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346期 >2022-02-13编印

红红火火过大年
刊发日期:2022-02-1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雄安人在副中心创业

本报记者 田兆玉

早晨八点半,张辛泽已经赶到了公司。习惯早到公司半个小时的他,要在公司上下走上一遍,仔细查看各个角落。“早点来处理一些公司的事情,转上一圈,自己心里也踏实。”

今年36岁的张辛泽来自河北雄安白洋淀,小时候最让他喜欢的莫过于放学后和小伙伴们扎进淀子里玩水。长大后,他进入当地的业余体校进行专业游泳训练。15岁时,怀揣梦想的他只身来到北京寻求发展。

“那时候我一边在海淀体校分校上学、训练,一边在游泳馆担任游泳教练和救生员,两份工作收入更多一些,虽然自己累点,但是不用给家里添麻烦。”张辛泽在工作中发现,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健康理念。“当时我就想,如果有机会也要开办一家体育企业,用健康理念影响更多的人。”

2005年,张辛泽来到通州工作,并在这里赚到了第一桶金。“和几个朋友合作租了泳道,办游泳培训班,刚开始也不太好,后来有一个小朋友学完后,就带来了很多幼儿园的小伙伴。”有了稳定的生源,张辛泽的游泳班火了起来,他率先在业内提出“25米脱漂游进”的结课标准,每个孩子根据进度不同区别对待,学得慢的下课后单独进行辅导,并承诺所有学员,不达标免费补课至考核通过,得到教练和家长的认同与好评。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张辛泽也等来时代发展机遇。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他回到通州注册成立中体盛世公司。从一家店到两家店,张辛泽为通州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身服务。如今,中体盛世已有27家直营店、480位员工、经营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旗下服务会员30余万人,每家店都有独具特色的定位,有的是传统型健身房,有的是智能化的新型健身房。

他始终不忘初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副中心建设及公益事业添砖加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张辛泽迅速组织公司员工行动起来,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疫情初期,我了解到社区防控一线存在防护物资缺口,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张辛泽组织员工开展募捐活动,并将捐到的钱购买医用口罩2.4万只、84消毒液2300公斤、进口医用手套11000只等防疫物资,第一时间将总计价值百万元的物资捐赠给通州区基层防疫一线,缓解了部分社区防疫物资短缺的局面,从而成为通州区首家捐赠紧缺防疫物资的民营企业。

“雄安是我的故乡,副中心是我的第二故乡。”从毕业后张辛泽决心创业,便选择了扎根在通州,如今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全部也都在这里。“副中心以及首都居民们越来越注重体质健康的发展、身心素质的提高,我作为一名健身行业从业者,会继续推动全民健身不断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张辛泽说。


副中心精彩文化活动闹元宵

本报讯(记者 张丽)“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又到元宵佳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主题文化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面塑、景泰蓝掐丝画、古诗词诵读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市民欢度元宵节。

2月14日和15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将在运河文化广场开展景泰蓝掐丝画和面塑两场体验项目,让市民现场体验景泰蓝掐丝画的制作方法,了解景泰蓝这一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品,进一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面人是通州区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推出的面塑活动将让参与的市民使用面粉、糯米粉、石蜡、蜂蜜等原材料,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塑造作品,从而深入体验面塑这一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文化,历久弥新。2月14日,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还将推出“茶·画·汇”系列活动之白茶与手绘,邀请茶艺讲师在线传授白茶的制作工艺、分类以及茶叶的冲泡要求,并进行示范。同时有手绘老师讲解绘画基础知识,基础的色彩原理及调色方式,教您绘制一幅水墨画。

2月15日,“欢乐元宵节 诗词诵经典”活动也将在线上推出,诗词达人邀您一起品读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分享古诗词之美。此外,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还将在线上推出手工灯笼制作、猜灯谜活动。

张灯结彩闹元宵,精彩演出接连不断。2月12日到13日,儿童剧《糖果森林》、京剧《坐宫》、烛光音乐会等6场精彩文艺演出将陆续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基地、台湖演艺车间和通州区文化中心剧场推出,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此外,永乐店、漷县、张家湾等8个乡镇街道也将在2月15日推出云上年画展、最美唐诗宋词度元宵文化活动,让市民欢度元宵佳节。


千枚元宵送给留京过年租户和优抚对象

3-2.jpg志愿者们一起动手搓馅、和面、包汤圆。记者 张丽/摄

本报讯(记者 张丽)搓汤圆,庆元宵,团团圆圆过大年!日前,潞城镇大营村的志愿者们齐聚一堂,动手搓馅、和面、包汤圆……12名志愿者分工明确,将芝麻、花生炒熟弄碎并拌上蜂蜜、桂花的馅料包进面团里,送给镇域内留京过年的租户和孤寡老人、残疾人等。

村民志愿者袁卫红说:“现在大家吃的汤圆都是买的,手工做得很少。我们村手工制作汤圆用得都是实实在在的馅料,为的是把我们的心意包到汤圆里去,让我们村的租户、孤寡老人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活动前一天,为了给包汤圆活动做好准备,4名志愿者从晚上7点开始炒制馅料,一直忙活到9点,清晨又来到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和面。为了让汤圆显得好看,大家特地准备了黄米粉和江米粉两种颜色的面团,将搓好的汤圆以每盒15个的数量装至保鲜盒。

在大营村住了近4年的闫世鹏说:“在大营村住,感觉特别幸福,跟邻里相处得很融洽。今年过年虽然没有回家,但是收到了大家满满的关心。元宵节前还为我送了一盒汤圆,心里真是暖暖的。”

大营村党支部书记裴春兰说:“今天举办这场包汤圆的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感谢支持防疫政策、留京过年的租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村里的优抚对象送上温暖,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

话音未了,一盆面又上桌了,志愿者们撸起袖子忙碌着,他们将完成上千枚汤圆,让更多的人品尝来自大营村的祝福。


福利院“妈妈”陪孩子过元宵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春节意味着团圆,穿新衣、吃饺子,这些普通家庭孩子过年必备的标配,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也能享受到。今年元宵节,通州区社会福利院里的“妈妈”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院里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元宵佳节。

“我包的饺子好看,强强肯定爱吃!”“那我给小花捏个小刺猬吧,她肯定高兴!”过年这些天,通州区社会福利院食堂里,10多位“一线妈妈”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食堂玻璃上贴着窗花,从色彩上就能感受到春节的喜庆。“除夕、初一、初五,我们都在一起包饺子,这是福利院的重要活动。”今年是化莹莹在福利院里过的第二个春节,在她心里,早已把福利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哪个孩子一哭,她立即跑过去,抱一抱,摸摸孩子的额头,生怕孩子饿了或病了。化莹莹说,这里的大部分孩子身体有残疾,他们太缺乏关爱和温暖了。为了给孩子们营造真实的家庭氛围,化莹莹每天和孩子同吃同住,时间长了有了感情,一个微笑、一声含糊不清的“妈妈”,都能让她感动半天。

过年不能和家人团聚,全年基本都在福利院照顾孤残儿童,化莹莹说,她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也挺想孩子的。工作多年来,她没有陪家人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心中对家人充满了愧疚感,只能在休年假时多补偿家人。“这里的‘妈妈’基本上都是在福利院过年,家里人也已经习惯了,有些孩子生活还不能自理,越是过年的时候,我们越得陪着他们。希望我们的努力和爱,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春节期间,还有许多独居、高龄老人在家度过春节,结合防疫政策,各个养老驿站的“孤独热线”连接一位位独居老人,用温馨关怀的话语温暖老人们寂寞的生活。“每逢节日,老人们的孤独感比平时更明显。”西营前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王晓辉说,她一直记得一位社区独居老人曾对她说过,过年准备的糖果瓜子虽早已摆上了桌,但因为没人吃更显得冷清。为此,王晓辉每年春节都会与志愿者拜访孤老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虽说上门拜访的时间少了,但隔几天就会打电话问候一下,“相比物质上的帮助,当代老年人更需要精神交流和心理慰藉。”王晓辉说,“只有了解了老人们心中所想,才能知道他们的生活所需,才能让当代老人真正实现幸福养老。”

记者从通州区民政局获悉,为切实保障春节期间养老机构老人和困难儿童的物质所需、心理慰藉,民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为老人和孩子送去温暖,守护“一老一小”的“幸福味”。养老机构充分利用移动社交软件,架起老人与家属间的沟通桥梁,缓解双方焦虑心情;同时,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让老人欢声笑语迎新年、庆元宵。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开展困难家庭儿童关爱活动,强化精神关怀;积极推进救助保护机构建设,为流浪乞讨、遭受侵害等困境的未成年人提供救助帮扶,打造“庇护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