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语涵)冬奥会开幕前夕,在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北和延庆两大基地,8位身材轻巧的氢能无人机“电力保镖”正式上岗,对风机、光伏板、500千伏高压线路等关键输电场景开展巡检,确保冬奥绿电供应安全。在这8位“电力保镖”的背后,有一支来自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央企“技术天团”。
北京冬奥会成为史上首个实现100%绿色供电的冬奥会。用张北的风和日光点亮北京的灯,“绿电”如何穿过崇山峻岭间长达666千米的输电线路,安然抵达赛区?8位特殊的“电力保镖”在冬奥会开幕前夕悄然上岗,它们是由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复合翼、固定翼、多旋翼3款氢能无人机。“此次正式上岗作业,标志着新能源无人机从研制期走向示范运行。”中国商飞北研中心总师杨志刚语气里透出兴奋与期待。
相比过去无人机巡检大多只能搭载相机实现拍照功能,这次的无人机“保镖”更加智能。飞行平台加装了中国联通研究院研发的5G机载终端“彩虹一号”,以及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的自主创新技术——巡检图像智能识别模型算法,实现超视距飞行和人工智能识别能力。
无人机拍摄的图像经过智能识别筛选后,可实时回传至云端平台,快速高效地评估图像是否满足要求,电网设施是否存在缺陷。“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和新能源无人机的结合,颠覆了传统巡检作业模式,向自动化、主动化的智能运检模式迈进了一大步。”国网智研院计算所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吴鹏表示。
新能源无人机能够翱翔于天际并不容易。首个难关就是要找到能够适应高空干冷环境,同时续航时间够长的环保“大心脏”。为此,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入进来,自主研发了“氢腾”电池系统。加装了氢动力的新能源无人机,不仅重量轻、噪音低、零碳排放,还突破了低温、续航等瓶颈,固定翼状态可实现超过24小时续航,山高路远、严冬高寒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