聚集在运河北端河面。史载:“自潞河南至长店四十里,水势环曲,官船客舫,漕运舟航,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朝鲜著名学者朴趾源随朝鲜使团来北京祝乾隆七十大寿,将其沿途所见所闻写成了《热河日记》。使团从东北经山海关而来,当他来到通州,看见运河漕船帆樯林立的情景,写下了“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不见潞河之舟楫,则不识帝都之状也”的文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万舟骈集”的漕运胜景。

有人好奇:“万舟骈集”到底有多少船只呢?据《通漕类编》,明代成化、嘉靖、万历年间船只都保持在1.1万—1.2万余只之间。到了清代,康熙以前,漕船最多时更达14505只,雍正以后逐渐减少,但是在咸丰前期都能维持在6000只以上。

如今,乘船过闸,通过精彩的船闸文化主题作品,人们可一窥昔日北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千帆万船。


沿线发掘:水文化遗产丰富

大运河沿线特色文化丰富多彩。

通州区第一次水文化遗产调查时,就在榆林庄村北的靛庄村发现200多年前的北运河滚水坝遗址。文物专家介绍,这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从通州到天津段的古代大运河水利设施记载空白。

古潮白河、小中河、通惠河和温榆河4条河流都在通州城北汇入大运河。进入雨季,上游4条河发洪水,运河也跟着发洪水,洪水在靛庄村附近冲开了一个口子,运河水就流入了港沟河,运河水位下降致使漕运受阻。为了保证运河漕运,清朝政府就在港沟河和大运河之间构筑了这个呈“工”字形的滚水坝。

除滚水坝外,水文化普查中还搜集到64处1950年以前的水文化遗产线索,其中还包括北京地区最大的平面方孔石桥——漷县镇东门桥。

该桥全长44米,宽7米,用花岗岩方石或条石砌筑。桥下则是十三间方孔,高3米有余。是横跨港沟河的一座东西向的十三方孔平面石桥,修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因位于旧县城东门外,故名漷县东门桥,1989年5月,该桥成为通县文物保护项目,后来桥头碑上写有重修漷县东门桥碑记。

目前,通州区水务局对各项发现的文物均进行现状保存并归纳整理,同时测绘水文化遗产线图、摄制照片和绘制图册等。


专家建议:打造展现治水兴水的乐水家园

柳德明表示,水文化遗产是彰显城市形象和提高城市品位的优质资源,在副中心建设中、在大运河5A级景区创建工作中,应加强水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把运河文化元素融入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最终,形成以工程为轴心,既体现兴利除害功能,又能反映本地区本流域特有优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乐水家园,展现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闸、古塔、古桥,以及丰富的故事、传说、技艺等民俗资源。将这些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盘存,形成涵盖文字、图像、视频的数据库,是一项系统工程。”柳德明说,从目前的通州区水文化遗产留存情况看,仍需深入挖掘。

近年来,北京建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实施机制,印发《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近3年累计安排88项重点项目,成果业已显现。其中,一方面修复修缮盘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新的运河文化地标正拔地而起。目前,大运河博物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及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预计今年年底全部竣工。

“悠悠大运河,茫茫千古事。”如何把大运河这条历史悠久的生态带、文化带、交通带和经济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明确了四个阶段的中长期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成城市副中心的“黄金水道”和“城市名片”;

到2025年,再现大运河北首盛景;

到2035年,引领京津冀,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和战略支撑作用;

到2050年,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承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