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373期 >2022-03-14编印

“唱片”镌刻下“双奥之城”的难忘回忆
刊发日期:2022-03-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高倩 路艳霞 韩轩


昨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闭幕式现场。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闭幕视频以“唱片”记录2022精彩


3月4日,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一圈圈同心圆贯穿全场,诉说着“团结、友谊、平等”的美好寓意和残健共融的理念。9天后,温暖的同心圆延伸变化,再次在鸟巢中绽放。

闭幕式导演沈晨介绍,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策划开始于2020年,历经了几十稿的修改。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下,同时考虑到疫情防控等现实因素,最终制作和排练时间不到两个月。参加本次闭幕式的演员共有约800人,其中30%左右为残疾人。“这800人中,大概有80%也参加了开幕式的表演。”沈晨说。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只有9天,节奏非常紧张,因此在开幕式彩排的阶段,“我们就抢出了一些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闭幕式的合成。整个过程中,大家都非常辛苦,残疾人朋友们和我们一起日夜鏖战。”

与冬残奥会开幕式一脉相承,闭幕式同样聚焦于残疾人本身,同心圆的理念也被保留,并继续丰富发展。“我们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舞美道具,它有将近20米长,非常精致写实地还原了留声机的唱针。在几位残健艺术家的共同推动下,‘唱针’缓缓来到场地中,所有的仪式和表演环节从这里开始启动,鸟巢的圆形空间转变成了一张张‘唱片’。”

冬残奥会闭幕式以“在温暖中永恒”为主题,“唱片”的灵感是破题关键。“我们一直在寻找具体的形象来呈现主题。”沈晨解释,“永恒”关联着时间,而“时间是很难表现的,大家经常运用的就是时钟。但如果把这个形象放在鸟巢里来完成冬残奥会闭幕式,好像就把事情讲小了,有所欠缺。”到底该如何破题呢?一个偶然的下午,沈晨看着鸟巢整体的场地,突然想到,能不能辅以舞美道具,再次利用开幕式上的同心圆?

“我们希望能用一个艺术形象从整体上把闭幕式勾画出来,让它像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于是,主创团队想到了唱针和唱片。转动的唱片既昭示着时光的流逝,也是回忆的见证和镌刻,“这些‘唱片’记录着冬残奥会难忘的9天时间和‘双奥之城’的回忆,它们也可以很好地把各个仪式环节、表演环节联系在一起。到最后,我们拿起‘唱针’,主火炬慢慢熄灭,但人们心中的火焰永远明亮,曲终人未散。这个核心的视觉形象确立后,经过多轮汇报,都很被认可和喜欢,从半年前到现在,它基本上没有被修改过。”


“BEIJING”和“北京2022”绽放鸟巢上空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伴随着场馆内的节目表演,绚烂的焰火在鸟巢顶上绽放,北京的夜空中出现了“BEIJING”和“北京2022”的烟花字样。灿烂焰火将温暖与希望传递给全世界。

一闪一闪,在鸟巢的上空有一片光在闪烁,那是雪花从天上飘洒下来,也是运动员们心中的光芒在点亮世界。紫色花束从鸟巢上空喷薄而出,逐渐变成银色,和上空的雪花融为一体,寓意着北京2022冬残奥会,运动健儿9天的奋勇拼搏,书写出精彩人生。

紧接着,雪花落下,化成水滋润大地。白色的光点从鸟巢顶部开始升起,在光芒中一棵柳树正在茂盛生长,柳树的身旁有花束的陪伴,当柳树变得高大挺拔之时,花束也在夜空中爆裂成花。在这个春天,全世界冬残奥运动员在北京圆梦,他们的努力、勇敢和阳光的精神,就如同这些绚烂的焰火一样,闪亮在全世界人的眼中。

据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介绍,为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焰火燃放任务,东信烟花集团历经长达100多天的研发过程,图纸绘测、产品配方、焰火试放……每个环节精益求精、优中选优。将近70天的焰火燃放施工,燃放团队夜以继日,为世人留下美好记忆。

冬奥会开幕式上,银白色焰火闪耀鸟巢,“SPRING”的绿色点缀其中,在中国“立春”的特殊节气里迎客松绽放鸟巢。冬奥会闭幕式上,“ONE WORLD”、“ONE FAMILY”打出中国“天下大同”的气魄,在一朵雪花的见证下,冬奥会将全世界人团结在这场冰雪奇缘中。

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鸟巢上空绽放紫色雪花,化作紫色星海,冬残奥会logo在北京的夜空熠熠生辉,中国用笑脸欢迎所有人的到来。最终,在闭幕式上的灿烂星辉中,冬残奥会的感动时刻在温暖中映现。


盲人歌手唱出“爱的感召”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伴随着经典的《You raise me up》的旋律,四位盲人歌手带领众人高歌,背后还有残疾人艺术家翩翩起舞。其中一位演唱者,就是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在手心展现“最小会徽”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盲人艺术家王琦。

这首歌在“爱的感召”环节演唱,地屏上打出旋转的CD的画面,图案变换中还展现出笑脸,演员们高歌经典旋律,传递心声。“这是一个集体项目,我们四个人相当于领唱。”王琦介绍,四人中有三人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另外一位来自北京联合大学。

王琦并非先天失明,而是因少年时一场意外导致全盲。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王琦成为一名萨克斯演奏家,屡获国际大奖。作为一位演奏家,这次跨界担任领唱,并与其他几位盲人歌手合作,王琦找到了新的默契。“无论是盲人歌手还是盲人乐手,我们之间的配合都是非常独特的,因为我们没有乐谱,是靠心在感受。”因为视障的原因,盲人艺术家无法读谱,“刚开始学的时候只能背谱,但时间长了,我们的耳朵越来越灵敏,基本听到旋律就可以印在脑子里。”

健全人做合唱表演,演员在台上可以通过眼神沟通,相互配合,对于盲人歌手来说却成为难题。王琦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团员平时就生活在一起,排练、学习都在一起,这次为了冬残奥会闭幕式排练时,四位歌手也吃住在一起,聊生活,也聊艺术上的想法,“排练的时候,我们能自然而然地往一个地方去想,比如哪里渐强,哪里渐弱,都很默契。”他兴奋地说,“在舞台上我听到一个人在哪个地方呼吸,就知道他下一口气要在哪里接。”

王琦是一位有着“双奥”经历的艺术家,2008年北京残奥会时,他就参加了在天坛举行的圣火采集仪式,再加上今年的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他也参与了北京“双奥之城”的达成。“我心情很激动,北京是第一个双奥之城,在我的人生中,正当壮年的时候参与了这两次盛会,心里十分感慨。”

从2008年到此次冬残奥会,王琦也明显感觉到全社会残健共融的发展。“我们不仅仅通过这个节目告诉大家我们在表演,更重要的是,今年开闭幕式的节目中,很多节目是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完成的。”王琦说,“我相信,通过我们的配合,大家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对我们这个群体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13套定音鼓拓展音乐创作的全新可能


在13套定音鼓的敲击中,“时间”的脚步坚定向前,奔流不息。自冬残奥会开幕以来,9天内运动员奋勇拼搏的感动、赛事的精彩高光瞬间等被不断回溯,最终定格于开幕式上火炬手李端点火的时刻。一位盲人小提琴家的琴声响起,雪花台上的主火炬开始缓缓熄灭。残健艺术家们将“唱针”推离场地,时间仿佛在这时凝滞、静默……

“我们想为大家留下一份回忆和更多眷恋。”闭幕式导演沈晨说。在此基础上,主创团队也期待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比如那段由13套定音鼓演绎的音乐,就是中国作曲家们的大胆实践。

“定音鼓是打击乐器,用打击乐来塑造形象是非常难的。”沈晨说。闭幕式音乐总监商君立进一步解释,“定音鼓的音高本身不是那么明确,普通听众很难辨别。一套定音鼓抡起来都像打雷一样,13套同时进行,该是什么样子呢?最初,我们觉得13套定音鼓只是一个‘概念’。”但沈晨坚持,闭幕式的舞台上应该有中国艺术家的音乐创意。尽管13套定音鼓的设想几乎被作曲家们一致反对,他仍然告诉大家,“我们要完成一代音乐工作者应该作出的贡献,为世界音乐提供一个方向。”

为什么执意要选用13套定音鼓?沈晨解释,这段音乐有着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的寓意,“13”代表着13届冬残奥会的历史,定音鼓的声音恰似时钟秒针“滴、答、滴、答”的节奏,而“时间”正是整个闭幕式主题“在温暖中永恒”的落点。

“前期阶段,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磨了两个多月才找到一些感觉。”商君立回忆,起初,3位作曲家着手创作,但写来写去,似乎总是差点儿意思,直到作曲家李世成的创作带来了突破点,“我剪了一段他的音乐,大家一听,感觉不错,就让他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往下写。”在商君立的配合下,13套定音鼓最终汇成了这段令人难忘的旋律。

闭幕式上,12位健全人鼓手站成一圈,另有一位残疾人鼓手站在圆心,如同时钟的表盘。音乐从26秒的引子中开启,随后,现场的鼓手们“严格地按照时钟的概念进行了两圈,每圈都是60秒。一部分定音鼓一直在还原秒针‘滴、答’的概念,其他的重音在第一圈里依次点亮12个点位,第二圈是定音鼓的华彩,之后的音乐展开、发展,比较有未来感,也带着一定的实验性。”商君立说。


闭幕式手册加入盲文设计更温暖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昨日,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夏小奇带领团队设计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手册,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翻开手册,页面上不规则排列的“小蓝点”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以盲文为设计灵感来源的流程序号。”夏小奇说,冬残奥会上,视力障碍运动员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团队在闭幕式手册中首次加入了盲文的设计。“由于印刷时间、制作工艺等原因,手册最终未能呈现出盲文的击凸效果。”尽管留有遗憾,但团队依旧希望通过盲文的设计向观众传达对视障者的关注、关爱和关怀,体现暖意。

“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夏小奇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有的页面运用了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与和平。夏小奇说,希望手册能够永恒记录这美好而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