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新闻总第349期 >2022-02-16编印

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发布会
生态文明建设点亮“绿色冬奥”
刊发日期:2022-02-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今年,北京将再增加15万亩绿化面积,实现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圆满收官。图为通州区大运河水梦园湿地公园。(资料图)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张群琛

昨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发布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将再增加15万亩绿化面积,实现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圆满收官。延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冬奥会,赛区内的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场馆全部由绿色100%电力供应;200多辆氢能源大巴车投入到赛时交通服务保障中,这些车辆也将作为绿色冬奥遗产服务城市公共交通。


石景山、延庆两区落实“绿色办奥”理念

北京市石景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先侠表示,2019年起,石景山区仅在长安街西延线石景山路两侧就新建和提升改造了13处公园绿地,包括新安城市记忆公园、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石景山景观公园等,形成人在林间、楼在林中、人和自然和谐宜居的城市森林公园群,总绿化面积达到794公顷。

其中北京冬奥公园是亮点项目。“因为石景山区西部永定河沿岸紧邻北京冬奥组委和首钢滑雪大跳台,公园分三个区,北部为郊野湿地区、中部为工业遗址景观区,南部为城市森林区。内有冬奥之环、冰雪森林、火车乐园等景观和北京市首条全封闭的马拉松路线,北京冬奥公园总面积1142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26公顷,绿地面积506公顷。”李先侠说。

延庆区副区长颛孙永麒介绍,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延庆赛区以“绿色办奥”理念为指导,将“两山理念”贯穿场馆建设全过程,生态保护与冬奥工程建设一体化推进,历时六年将“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核心设计理念由蓝图变成现实。在生态修复方面,由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18位教授组成顾问团,完成赛区及周边2000公顷范围内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全程监督指导完成赛区216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工作。

延庆赛区的场馆也始终坚持绿色低碳。颛孙永麒介绍赛区内的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场馆全部由绿色100%电力供应;200多辆氢能源大巴车投入到赛时交通服务保障中,这些车辆也将作为绿色冬奥遗产服务城市公共交通。延庆区同时着力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致力于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文化旅游方面擦亮生态底色,冬奥、世园、长城三张“金名片”联动,做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此外,一批国际品牌酒店集聚,民宿快速健康发展,获评首批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突出生态友好,构建“一核四区”空间格局,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园艺、体育科技、无人机产业集聚企业近千家、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20家,氢能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获评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今年北京将再增加15万亩绿化面积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说:“2012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了以两轮‘百万亩造林’为主的大规模绿化建设,对优化北京的绿色生态空间格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于2018年启动,四年来完成绿化造林85.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6%,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森林蓄积量达到269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平方米。今年北京将再增加15万亩的绿化面积,实现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圆满收官。”

高大伟介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乡土长寿树种使用比例达85%以上,实现了“从种植树木到营造森林”的转变。同时充分利用拆迁腾退地,建设了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等绿色休闲空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生态惠民的能力和市民的绿色获得感不断增强。

资源保护的成果同样显著。高大伟指出,去年发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中收录的陆生野生动物达596种,充分印证了北京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85%。同时,全市通过建立示范区、保育小区等措施,加大森林健康经营力度,提升森林生态作用和碳汇能力。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环境协同共治

“2021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优良天数增加到288天,占全年的78.9%。”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建华说。

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是全社会齐抓共管多元施治。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职责;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来防治大气污染。发布修订了41项大气污染防治类地方标准,促进治理技术突破和管理机制创新。累计出台清洁能源改造等70余项经济政策,逐步建立起地方环境政策体系。

其次是运用科技手段更加精准开展污染治理。开展了PM2.5来源多轮解析,精准溯源,找准治理目标,制定精准治理措施。建立了覆盖“天空地”的高密度监测体系,不断用新技术提高治理水平。

区域协同也很重要。于建华解释:“大气是流动的,所以要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协同共治、联防联控。各部门协同建立了包括科技治污、信息共享、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及执法联动等机制,推动京津冀三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协同立法;统一实施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共同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实现了区域空气质量的同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