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强
清晨6时,通州区西集镇杨家洼村,大部分村民还在熟睡。村南,北运河畔,灯火通明,一座新船闸建设正酣。预计今年6月北运河京冀段将实现通航,届时这里将成为京冀的水上门户。
53岁的木工赵连凤,来自河北涞源。在生活区就着咸菜吃了个馒头、喝了碗热粥,他裹上棉大衣,戴好安全帽、手套、口罩,就往工地上赶。路灯下,一个个“黄帽子”步速都很快,彼此之间交流不多。
为什么这么着急?“工期紧,现在工地上黑白班倒着干,我们这拨人今天上白班,6点半必须到作业面上。”老赵说着,脚步没停,又紧了紧安全帽,“我和兄弟们都是老木工了,心里明白,绝对不能耽误混凝土浇筑。延误了工期,丢人!”
在工地上,木工老赵负责搭建模具。就好比制作蛋糕前要建模,杨洼船闸因为结构复杂,浇筑混凝土前,需要木工根据设计图纸,爬上脚手架放线、定标高,再麻利儿地在架子之间来回穿梭,不仅要拼模板,外围还要用木桩和钢筋、螺栓绑结实。
木工可以说是工地上最辛苦的工种。杨洼船闸施工高峰日每天浇筑2800方混凝土,多亏了木工,每天加班加点、一丝不苟搭好模具。除了工期紧,建设杨洼船闸更大的困难在于天气——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在冬季。如果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层温度达不到要求,质量很有可能受到影响。记者望向船闸主体结构,防火棉被已经把整个船闸包裹得严严实实。
老赵就是在这“大棉被”里面给船闸搭建模具。“有了这保温,干起活儿来没那么冷了。”开工之前,他还要习惯性地找块水泥地跺跺脚,把鞋底的泥土震下去,“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我媳妇儿都嘱咐,干木工每天都得爬架子,脚可不能滑。”老赵说,工地上走不开,北京疫情又有反复,他已经决定今年春节不回老家了,就在工地上过年。“过年了,我有两个愿望,一是工友们都能平安;二是疫情赶快过去,这样即便我过年不能回家,家人们也能来这儿看看我。”老赵或许有所不知,和他做出一样决定的,杨洼船闸工地上还有50多人。
临近中午,记者又在生活区食堂门前碰见了正要打饭回宿舍吃的老赵。“食堂的红薯粉条,跟老家一个味儿!”老赵的饭盒里,一边是猪肉炖粉条,一边是热气腾腾的米饭。趁着中午休息时间,老赵打开了宿舍空调取暖,一同打开的,还有话匣子。边吃午饭,老赵边和记者聊起了家常,语速也比清晨慢了不少。
“100多天没回去了,眼看要过春节了,咋能不想家呢?孙女一周半了,太想抱抱她了。”老赵说,自从去年9月杨洼船闸开工,他就一直在工地上忙碌,“等船闸如期竣工了,我肯定得回去一趟,都和老婆说好了,到家第一顿饭就吃涞源特色的红薯粉条炖豆腐,还有蒸年糕,蘸着白糖吃……”
听到老赵介绍家乡美食,记者乐了,陪同采访的项目负责人也跟着乐了,说道:“赵师傅,您帮忙问问工友们,还想吃什么家乡美食,食堂尽力满足大家!过两天,咱一起在工地上贴对联、挂灯笼,添添年味儿!”记者采访发现,工地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尽早实现京冀通航,努力把北运河打造成为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