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人物总第333期 >2022-01-26编印

巧手慧心迎冬奥
刊发日期:2022-01-2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田兆玉 郭丽君

剪纸、泥塑、花丝镶嵌……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副中心居民纷纷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盼和美好祝愿。

地点:奥体公园

主角:孙士奇

大板子风筝祝福冬奥

4-孙士奇.jpg

孙士奇(右)和伙伴一起制作冬奥风筝。

74岁的孙士奇,是个风筝迷。20年前,他加入了通州区风筝协会,成了一名爱制作、爱钻研、爱创新的风筝达人。

走进位于奥体公园的通州区风筝协会,展示室里的风筝各具特色,平面的、立体的、多边形的……有福娃造型的、有飞机火箭的,还有老北京沙燕儿……孙师傅颇感自豪地说:“这里面好多风筝都是我做的,就喜欢这个,爱研究这个。”

最近,孙师傅又在忙着制作一个“大家伙”——冬奥风筝。“北京冬奥会临近了,能够承办冬奥会,我认为是咱们国家实力的象征,我就想着该怎么表达这种期盼的心情呢,干脆就做只大风筝,把对冬奥会的祝福都写在、画在风筝上。”

“三角形的软板类风筝容易携带、稳定性好、易飞。”经过反复对比,孙师傅在十多个品种中选定了风筝外形,“这只风筝不能用竹子做了,得换成碳杆,这样受力更强,布面就选择了又白又结实的降落伞布,这样风筝整体重量轻、飞得也稳。”在一次次筛选后,孙师傅最终敲定了制作方案。

忙活了整整三天,三角类软板冬奥风筝完工了。白色的风筝布上,冰墩墩憨态可掬地正热情招手,另一端搭配了冬奥LOGO。别看只是这两幅画,却让孙师傅没少着急。“朋友帮我从网络上打印了这张图片,可是图片太小,我一遍遍将比例放大,在纸上反复试了好几次,最终才在风筝布上下笔,冬奥是大事,这画必须得和原版一模一样,不能走形儿,要不然飞上天了让人家笑话。”对自我高要求的孙师傅,在助手周道正的帮助下,经过反复调试,这只板子类的大型风筝稳稳地飞上了天。风筝尾巴上,还挂了一条长长的红布,“通州风协老干部风筝队喜迎冬奥会”几个大字印在了尾巴上,“板子类风筝一般都是带尾巴的,我们就想着正好把这几个字加上,表达大家热盼冬奥的心情。”

看着大风筝飞上天,孙师傅感慨:“过去小时候想用报纸做个风筝都没材料,那时候家里太穷了,现在国家发展强大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像我现在就月月有钱拿,吃穿不愁,我就盼望着咱们国家的健儿在冬奥会上多拼金、多拿奖牌,让世界知道中国是个体育大国,是个体育强国。”

地点:北苑街道北苑桥社区

主角:雷虹

刻纸能手“刻画”冰雪健将

4-桥雷虹.jpg

雷虹展示自己的冬奥主题刻纸作品。

刻纸,是剪纸的一种,与剪纸、撕纸统称剪纸。剪纸是以剪刀为主,刻纸是以刻刀为主,撕纸是以手工撕为主。剪刀剪出来的剪纸浑厚粗犷,刻刀刻出来的剪纸线条流畅,撕纸虽然边缘不齐,但有制印的“金石味儿”。剪纸艺术作为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在北苑街道北苑桥社区,就“藏”着这么一位“刻纸能手”。

大红色的纸张上,经过一刀刀细心镌刻,造型动感的滑雪健将跃然纸上。画面中,身穿专业滑雪服的运动员脚踩滑雪板,在冰雪中飞驰,白色的剪纸套印在红色背景纸上,画中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说起这套冬奥刻纸系列作品,雷虹说:“我一直十分喜欢民俗文化,几年前和西城区一位民俗老师学习剪纸,后来就越来越喜欢。”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功底,她还特意去学习了国画,“比起剪刀,更喜欢刻刀,现在的工具都非常精细,刀尖很软,一刀下去力量稍重或稍轻,都会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正因为她的细心,老师很愿意将精细复杂的作品交给她完成,雷虹也乐在其中。

随着冬奥会临近,她萌生了制作系列冬奥刻纸的念头。先生刘红武平日喜欢绘画、擅长摄影,知道了妻子的想法后,便打起了头阵。“找出中意的照片,我临摹改成更适合剪纸形式的底稿,妻子再进行二次加工,才有了眼前的作品。”刘红武指了指画面中的镂空处,“刻纸作品要想灵动,全靠一刀刀堆积出来的镂空感。”

现在,俩人时刻关注着冬奥会的信息,“家门口办的体育盛会,我们肯定支持。”雷虹说,“我们还会创作更多刻纸冬奥作品,将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以另一种东方之美展示冬奥魅力。”

地点:北苑街道温馨家园

主角:时仙春

景泰蓝掐丝定格灵动瞬间

4-时仙春.jpg

时仙春(左)教学员制作景泰蓝。

景泰蓝、花丝镶嵌作为“燕京八绝”,近几年来新品大量涌现,可谓亮点纷呈、可圈可点,反映时代生活,备受百姓喜爱与推崇。北苑街道温馨家园有一位指导老师,就是花丝镶嵌的爱好者。在她的巧手之下,制作出了一系列冬奥特色展示品,成为温馨家园里的一景儿。

片片雪花中,身穿红色运动服的滑雪健将手执雪杖,飞速前行;脚踩单板的运动员,身体压低,直视前方,在雪地中自由驰骋;冰天雪地中,可爱的冰墩墩欢快奔跑,灯笼造型的雪容融格外喜庆。这套作品,让时仙春整整忙活了好几个月。

一年前,喜好花丝镶嵌这门传统技艺的时仙春和通州花丝厂一位老师傅学习,有着多年服装设计功底的她,初学时也觉得这门手艺并不容易。“光是掐丝一道工艺都很考验技术,掐出来的线条、弧度要达到灵动,绝非一朝一夕能练就的。”虽然有绘画功底,但她还是觉得隔行如隔山,“服装设计绘画是单线条,比较粗犷,掐丝画稿需要双线条,因为要进行填色,绘画要求更精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早晨五六点钟,时仙春就起床练习掐丝,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反复复磨练手艺。直到去年9月,她开始着手设计冬奥系列作品。“特意挑选了一些冰上运动,还有冬奥LOGO、吉祥物,想以这些为主要内容进行创作。”从设计底稿、画面调整到上色制作,时仙春不紧不慢,精益求精。“其实制作一幅花丝镶嵌作品不需要太久,但是我希望尽量做到完美,所以反反复复修改了好几稿,就是想力争做到最好。”

地点:漷县镇后尖平

主角:樊磊

巧手编出“冬奥梦”

4-樊磊.jpg

樊磊专心编制冬奥主题手工笤帚。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入倒计时,运动员们正在紧张备战做最后的冲刺训练,中国各地群众以多种方式表达着对冬奥会的期盼。在漷县镇后尖平晚年幸福驿站工作的樊磊,把目光投向了农田里不好处理的高粱、玉米秆,巧手“变废为宝”,一把把用秸秆编制出的冬奥会主题手工笤帚,既经济又环保,充分体现出绿色奥运理念,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期盼和祝福。

走进樊磊的工作室,一捆一捆待用的笤帚苗按照长短粗细分门别类码放整齐。按摩槌、花五指、刀扫……传统手编工艺笤帚挂满墙,不仅款式多样有了好听的名字,还具备超强的实用功能。在这些作品中,一组奥运冰雪比赛项目图案、助力冬奥字样的手工笤帚作品特别吸引眼球。

“全民喜迎北京冬奥会,我也想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冬奥会做点啥,于是就想到了在笤帚把上做文章,把滑雪、冰球等冰雪项目编出来。”《隋书·五行志上》有云:金作扫帚玉作把,浄扫殿屋迎西家。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笤帚。手编笤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编技艺,樊磊将其与冬奥会元素相结合,来展示手编技艺的更多可能性,同时用最质朴的艺术形式,向冬奥会献礼。

别看手工笤帚个头小,但制作起来却有大学问。每一个工艺品从挑拣高粱、玉米秸秆开始,需要经过浸泡、掐编、熏制、编织、上色等数十道工艺。“根据所扎的图样选择所需高粱长纤维、原秆和彩线,不同的图样捆扎部位的先后顺序也不一样。”在保留传统手艺的同时,樊磊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设计。高粱、玉米秸秆与彩线编织成栩栩如生的冰球、滑雪项目景象与“中国加油”“喜迎冬奥”等字样相得益彰,整体造型奇特精巧,蕴含了手工艺人匠心独具的设计,变成了实用与观赏兼具的文化艺术品。

因笤帚具有“扫去前程曲折,生活从此顺利如意”的寓意,可作为新婚嫁娶、小儿满月、乔迁或祝寿礼品赠送。由最早出于生活需要的目的,到如今赋予美好的祝愿,小小的笤帚便富有了内涵和灵魂。手工笤帚在2018年被选为“北京礼物”。

樊磊精心打磨的这些作品,既是技艺的传承,也是灵感的闪耀。如今,经济又环保、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理念的小笤帚更是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来,甚至拜师学艺。樊磊奔忙于各个手编培训班,带动全区300多村民学习传统技艺,实现就业增收。

地点:中仓街道莲花寺社区

主角:苍秋月

创意泥塑为冬奥加油

4-苍秋月.jpg

苍秋月(中)和姐妹们在作品前合影留念。

当传统泥塑手艺碰上令人激动的北京冬奥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随着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社区居民“燃情冰雪”的热情不断高涨,家住中仓街道莲花寺社区的苍秋月带着自己的冬奥彩泥泥塑作品,在胡同里办起了展览,向社区居民传授泥塑制作技艺,帮助孩子们了解冬奥会知识。

走进中街胡同,俨然进入一个微缩的冬奥会比赛现场,滑雪、滑冰、越野滑雪、速度滑冰……一个个运动员形象的彩泥泥塑人物活灵活现,服装鲜艳,非常漂亮。周边观看比赛项目的居民,有鼓掌的,有举着小红旗呐喊助威的,有竖起大拇指点赞的。看见这些活灵活现的泥塑就好像看到运动员在冬奥赛场上矫健的身影,在冰雪中画出一道道最美的印记。

59岁的苍秋月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退休后爱上了泥塑,经常用泥土创作反映南大街风土人情、市井生活的作品。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她决定创作冰雪运动题材泥塑作品,为了区别于传统泥塑单调的颜色,此次冬奥系列作品选用了学生手工课常用的彩泥。为了把冰雪项目动作展现得形神兼备,她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冰雪项目知识及赛事活动视频、图片等,仔细捕捉运动员每个动作、每个姿态的神韵。为了寻找创作灵感、让作品更加惟妙惟肖,她多次去滑雪场,仔细观察滑雪爱好者的姿态、表情,积攒了不少素材。

创作一组泥塑作品很不容易,彩泥在她手中交替“舞动”,从揉泥再通过捏、拉、按、挤等十余个步骤,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各种冰雪运动人物的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每个制作步骤都要力求精益求精,才能最终呈现出满意的作品。”相比传统泥塑,如何展现运动员精湛的技艺和运动风采是制作难题,苍秋月经过多次尝试,历时近半个月的创作,冬奥运动主题彩泥泥塑作品终于问世。

为了使彩泥泥塑作品更加有画面感,苍秋月还邀请社区的木雕模型能人居振桐老人合作,制作古香古色的围墙来点缀作品的场景。

“我要用这个系列的彩泥作品,为冬奥加油,让更多人通过中国传统艺术感受冬奥的魅力。”如今,苍秋月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和学生普及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相关知识,共同迎接冬奥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