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379期 >2022-03-22编印

集体林场建大棚
于家务乡:林下搭出绿色“聚宝盆”
刊发日期:2022-03-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1.jpg林下大棚生菜长势喜人,预计五一前后成熟。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金耀飞)正值春耕备种的大好时节,在于家务乡枣林村南的百亩林地里,十几位村民在林间穿梭忙碌。这个春天,他们将在这片林地里种下300多亩生菜、娃娃菜、洋葱、芦笋、牡丹、玉簪、芍药等,迈出发展林下经济的第一步。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作为通州区农业大镇,于家务乡集体林场目前管护面积达1.5万多亩。今年,该林场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一期示范、二期扩展、三期全覆盖”的阶段性计划,一期以枣林村南的375亩地作为试验地块,以“林药、林花、林蔬、林菌、林蝉、林草”为模式,将打造一块林下种植、养殖的综合示范地块。

日前,在枣林村南的百亩林地里,养护工人有的在翻土、有的在铺设薄膜、有的在浇水,一片繁忙景象。不远处,两三米高的银杏和国槐树下,35个蔬菜大棚格外醒目。

林下怎么建大棚?

对此,于家务乡林业站站长赵民表示,这片林子的树木间距都在四五米左右,长度有五六十米,因银杏和国槐枝叶不是很茂盛,阳光充裕,非常适合建大棚。

记者在蔬菜大棚里看见,紫色、绿色的罗莎红生菜、罗马绿生菜和球生菜个个破土而出、长势喜人,有成人手掌大小。“每个棚100多平方米,平均种菜1500颗左右。”赵民说,上个月在大棚种的生菜,预计在五一前后将迎来收获季。

“金贵”的种在大棚里,好养活的种在林地即可。

据介绍,除了35个蔬菜大棚,还有21亩娃娃菜、35亩芦笋已经播种。此外,不论是大棚还是露天林地,都安装了滴灌式灌溉系统,让“林蔬”都能享受到充足的水分。

集体林场不仅能发展林下经济,更带动了本地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450多名养护工人九成以上都是来自于家务乡各个村。”赵民介绍说,养护工人多为辖区村民,都是种菜的“行家里手”,因此发展林下经济更加得心应手。今年50岁的辛建波就是其中一员,“干的还都是老本行,每个月还能挣4000多块钱工资。”能够在家门口工作,辛建波很是满意。

除了村民,还有中国林科院这样的“智囊团”出力。

自今年开展林下经济工作以来,于家务乡集体林场积极搭建与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盛世龙、鹤延龄、永盛园等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共同探索林下种植技术,保证各项技术措施实施到位、打通销售壁垒。

“经市场调查,生姜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市场行情好,且喜阴不耐高温,适宜林下种植。”赵民透露,今年还将选取渠头村地块1200亩地完成林下生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