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378期 >2022-03-21编印

副中心探宝——陶器篇(一)
刊发日期:2022-03-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党维婷 文/摄

“先有通州府,后有北京城”。我国古代大到定都建城,小到盖房筑墓,择地为首。占据地利,上应天时,中聚人和。通州,远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秦为渔阳,汉置路县。足以证明,通州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在此地考古发掘的文物中,陶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期,我们就带大家探访通州博物馆的陶器类文物。

通州区博物馆馆长郑旭升介绍,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防水,陶器随之产生。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历史研究上说,陶器类文物还能很好地反映出历史变化、民族交融等方面的情况。对了解和认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生产操作等具有重要价值。

汉代是人类制作和使用陶器最为普遍的时期。汉代时期的路县也最为繁荣。路县故城遗址位于通州区潞城镇西北部。西汉路县故城遗址于2016年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被发现。城址及城外遗存保存完整,填补了汉代县级城址考古的学术空白。它将通州历史提前到战国时代,也是目前通州区唯一的秦汉城址。2016年以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路县故城遗址开展持续的大规模考古发掘研究。这里出土的遗物以两汉时期陶器为最多,还有许多铜器、铁器、石器和骨器等。这些文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汉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折射出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了汉代质朴地社会风尚。路县故城遗址的发现,对陶器类研究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目前,通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也以汉代数量居多。从文物器物的边缘、刃部、銎部及纹饰等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京千年以来的历史变化。通州区馆藏陶器从质地上分为灰陶、红陶、黑陶、白陶等多个品种。

本期,我们先了解战国、汉代时期的展品。在这一时期的陶器中,我们可以看出2400多年前制作工艺的精美。其中,潞城镇古城村出土的战国折沿深腹红陶釜,永乐店镇德仁务村出土的战国高戟耳圆腹三兽面足捉手圆盖灰陶鼎,以及汉代高柄喇叭口圈足双系灰陶豆等展品都非常有特色,值得关注。

通过它们,我们似乎能穿越时空,触摸北京2400多年前民居生活。

4--战国折沿深腹红陶釜.jpg

战国折沿深腹红陶釜

陶釜是一种古代陶制炊具,主要用来蒸煮食物。文革期间,潞城镇古城村村民在西汉路县土城北垣内侧取土时发现。1987年被文物所收集。此釜环底残缺,口沿略损,纵裂两半。残高25厘米、口径26厘米,直口,折沿,深腹,环底无足,是蒸煮食物的用具,作用同锅。环底表明必须用支架来支撑,加大火力利用率,节柴省时;深腹便于蒸制或加热食物;折沿方便端放,又便于陶釜上盖密封。

陶釜的造型纹饰很有讲究,口外沿之下饰纵绳纹,腹、底周饰横划纹,一为加固防碰伤,二为充分利用火力,并非为美而设,但客观上又给人以美感。简单一件陶釜,其制作形制与纹饰反映出2400年前区内先人生活习俗与经验总结。

4-汉盘口平足灰陶壶.jpg

汉盘口平足灰陶壶

陶壶是古代盛酒或储水的容器。1977年5月出土于今永乐店镇德仁务村中晾鹰台遗址墓内。高35.8厘米、口径16厘米、腹径23厘米、足径16厘米。盘口,折沿,短领,圆肩,球腹,大平底。有博山盖侈口,折沿,纵分四区,区内各雕三层山。是东汉时期典型器物。

4-高戟耳圆腹三兽面足捉手圆盖灰陶鼎.jpg

战国高戟耳圆腹三兽面足捉手圆盖灰陶鼎

在中国古代,鼎的主要作用最初就是烹煮食物和盛贮肉类的一种器具,一般有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两种。但在大禹铸九鼎的传说之后,鼎就成为了一种传国重器,并逐渐发展成一种祭祀的器具,之后更是被认为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这件战国时期的高戟耳圆腹三兽面足捉手圆盖灰陶鼎通体高34.4厘米、宽(腹径)36厘米,重量5.504公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盖总体为侈口,平沿,圆平头顶。下面鼎身设为子母口,对设一高戟耳,圆腹,圆底,三兽面足。

该灰陶鼎整体造型硕大壮观,纹饰匹配恰当,结构稳妥合理,比例协调一致,曲线顺畅大气,古朴典雅美观。造型工艺较为细致,鼎身下腹部匀距呈三角状置设粘塑接三兽面足,为此鼎最具特色之处。从背面观察足为中空,兽眼圆睁,发髻卷曲,獠牙翘刺,面目狰狞,曲线粗壮顺畅。这体现了当时手工制陶业内陶窑工匠们高超精湛的技术水平。

汉彩陶蛋腹壶(通州区竹木厂小区于胜先生捐赠).jpg

茧腹彩绘灰陶壶

这件汉代时期的弦纹蛋腹彩绘灰陶壶,高26.5厘米、宽(腹径)29厘米、口径12.5厘米,整体外壁表面呈漆黑色,平滑略有光润。

该壶设计布局合理稳妥,结构比例协调一致,彩绘绘画工艺精美,古朴庄重典雅美观。其造型和装饰工艺较为新颖别致,撇口出棱唇沿,向上微叉直领,蛋腹或茧腹,腹下为喇叭口足,又泥质灰陶胎制,外腹壁面隐约可见彩绘图案装饰为此器最具特色之处,体现了汉代时期陶窑工匠们高超的制陶工艺技术水平。

4-红陶灯盏.png

汉代红陶灯盏

该件灯盏残高16.4厘米、宽(腹径)11厘米、足径13.5厘米。泥质红陶材质,呈风钟形状圈足,上接盘式灯油碗儿,油碗中央起直柱,应上顶接烛台惜残失,灯油碗也有残。

此红陶灯盏造形工艺较为细致,呈风钟形状圈足,又上接烛碗两用或者三用功能,红陶胎质为此最具特色之处,体现了汉代陶窑工匠们高超的制陶工艺技术水平。

此为当时社会民间日常生活实用器或者祭器,相当于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使用的煤油灯,天色暗下来时或者在光线黑暗的地方可以用它放上油点燃提供照明。

4-战国三足夹砂红陶燕式鬲.png

战国深腹三足红陶燕式鬲

陶鬲(lì),是中国古代一种很有特色的陶制炊器。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1995年7月,原宋庄乡今宋庄镇菜园村南出土一件深腹三足红陶燕式鬲,出土时已成残品,大体保存较好,此件战国深腹三足红陶燕式鬲残高26.8厘米、宽(腹径)15.2厘米。

其为侈口,折沿厚唇,束领,深弧腹下微收(放腹),平底,三锥足。泥质红陶胎,胎色橘红,胎质较为细密坚固,吸水力强,胎体较为均匀厚重,外壁素面较为光滑,略显有制作手指摁印痕。

该红陶燕式鬲布设合理,比例协调,古朴典雅美观。外壁素面显有制作手指摁印痕为其最具特色之处,体现了战国时期此范围内陶窑工匠们高超的陶器制作工艺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