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新闻总第351期 >2022-02-18编印

志愿时长500余小时 每天记录志愿者的工作
和“冰墩墩”斗舞的志愿者来自通州
刊发日期:2022-02-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群琛

4-5.jpg

通州姑娘徐天然在冬奥会赛场工作。

志愿者和看台上的“冰墩墩”旋转、跳跃,他们的步调整齐划一,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近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看台上,一段志愿者与“冰墩墩”斗舞的视频火遍网络。视频中跳舞的志愿者是北京化工大学大三学生徐天然。她说,因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气温较低,为了带动观众热身,自己才与“冰墩墩”斗舞。“很多人都觉得很治愈,看到这段舞可以给大家传递积极的力量,我也倍感欣慰。”

今年21岁的徐天然是通州姑娘。她热衷于志愿服务,志愿时长已累积500余小时,也是学校的“十佳志愿者”。目前她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进行赛事服务领域的运行支持,负责推送新闻、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编辑志愿者刊物等工作。她说:“因为我热爱且擅长摄影,所以很荣幸地加入到了宣传组。

徐天然所学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辅修网络与新媒体,这些都与她的冬奥志愿服务岗位有一定关联。作为宣传组中的一员,工作离不开电脑和相机,她将所学的计算机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到了志愿服务中。她说:“大部分志愿者为观众和运动员服务,而我是为所有的志愿者服务,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的工作场面,并挖掘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

为了捕捉到志愿者们忙碌的镜头,她背着相机在场馆内外爬上爬下;为了让稿件更加鲜活,她也经常在工作区写文稿、排版,晚上回到驻地还要剪视频。宣传工作从早忙到晚,徐天然的热情却始终不减。

徐天然喜欢记录生活,擅长拍摄短片,因此她把平日的创作热情都用在了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她说:“前几天我拍摄、剪辑的志愿者贴春联、观看开幕式的博客视频登上了多个媒体平台,希望接下来可以继续用镜头记录并展现志愿者的风采。”

徐天然在小学时就与奥运结缘。7岁那年在一次演出中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伴舞。也是在2008年,徐天然的母亲成为了一名残奥会志愿者。她说:“2008年北京残奥会时妈妈曾为奥地利残奥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志愿服务当过翻译。这次我从她手中接过接力棒,带着妈妈的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冬奥会的赛事服务中。而且北京冬奥会的火炬也来到了大运河畔,作为通州人更应该出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