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329期 >2022-01-20编印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报告发布,“告知承诺制”、证照电子化等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本市新设企业创近5年同期新高
刊发日期:2022-01-2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楠

       昨天,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报告。记者了解到,2021年,全市新设企业累计达23.79万户,同比增长28.04%,为近5年同期新高。

    

证照分离助企业“快入准营” 

       营商环境是为城市招来“金凤凰”、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年来,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脚步持续加速。

        2021年7月,全市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其中,全市范围内“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等“前三扇门”事项达到132项;自贸试验区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69项。截至12月底,本市“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3.89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8.9%。本市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2.16万户,占同期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6.9%。

       2021年6月,星巴克筹划新开一家门店,确认材料齐备后,市场监管部门立刻进行了现场审核。通过“告知承诺制”,星巴克企业办事人员在东城区政务服务大厅拿到了新设立门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比过去至少节约了5个工作日。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有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小餐饮店许可”等在内的12个主项13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市场活力得以进一步焕发。2021年,全市新设企业累计达23.79万户,同比增长28.04%,为近5年同期新高。自2021年1月20日起,全市实现开办企业领取执照、印章、发票“三大件”电子化模式全覆盖。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截至2021年12月底,本市存量市场主体223.65万户,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6000余万次,占全国使用量的43.5%。

    

追溯平台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重要举措,本市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推广“北京冷链”追溯平台,提升市场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西外大街腾达大厦二层的一家小便利店内,冷柜上张贴的“北京冷链”二维码格外引人注意。2021年2月12日起,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的品种范围,从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扩大到全部储存温度在0℃以下的进口冷链食品。过去只有超市等场所才会张贴公示的“北京冷链”二维码,如今在一些出售进口乳制品、冰淇凌的小便利店中也很常见了。

       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北京冷链”追溯平台通过科技支撑为市场防疫和食品监管工作再赋新能,建立起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的电子追溯机制。截至2021年12月底,“北京冷链”平台已注册完成企业1.59万家,其中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企业6416家。累计记录冷链食品批次30.29万个,涉及12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全部省级行政区,共计89.13万吨。

    

“铁拳”出击整治市场秩序突出问题

        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本市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    

       “铁拳”出击整治市场秩序突出问题。2021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进口冷冻食品、“瘦身”钢筋、电动三四轮车、生产销售不合格儿童玩具、中介行业协会乱收费、保健市场乱象、塑料污染等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领域,依法查办一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严惩一批违法主体。

        2021年7月,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在对北京知味麻辣餐饮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餐馆冷柜中,标示原产国为“新西兰”的“安佳黄油”等进口食品,均未在“北京冷链平台”登记。不仅如此,一盒单价320元、标示原产国为“加拿大”的“冷冻野生捕捞斑点虾”,也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和消毒记录。10月26日,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北京知味麻辣餐饮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非法财物,罚款100000元的行政处罚。

       记者了解到,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市场监管风险大的突出问题,本市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截至12月底,全市共立案7196件,结案6062件,罚没款1.08亿余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5万余元。

       此外,通过“治理涉企收费 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本市开展了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商业银行、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共检查1646家收费主体单位,督促退款近1.2亿元,罚没金额近6000万元。


相关新闻<<

城市副中心晒出2021年质量强区成绩单

       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 通讯员 潘若莼)19条公交线路完成优化调整、6000名患者享受通武廊代谢性疾病统一标准诊治……日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州区2021年质量强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晒出2021年质量强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在打造服务质量示范项目,建设医疗卫生协调联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方面,通州区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在标准化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区域协同的试点建设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涵盖代谢性疾病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病种,提供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全要素、全过程、一站式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通州区潞河医院作为试点医院已建立所有街道社区代谢性疾病管理分中心,配备完整诊疗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形成多场景综合管理。借助云端整合,打通院内、院外两个环节,实现代谢性疾病多角色全病程个体化精准随访和管理,管理患者近6000名,为患者提供区域统一标准化服务。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市场主体登记率先实现营业执照跨省通办。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创新“网上审批+跨域寄递”办理模式,逐步梳理市场主体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市场主体登记告别“来回跑”“折返跑”,通过登记机关优化“跨省通办”工作机制,推动同一涉企登记事项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在优化公交线路,提升群众出行便利性方面,区交通局结合百姓诉求和区内道路交通组织变更情况,协调公交客运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累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9条,为环球影城周边巡游定制公交。同时,组织交研院对副中心18座地铁站点公交接驳率进行研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组织专业机构对地面公交运营情况进行研究,制定《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地面公交服务标准》。