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381期 >2022-03-24编印

圆满完成驰援三河市任务
通州区医疗援助队凯旋
刊发日期:2022-03-2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程伟 通讯员 刘伟 马皓琪

昨天上午,在多辆警车的护送下,三河市以最高礼遇,送别满载着北京市通州区医疗援助队员的大巴。“感谢你们为三河抗击疫情作出的贡献!”“等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我们再相约!”路上三河市民们的感激声不绝于耳。十几分钟后,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内保支队、反特巡支队白庙检查站民警全员列队敬礼,迎副中心驰援的医护人员们回家。连续10天的驰援任务至此圆满完成。

新华医院医疗队、中西医结合医院共75名白衣战士是通州区最后一批撤离三河市的医疗援助队员,此前已连续9天协助三河市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据了解,3月14日至23日共10天,区卫生健康委先后派出潞河、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新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宋庄、徐辛庄、玉桥、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单位共1155人次医务人员驰援三河,协同抗疫,绘就了一幅潮白两岸“疫”线亲的生动画面。

欢送仪式上,三河市委副书记魏向辉代表三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衷心感谢通州区医疗援助队的无私奉献,称赞他们与三河全体医护人员协同作战、勠力同心,织密了疫情防控网,共同守护了北京“东大门”,体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使命担当,是新时代最可敬的“逆行者”,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三河市卫健局局长刘福为每名队员送上鲜花以示感谢,他动情地说:“他们不舍昼夜、连续奋战,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给三河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感动。”

副中心驰援三河市从3月14日开始。新华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从3月15日至23日,连续9天坚守在三河市,是驰援时间最久的两家医院。新华医院共派出医护人员431人次,入户25369户,采样34337人。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响应陆续抽调59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医护人员支援三河市,9天共完成了9轮近3万人次、12个封控单元的核酸检测工作。

3月15日第一次驰援,21时许两家医院的医护人员结束工作准备返回通州时,却均接到了“继续留驻”的通知。新华医院赵慧颖、汪霞、于洋等人主动请缨,“我家孩子大了,不需要照顾。”“我单位和家里的事都安排好了,留下没问题。”面对不知道要坚持多久的情况,他们纷纷表示:我没有后顾之忧,让我留下。“驰援的9天里,大部分人一直从头坚持到尾。很多家里实际上脱不开身的同志,也都默默坚持在一线。”新华医院院副院长蔺有林说。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队伍里也回响着:“我可以”“我能行”“疫情不除,我们不退!”的声音。在时间仓促、任务紧迫,没有事先携带随身物品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医院30名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丹心为矛,选择再次冲锋到防控第一线。

3月17、18日的大雪也没有阻挡“大白们”前进的脚步。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50名医护人员17日已经冒雪工作,第二天凌晨4时,又在雪花的陪伴下投入了一天的工作。带队的医务处副处长刘明跃说,18日凌晨,已经下了一天雪的地面冻成了冰,队员们换好防护服进小区时,由于脚上有鞋套,踩在有冰的地面上一踩一滑,“大白们”互相搀扶着往前“出溜”。三河市的社区工作人员隔老远就喊:“小心地滑,谢谢你们支援三河。”“大雪中听到这句话,我们眼泪都出来了,真是太暖了。”刘明跃说。采样的几天时间里,还有居民准备了姜汤、早点,邀请大白们“暖暖身子。”“大家穿着防护服,虽然没法接受居民的食物,但是他们的行动,让我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充满了干劲和暖意。”

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驰援,正值北京市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副中心医疗援助队带着首都人民的热情与关切,克服重重困难,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他们与三河市全体医务人员并肩作战,通过开展核酸检测,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为加强与北三县联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