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376期 >2022-03-17编印

社区“集”巧思 居民“秀”才华
24个城乡社区楼门院治理示范点全部建成
刊发日期:2022-03-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冯维静 

楼门院不仅能“秀”出居民才华,还能普及安全、法律和垃圾分类知识,展示楼门公约?这两天,小园社区的9个单元楼焕然一新,每天上下楼,居住在此的刘先生明显地感觉到楼门变美了:“楼门有彩绘,门禁系统完善了,楼门前张贴清晰的楼门牌号,楼道内墙壁线路整齐了、墙面刷白了、楼道灯具更新了,还增设了消防设施、垃圾分类设施……”

去年,通州区建设了24个城乡社区楼门院(村组)治理示范点,邀请社区居民齐参与,将楼门院打造成居民展示自我的空间。在赋予楼门院文化内涵的同时,将楼门院转化为传播文明的“窗口”,以党建引领、消防安全、传统文化、垃圾分类等内容为主题,引导居民践行文明新风尚。

中仓街道小园社区南小园4号楼1、2单元就在24个示范点之内,建设完成后,小园社区以点带面,开展了“多彩楼门·园中有你”楼门文化项目,将南小园3、4号楼的7个单元门也进行了建设升级。项目实施前期,社区居民通过“线上议事厅”踊跃提建议,前期通过广泛征集,最终确定了各单元门的楼门文化主题,分别为邻里和谐、法制安全、传统文化、绿色生活、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消防安全、家风家训和志愿服务楼门,实现“一门一主题”。楼门建设阶段,社区将征集到的作品在各个楼门中进行展示,并邀请青少年群体根据征集上来的主题进行创作,让居民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更有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脏乱差”楼门到 “楼门治理示范点”,玉桥中路23号院也发生了质的转变,这完全得益于居民自治。目前,楼门已逐步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人员和院楼门长、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产权单位代表等共同组成的“楼门治理组织服务团队”,通过多方联动、议事协商的方式解决停车棚难题。通过敲门入户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居民对于楼门院治理看法,深入挖掘居民特长,确定“童绘文明”“翰墨怡乐”“溢彩幸福”等多个不同楼门主题,23号院的多个楼道内不仅公示着楼门公约,还有各种居民手工作品。

通州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创建的楼门院治理示范点都有一个共同点,由党支部或党小组组建楼长、门长、层长为主的居民自治力量,建立楼门院议事机制。每栋楼设楼长1名,层长或门长若干名,另有3至5名居民志愿者,平房院组建小院委员会若干人,由党支部或党小组不定期组织召开楼门院议事会。通过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楼门院。

为实现社区治理规范化,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各楼门院治理示范点建立了楼门院公示牌制度,公示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包片社工、物业负责人、社区民警、消防员、楼门长、党员志愿者等服务管理人员相关信息,让居民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人。

同时,楼门院治理示范点还建立了楼门院议事会机制,通过议主题、议内容、议管理了解居民意愿,做到了问需于民、居民参与,从而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目标。

目前,全区24个城乡社区楼门院(村组)治理示范点已全部建成,各楼门虽有不同的特色和亮点,但都围绕着共同的主题——居民的事居民一起商量着办,居民的事居民自己说了算。今年继续探索治理重心延伸到小区、楼门,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居民的心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