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374期 >2022-03-15编印

老槐庄村“三步曲”
刊发日期:2022-03-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老槐庄村党支部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建起60亩的绿地公园,成为附近市民赏花踏青、遛娃散步的好去处。(资料图) 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老马,我们家厨房漏水了,您快过来帮我看看。”听见邻居招呼,66岁的马凤海撂下手里的事儿,快步赶到隔壁小院,麻利地关上水闸,检查厨房、回家拿工具,一通忙活。

66岁的马凤海是土生土长的永乐店镇老槐庄村人,这名老党员如今也是村里的街长。这些年,他亲眼见证着老槐庄从以前的“乱村”到如今的“靓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转变。在党建引领下,村党支部聚焦村内治理难点,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大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老槐庄村距北京市区将近50公里,东临天津武清,南邻河北廊坊,地处京津冀交汇处。现在的老槐庄村是一个整体迁建村,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由原址整体西迁一公里,在此扎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槐庄村是附近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村”“乱村”。

“那会儿都说‘嫁人不嫁老槐庄’,说我们是‘老坏庄’。当时村里偷盗事件常发生,别的村里自行车都是骑着走,我们村的自行车是扛着走。也因为穷,没钱修路。”马凤海说,“穷”和“乱”一直让老槐庄村民抬不起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村党支部重新建立起来,村民们有了主心骨儿,“偷窃、耍钱、醉酒闹事的情况越来越少,大家的心齐了。”老马说。

从“乱”到“稳”,村里发生了第一个转变。

在党建引领下,村里基层治理一级级迈上新台阶。这期间,村党支部带头干了两件大事:划分党员责任区、进行社区化治理。村里进入了由“稳”到“治”的第二个转变阶段。

从2008年起,老槐庄村开始社区化治理。这里成了全区第一个完成农村社区化模式自治的村庄。基层治理注重发挥村民自治优势,通过安装街门、设置多道岗哨等方式加强村内治安。

在此基础上,村里接着推行了街长制。“我们按照居住街道划分53个管理区域,每条街道由一名党员或村民代表担任街长,主要负责本条街道的安全防范、民事调解、环境卫生等。”村党支部书记马凤强介绍。

哪家门前没收拾干净,谁家两口子又拌嘴了,哪里临时需要帮忙搭把手……街坊有需求,都能找街长帮忙。

“每个街长负责的区域有10户左右,谁家有事都会先找我们,如果我们解决不了会向村里反映。”街长马凤海说。在他看来,街长制度的推行,不仅让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也倒逼村民们提高文明素养。“现在家家门口都干干净净,没有违建,没有垃圾,邻里和谐,谁也不想拖后腿。”

“日子安稳了,还得带着大伙儿奔小康。要想法带大家赚钱,一起过上好日子。”马凤强说。从此,村里进入了由“治”到“兴”的第三阶段转变。

通过调研,村里决定发展食用菌。先是成立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林地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此后,由合作社流转土地,统一建棚,实现林下冷棚标准化生产管理。最终,让更多的村民通过土地租金收入、入股分红,以及到企业和基地打工等形式提高收入,尝到甜头。

美丽乡村建设开始后,各种违建一并拆除,村委会利用空地,修整围墙,栽上银杏、海棠等绿化苗木,还建起凉亭,安装了室外健身器材。三个月的工夫,村里的第一个小公园就这样建了起来。

更厉害的是,村党支部还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建起了一个60亩的绿地公园,在公园里又增添了老槐庄村党员学习基地和党员警示教育基地两个党建学习基地。公园里环境优美,成了附近市民赏花踏青、遛娃散步的好去处,傍晚更是歌声悠扬热闹非凡。

村党支部还不断丰富完善村内的文化建设,图书室、电影院、球类活动室、室内健身房等场所陆续建了起来。每季度还把街长或村民请进“道德讲堂”,日常琐事、邻里纠纷,都能坐下来聊一聊。入心入理入情,街坊邻里间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村里12345“接诉即办”如今做到了村内“零”诉求。

老槐庄村探索出的基层党建治理经验,如今在永乐店镇已经处处开花。

近几年,永乐店镇党委结合新市镇的功能定位,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持续深化“四评机制”,深耕细作,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下转2版)

(上接1版)镇里推广实施“两级协调、三级管理、全民参与”的“街长制”。强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等各项任务细化分解至每条街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街巷,大事不出村镇”。全镇共选配街长1048名,其中党员占比达85%,全覆盖式联系服务辖区1万余户村民。2020年以来,全镇街长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99条。解决矛盾纠纷、开展环境整治、劝导不文明行为……处处可见“街长”身影。

镇党委书记王艳表示,党建引领已成为永乐店镇谱写基层治理的“主旋律”。在重大项目方面,镇党委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为疏解承接跑出“加速度”;疫情发生以来,永乐店镇主动对接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开展联防联控,统筹240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群防群治力量,紧盯津冀进京方向检查站和卡口,构筑“首都外围屏障”;在接诉即办方面,镇党委开发了接诉即办管理平台,2021年市级直派诉求办理成绩在全区11个乡镇排名第一;农村面貌整治中也充分发挥党员责任区、街长制优势,党员干部带头拆除村内83.6万平方米私搭乱建,人居环境“清脏、治乱、增绿、控污”效果明显。此外,户厕改造、垃圾分类、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短板等一批“民生实事”也离不开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